content

學古隨筆:賣弄聰明,禍患大矣!(圖)

 2017-12-04 18: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學古隨筆:賣弄聰明,禍患大矣!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平時深藏不露,不會輕易使用自己的聰明。(繪圖:志清/看中國)

聰明是一筆財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平時深藏不露,火候不到,不會輕易使用自己的聰明。而很多愛玩心計的人,一味地耍小聰明,不管有沒有必要,時時事事顯露自己的精明,不僅對成功無益,還往往招來禍患。

在《論語・衛靈公》中,孔子曾發出過這樣的感嘆:「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意思是說:整天聚在一塊兒,說的話都達不到義的標準,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小慧:小智慧,小聰明。

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飯館酒吧、卡拉OK等娛樂場所,一坐就是半天,如果說些天氣寒暑、股票基金、海灣烽火…還算是好的。最糟的是東家長、西家短,某某領導和某某領導之間,有些什麼不可告人的千絲萬縷,某某男同事和某某女同事之間,有些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暖昧情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沒有一句話,是上得了台面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的混像。

明末清初,顧亭林曾經批評當時南方的讀書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而北方的讀書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言不及義也好,無所用心也罷,都只是無所事事而已。然而很多人還是不甘寂寞,喜歡賣弄小聰明,大家湊在一起,就專門研究張三,琢磨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點子整人。

一般來說,耍小聰明的人,都沒有什麼真才實學,靠攻擊、壓制別人來抬高自己,他可以得意於一時,獲得心理上暫時的滿足,然而永遠不會取得真正的、偉大的成功。

柳宗元在《羆說》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鹿怕山狸,山狸怕老虎,老虎怕馬熊。楚國有個獵人,打獵的本領很差,但他會耍小聰明。他用竹管,削成口哨,能逼真地模仿各種野獸的叫聲。他常學羊叫、鹿鳴,把黃羊、梅花鹿,引到跟前來,加以捕殺。

有一次,他又帶著弓箭、火藥等東西上山了。他用口哨吹出鹿鳴的聲音。沒想到,逼真的鹿鳴聲把想吃鹿肉的山狸,引出來了。獵人嚇了一跳,連忙吹出老虎的吼叫聲,把山狸嚇跑了。但逼真的虎吼,又招來一隻凶猛的餓虎。獵人更慌了,急忙吹出馬熊的吼聲,把老虎嚇跑了。他剛想喘一口氣,一隻張牙舞爪的馬熊,聞聲尋來。這個耍小聰明的獵人,再也吹不出別的野獸叫聲,來嚇唬馬熊了。他嚇得魂飛魄散,癱成一團,聽任馬熊撲上來,把他撕成了碎塊兒。

獵人不靠真本事行獵,而靠吹哨子「騙獵」,實在滑稽。但是生活中類似的人物、類似的現象,卻不少。有些人不腳踏實地憑真本事工作,而只是靠小聰明來坑矇拐騙,最終欺人害己。

我們經常說某人大智若愚,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也有大愚若智的人,而大愚若智的人,一般都是愛耍小聰明的人,大智若愚與大愚若智的人的區別,在於是否有自知之明。那些盲目自大,愛玩心計,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好大喜功的人,是很難成功的。

為人處世,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進,不知退;只知耍小聰明,不知難得糊塗;只知鋒芒畢露,不知韜光養晦。西方有一種說法:法蘭西人的聰明藏在內,西班牙人的聰明露在外,而前者是真聰明,後者是假聰明。

三國時代著名的才子楊修的悲慘的結局,就很好地說明瞭這個問題。後人有詩嘆楊修:「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楊修之死,源於他的聰明,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的聰明,在大智者看來,只是小聰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做到:心裏有數,而不會隨便表露出來,絕不表現得比別人聰明。如果楊修知道他的小聰明,會給他帶來災禍,他還會耍小聰明嗎?不會的!所以耍小聰明人,都不是真正的智者。

明代大政治家呂坤,在《呻吟語》中,說過一段非常精闢的話:「精明也要十分!(十分是滿分,是真聰明),只須藏在渾厚裡作用。古今得禍者,精明人十居其九(這些人都是小聰明,所以得禍),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

正是:

聰明反被聰明誤,
莫被聰明誤一生!
入了邪黨快「三退」,
聽我一言保此身!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