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PPI可能引起更厲害的胃酸症狀(圖)


許多人有胃痛、胃酸的症狀時,往往會自行服用胃藥製酸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常常發生胃痛、胃酸症狀(包括胸口灼熱感,即所謂溢酸、溢赤酸、火燒心),甚至連慢性喉炎、慢性咳嗽、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也可能是長久胃酸逆流造成的,這些症狀也常是患者上門求診的主因。

我發現不少這類患者在自己「感覺」胃不舒服或認為有胃酸症狀時,往往會自行服用胃藥製酸劑。要嘛自己去買、或吃家人朋友推薦的、或是以前剩下的。有些人由於症狀反覆發作,吃一般胃藥不見改善,又害怕做胃鏡檢查,寧願花多一點錢購買所謂「貴一點」、「比較好」的胃藥服用,而這類藥通常就是質子幫浦抑制劑PPI(Proton pump inhibitor)。此外,另一類常見胃藥還有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H2 receptor antagonist,或稱H2 blocker)。

這兩種胃藥的主要作用都是減少胃酸分泌,也是非常普遍使用的胃藥。許多人認為吃個胃藥沒什麼大不了,一有不舒服就吞一顆。事實上,這種情況正是必須小心的,因為在沒有經過醫師正確診斷的情況下,隨意服用這類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長久下來會使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引發腸漏,妨礙健康。要知道,胃酸不是壞東西,不能逢酸就壓。胃酸是人體健康所必須,它有許多功用,包括:

(1)幫助礦物質如鈣、鎂、鐵的吸收。

(2)幫助維生素B12的吸收。

(3)幫助維持胃內的酸性環境,消滅食物中的細菌及外來微生物。

(4)胃酸正常分泌,才能讓胃內的酵素正常作用,幫忙將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利腸胃道的吸收。

由此可以想見,一旦胃酸分泌不足,影響原本該有的功能時,長久累積,各種健康問題自然接踵而至。國際知名內科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二○一六年就刊登了文章,告訴大家使用PPI可能會增加急慢性腎臟病、鎂離子低下、細菌性腹瀉、肺炎、骨質疏鬆及骨折等風險。也有研究發現,PPI的使用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症相關。另外,抑制胃酸分泌的PPI會改變腸胃道的酸性環境,影響生態,容易導致腸道中的細菌滋長,長期使用PPI的人,小腸中細菌過度生長(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風險比較高。

要小心的是,長期使用PPI還可能會引發腸漏,甚至是「胃漏」,這是大家過去很少注意到的,因此特別容易被忽略。前段提到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就容易造成腸漏,而腸子一旦產生腸漏,就會增加體內慢性發炎和罹患脂肪肝疾病的風險,許多疾病也可能隨著腸漏而來。

除此之外,制酸劑的使用也和食物過敏有關。研究發現,接受三個月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或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治療後,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因為胃酸分泌減少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研究更顯示,Omeprazole(一種在台灣也非常普遍使用的PPI,一般人熟知的商品名為Losec)只要連續使用五天,就足以讓胃內的酸鹼pH值上升到五。然而,胃內酵素在pH值介於一.八~三.二的環境才能發揮最佳作用,換言之,由於使用了PPI,胃酸分泌不足,無法維持理想的酸性環境,不僅無法達到殺菌的保護作用,更讓酵素無法發揮作用,影響食物蛋白質分子的消化,再加上腸漏,使得這些食物大分子的過敏原進入體內,自然容易造成食物敏感與過敏,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乳糜瀉。

你一定無法想像PPI的使用有多麼普遍!據研究統計,美國在二○一三年有超過一千五百萬人使用PPI,光是花在PPI的經費全年超過一百億美金,而且其中有將近七成的PPI使用者並沒有明確的適應症,還有大約四分之一長期使用PPI的人其實可以停藥。在某些國家,例如美國,民眾甚至不需醫師處方籤(over-the-counter)就可以自行買到PPI。專家學者因此呼籲,應該減少不必要的PPI使用。

台灣的狀況呢?根據二○一五年的新聞報導,常見且普遍使用的PPI「耐適恩」(英文商品名Nexium,成分為Esomeprazole),在二○一四年二十大暢銷藥物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八名,年度花費達九.六億台幣。事實上,台灣市面上的PPI不只「耐適恩」一種。而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雖然未上榜,但它和PPI一樣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胃內的酸性環境,應該更謹慎地使用。

門診時,曾遇到患者已經吃了一、兩年的PPI,實在必須注意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建議針對自己的病情與健康狀況,和醫師好好討論治療策略,最重要的是從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著手改善,才能真正治根。千萬不要一有胃酸症狀,只想著趕快吃強效的PPI來抑制。

本文留言

作者吳佳鴻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