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圖片來源:pixabay)
崔瑗,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學者、政治家。
年輕時,崔瑗之兄崔章被州人所殺,崔瑗手持白刃報仇,於是逃命出去。碰上大赦,回了家。崔瑗四十多歲,才做郡吏。因事被關在東郡發乾縣的牢獄。他的專心好學,即使在顛沛倒霉之時,也是如此。後來事情弄清被釋放回家,被度遼將軍鄧遵所召。不久,鄧遵被殺,崔瑗免職而歸。
崔瑗後來又被召進車騎將軍閻顯之府裡。當時閻太后稱制攝政,代行天子之事,閻顯入朝參與政事。先是安帝廢太子為濟陰王,而以北鄉侯為嗣。崔瑗認為以侯立不以正,知道閻顯將失敗,想勸諫閻顯,但是閻顯白日裡喝酒沉醉,不能見到。
於是崔瑗對長史陳禪道:「中常侍江京、陳達等,得因嬖寵蠱惑先帝,於是使廢黜正統,扶立疏孽。少帝即位,發病於廟中,周勃的專權,在此又出現。今想與長史君共同求見,勸將軍向太后請求,逮捕江京等人,廢少帝,引立濟陰王,必會上合天心,下合人望。伊、霍之功,不下席而立,那麼將軍兄弟傳祚於無窮。如拒違天意,久空帝位,那麼將因無罪成了大惡。這就是禍福之機,分功之時。」陳禪猶豫不敢聽從。
遇上北鄉侯死掉,孫程立濟陰王,這就是順帝。閻顯兄弟都被殺,崔瑗也被排斥。門生蘇只全部知道崔瑗的意圖,想上書把情況說清,崔瑗聽到立刻制止了。當時陳禪作了司隸校尉,召崔瑗。對瑗說:「但聽蘇只上書,我請替你作證。」崔瑗說:「這好比兒子、小妻在說私房話罷了,希望你不要說出口來。」於是辭歸,不再應州郡之命。
過了許久,大將軍梁商初開幕府,又召崔瑗。崔瑗自認為再作貴戚的官吏,搞不好又被斥,於是以病固辭。年中舉為茂才,授職汲縣令。在職時數次談及時事,替百姓開墾稻田數百頃。在職七年,百姓歌頌他。漢安初年,大司農胡廣、少府竇章共薦崔瑗為宿德大儒,從政有功跡,不應久在下位,由此升為濟北相。
這時李固做太山太守,讚美崔瑗文雅,奉書禮表示慇勤之意。一年多,光祿大夫杜喬為八使,徇行郡國,用貪贓罪奏崔瑗,召到廷尉那裡。崔瑗上書自訟,弄清案情放了出來。不久病死了,享年六十六歲。
崔瑗愛士子,喜賓客,盛修菜餚膳食,不問還剩多少。然而自己平日常食蔬食菜羹罷了。家中無甚積蓄,當世被認為很清廉。
崔瑗的《座右銘》,被《文選》錄用,是千古名篇。所謂「座右銘」,是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座右銘
(東漢)崔瑗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
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源自《文選》)
不要議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誇說自己的優點。施恩惠給別人,千萬不要記在心裏;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可忘記。世俗的虛名,不值得羨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做任何事情前,心裏覺得安適,覺得不慚愧,然後才去做,別人的譭謗難道能中傷你嗎?不要讓虛名超過事實,不炫耀才華,不賣弄聰明,這才是聖人所稱道的。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濁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只求內在充實,不求表面的虛榮。
柔弱的人因為具有韌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能夠生存下去。老子認為剛強容易被折毀,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剛強為戒。見識淺薄的人,老想表現出剛強的樣子。唯有閑靜不與人爭,他的成功才會不可限量。說話要謹慎,飲食要節制。一個人知道滿足而不貪得無厭,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發生。如果照著這個座右銘,持之以恆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後,才德自然會發出光輝來,有如花香的四播。
從這篇《座右銘》可以看出,崔瑗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很深。
《論語》中經常提到君子和小人。道人之短,說己之長,無疑是小人的做法。《論語・學而》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君子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物慾橫流,人心不古。面對濁世橫流,心為外利所動,迷失其間。唯有反省自身,內在上下功夫,求諸自身,才能衝破物慾的包圍和熏染,找回真我。
《論語・衛靈公》有雲,「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麻煩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莊子・養生主》中云:「為善無近名」,意思是做善事並不是為了博得好的名聲。因此不要貪慕世俗的聲譽,看得太重反而會被名利所累。另一方面,過分強調自己的優點,就會名過其實,也不明智。
老子《道德經》中有言:「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在人前顯示自己的意見、自以為是、自我誇耀、自以為賢能的人,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順其自然、做而不求,反而心寧神怡,事半功倍。
孔子提出「仁」,也被尊為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崔瑗在《座右銘》中道出了,「惟仁為紀綱」。《論語》有云:「攀遲問仁。子曰:‘愛人。’」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
「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出自《論語》。《論語・顏淵》道:「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問怎樣去做一個君子。孔子道:「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道:「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道:「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
《道德經》中寫道:「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有的人對於身外的寵辱榮惠十分看重,甚至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遠遠超過自身的生命。如果能心態坦然,放淡名利,能夠寵辱不驚,自己心地光明,別人的誹謗議論就不會真正傷害自己,又有什麼好懼怕的呢?
涅貴不緇,出自孔子《論語》,「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不是說真正的堅硬,受打磨也不會變薄嗎?不是說真正的潔白,被塗染也不會變黑嗎?「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意味著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以此來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影響。君子有堅定的意志,修持自己,不被外物所帶動,影響和帶動他人向好的方向轉變,而不會隨波逐流、被不好的環境改變自己。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老子力戒逞強好勝,強調「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逞強好勝,行匹夫之勇,得一時之快,留下禍端,不如隱忍、避免爭端、尋求退路和出路,這樣往往會遇難呈祥,「悠悠故難量」。
著名的詩僧寒山與拾得有一段流傳千古的對話。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與拾得的這段對話與「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是否有異曲同工之處呢?
《論語・裡仁》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訥於言而敏於行」,訥言即慎言。君子做到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也就是說,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謹言慎行,知足常樂,沒有非分之想,許多禍事會化解於無形之中。
縱觀崔瑗的一生,經歷了人命案、顛沛流離、數次牢獄之災、數度政治上的風光與失意、人生大起大落。最得意時為濟北相,最失意時各種倒霉和危及性命的事情也都攤上了,真是一出現實版的人生悲喜劇呀。
「座右銘」,顧名思義,是寫給自己看的。有著這樣曲折人生經歷的崔瑗寫下的《座右銘》必然是經過了刻骨銘心的歷練而得出的人生經驗之談,是由真實的血淚教訓澆筑而成的。崔瑗的《座右銘》歷經了千年的滄桑,耐住了時間的考驗,依舊散發著奪目的光彩,給後人以啟迪和開示。
當然,人生的經歷、信仰、以及所處的環境不同,不同的讀者對崔瑗這篇《座右銘》的理解可能見仁見智,有不同的想法。筆者旨在為讀者提供一種參考,畢竟崔瑗的《座右銘》經過了千年時間的考驗才會被名載典籍,成為經典名篇。崔瑗,作為一代名流,經歷了傳奇的人生,用一生的教訓和經歷得出的經驗之談,想必一定會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
參考文獻
1.《論語》
2.《道德經》
3.《後漢書》之《崔駰列傳・附崔瑗傳》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