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虎丘塔--中國的「比薩斜塔」(組圖)


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舉世聞名,人人皆知,但是,在中國有一座比它早上一百多年的千年斜塔,虎丘塔

虎丘塔

蘇州城西北三公里處的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將他的亡父闔閭埋於此處。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所以將此山改稱為「虎丘山」。另一說法,因「丘如蹲虎,以形名之」。總之「虎丘」這個名字,至今已沿用了兩千五百多年。

世人稱虎丘為「江南丘壑之表」,有歷代無數名人的遊蹤遺蹟,許多流傳不輟的軼聞,加上文人雅士的題詠和民間傳說的渲染,使得虎丘山更富傳奇色彩。此山高僅僅36米,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中國的千年斜塔,虎丘塔。

一、起源

根據《續高僧傳》中記載,虎丘塔最初是隋文帝所建的三十座舍利塔中的其中之一,塔中有二隻舍利子。此塔原在雲岩寺之中,(宋為雲岩禪寺,清為虎阜禪寺)。但是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雲岩寺被焚毀,徒留此塔尚屹立山頂,隋文帝就在虎丘建立木塔,現存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而建。

被譽為「江南第一古塔」的虎丘塔,建於唐末五代後周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直到元朝至正、明代永樂、正統、崇禎時期,都曾幾經修葺,現存塔身的第七層就是崇禎時期(西元1638年)左右重建所留。迄今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是十世紀長江流域磚塔建築的代表作。


世界遺產之一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二、雙層塔壁的磚塔

虎丘塔為七級八角形木檐仿樓閣式磚塔建築。但整個塔身無一寸木,這在建築史上是罕見的。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七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損毀,原來的高度已無可考證,保存至今只剩磚砌塔身,現高47.5公尺。

塔身的主體為磚造結構,外廊有微微突出的曲線,輪廓成拋物線形,由底層向上逐級收縮,呈曲線造型,弧線優美。就磚造部分而言,它的總高度,約為第一層直徑的3.5倍,比例適度。

中國早期的木塔和仿木磚石塔建築,都只建一層塔壁,堅固程度欠佳。演變到後來出現了雙層塔壁的建築方法,使塔身強韌度大為增加,而虎丘塔則是最早建成的雙層塔壁的磚塔。

磚體塔身的平面,由外璧、迴廊和內壁、塔心室四部分組成,由具黏性的黃泥砌築。外壁塔門至迴廊之間有一過道,廊內是塔心室,四面開門。塔心壁亦為八角形,四面開門正對外壁塔門,是為雙層塔壁。


虎丘塔的在第三層的跳尖上置有一「連珠斗」,在塔的裝置藝術上亦屬少見。

三、藝術特色與珍品

各層並設有腰檐平座,塔檐上雕飾繁複華麗;外檐每邊轉折處則砌築出圓形倚柱,每面正中開有壺狀拱形塔門,兩側以立柱將壁面分為三間,左右為磚砌直□窗。

樓梯採用唐以前的木製活動塔梯,每層只以樓層和外壁聯繫,內部為套筒式迴廊結構,亦作柱枋、斗拱,每層均設塔心室,整體結構頗具特色,充分表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性風格。

塔的另一特色,在迴廊內側和塔柱外壁上,以「瀝粉法」堆塑出許多圖案。橫額枋、壺門、斗拱和天花板藻井等處,各有金錢、如意、卷草等的彩繪裝飾圖案,更飾以青、赤、黃、白、黑等色,色澤明艷瑰麗,造型優美,是國內較早的建築彩繪之一。

虎丘塔的在第三層的跳尖上置有一「連珠斗」,在塔的裝置藝術上亦屬少見。第五層的「湖石勾欄壁塑」更是現存最早,獨立陳設的湖石假山實物,尤為罕見。

1956年4、5月間修塔時,在塔中發現五代至北宋的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其質地光澤如玉、釉色明潤,是為越窯中之精品。以及銅鑄佛像、銅境、塗金塔、棉繡經帳等。其中所藏經卷早已碳化,但包裹經書的絲織繡花經袱,是蘇州傳世最早的刺繡精品,另有一包覆經卷的「竹帙」更是國內碩果僅存的一件。

第三層塔宮中,尚發現約屬五代吳越遺物的檀木經箱,以及檀木雕三連型觀音像龕,高19.3厘米。中雕足踏蓮花的觀音像,左右各雕有飛天、脅侍等像。相貌莊嚴、衣褶、眉目等細部刻工極為精細,塗朱描金,格調富麗。這些文物上有的有紀年題款,不但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這些罕見的藝術珍品,同時還證實了虎丘塔的建築年代。


虎丘塔塔身是自四百年前(明代起)開始傾斜,然而虎丘塔成了蘇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更是蘇州的象徵。(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虎丘塔的傾斜狀態

虎丘塔塔身自四百年前(明代起)開始傾斜,但未超出重心。據專家調查,它的傾斜是因為塔基下的岩石層不平整,西南高而東北低,引起不平衡下陷,加上種種自然條件影響,促使塔身不斷向東北傾斜。

據記載,1638年(明朝崇禎十一年)改造第七層時,曾經將第七層的位置,略向西南方向移動,改變重心,用以糾正塔身的傾斜程度。在當時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1954年底層拱門嚴重裂開,於1956年進行整修,從地基澆灌水泥,塔內再以鋼筋水泥加固。1981年到86年間,又進行了更徹底的維修工程,到目前已趨於穩定停止傾斜。

至於塔身的十六條裂縫,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後期就已存在了。1957年進行的搶救性維修時,以鋼板和鋼筋為每一層塔壁加了兩道箍。又為保持古塔的原貌,又在鋼板和鋼筋外面,補砌了牆磚及八根倚柱。由於磚石與鋼板鋼筋的伸縮性不一,倚柱的兩側很快出現多條裂縫。

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4米(世界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總塔高低於比薩斜塔6米多,如果虎丘塔原來的塔頂未損毀,兩塔高度相似,則虎丘塔的傾斜度與比薩斜塔是相當的。

宋代人詩人蘇東坡說「不到虎丘山,枉游姑蘇城」。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虎丘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虎丘塔成了蘇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更是蘇州的象徵。

本文留言

作者意文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