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橋孔最多的寶帶橋 到底有幾個孔?(圖)

作者:意文  2018-01-30 19: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橋孔最多的寶帶橋到底有幾個孔?
寶帶橋為江蘇省現存最長的多孔古石拱橋。

蘇州地形河湖交錯,故而橋梁眾多,是一著名的水城。而在眾多的橋梁之中,最為壯觀的橋,就是唐代所建造的寶帶橋。

寶帶橋座落在江蘇省蘇州東南葑門外3.5公里處、吳縣境內,橫臥於京杭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的玳玳河之上。是船隻通過吳淞口及運河的關口。過去也是蘇州至杭州、嘉興、湖州等地的陸路要道。

該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十四年(西元816-819年)。相傳由唐刺史王仲舒,捐贈寶帶資助而興建的,人們為了紀念他的義舉,故名曰「寶帶橋」。

蘇州第一橋多橋孔

橋位於大運河之畔,環山起伏,遠山近水,美景渾然天成,橋型有如長虹臥波,遠觀似飄浮在綠色原野上的玉帶,這也是橋名的另一傳說來由,極為傳神,故有蘇州第一橋之美稱。

此橋歷代屢興屢廢,自宋、元、明、清又曾六次重建或重修。現存者是清代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所重建的。寶帶橋造型優美,橋長約317米,共有53個橋孔,橋孔數目堪稱中國之最。

每孔跨徑除了第14、15、16三個孔之外,平均為4.6米。依此三個孔逐漸加大的跨徑,橋面也逐漸的升高,自第13至第17孔間,橋面隆起而形成弓形弧線達7.5米,在第15孔處是為弓形弧線的最頂點。

而53孔橋洞中,有圓拱環孔、半圓孔,小半圓孔,大牛圓孔之別,有做成一個整圓型的,也有在一半水面上,還有一半在水面下的,這種全圓孔的造型,使整座橋在結構上更加堅固,而整體橋面弧線也因此更形優美。

橋的設計兼具實用和美觀,更符合經濟的特點。全橋各孔均可通航,在橋中段設計3個大孔淨空較高,是為了能使大型船舶通航,其餘均設小孔。53個橋孔平坦寬闊,此連拱橋的建築形式設計,可降低橋面,節省工程。既減輕了橋本身的重量,又便於拉縴挽舟,亦有利於泄水。可謂匠心獨具的精心設計。

橋墩的建造甚殊異

橋墩的建造工程技術上也極富特色,為防止多橋孔連鎖倒塌,採用了「柔性墩」和「剛性墩」兩種形式。它的砌拱法,既不同於趙州橋的「單拱併合」砌法,也非蘆溝橋的「條石弧砌」砌法,而是結合兩者優點的「多絞拱」砌法。是古代建橋史上極其罕見的,不但使橋的保存壽命延長,又能使古橋的形式輕巧秀麗。

又橋址因地基鬆軟所以採用木樁基,每個橋墩用直徑15~20釐米粗的圓形木樁60根,樁與樁頭間以石塊嵌緊,既堅實又不阻礙洩洪。

寶帶橋以堅硬素雅的金山石為建築材料,結構獨特。橋的南北兩端原各有一對造型威武的青石獅,北端一對依舊蹲踞迎客,而南端的一對已沉入河底。北端還有四出碑亭和石塔各一座。

石塔高4米,以整塊青石雕鑿成五級八面的塔身,塔的底座成正方形,雕有海浪雲龍紋。塔擔塔剎也以石塊排列築成,每級八面,每面各設佛龕內有佛像。這些附屬雕件為寶帶橋增添了許多姿色。

在中國橋梁建築史上,寶帶橋的結構繁複但又輕盈、奇巧、多姿,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橋孔最多,最長的一座「多孔薄墩聯拱石橋」。

在月明中天之際,每個橋洞下都倒映出月影於湖面,猶如一串珍珠隨波起伏。「瑤台失落鳳頭釵,玉帶臥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來」,這裡是中秋賞月最美的勝景。寶帶橋的壯麗風格,與天然美景渾然一體,集實用及藝術和諧的屹立在那水鄉古城。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