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宣傳海報。
40歲以上的中國人,對前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應十分熟悉。其故事概要是:1918年,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受到各方敵人的武裝干涉,國內的白俄勢力企圖突襲克里姆林宮殺害列寧,打入敵人內部的馬特維也夫將敵人準備殺害列寧的消息及時通知瓦西裡,但因布哈林的阻撓,列寧還是被害受傷,斯大林率領紅軍英勇打擊敵人,敵人節節敗退。
但是,《列寧在1918》反映的卻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謊言,是充滿政治謊言杜撰的歷史電影,換句話說是在用歷史電影撒謊。電影當然允許藝術虛構,可虛構的前提是不違背史實,不篡改歷史而顛倒黑白。而《列寧在1918》虛構布哈林和托洛茨基是反十月革命和圖謀推翻列寧政府,完全是捏造;真實的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的直接軍事指揮者,也是當時紅軍的最高指揮官;真實的布哈林,是當時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領導成員、《真理報》主編。這兩人,當時都是輸出共產主義革命到世界和中國的共產國際的締造者和主要領導人,他們在列寧1923年的政治遺囑中,得到了比斯大林更高的評價:托洛茨基「最有才能」,布哈林「是全黨所喜歡的人物」。只是後來斯大林「掌握了無限權力」,才被蘇聯抹黑。這就是說,《列寧在1918》是一部為斯大林歌功頌德、排除異己的政治謊言。
俄羅斯悲傷牆紀念碑。表現的是恐懼和憂慮,描繪的是所有那些被無情抹去的生命。
由蘇俄而蘇聯的世界最大的共產極權專政國家,從頭到尾就是個謊言和暴力維持的國度。從列寧被德國密封列車護送進入俄國高喊起義推翻剛剛成立的俄羅斯共和國以實現和平開始,一直到1991年8•19政變中由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國家緊急委員會軟禁戈爾巴喬夫,宣稱「蘇聯男人的榮譽和尊嚴必須回覆」,共產極權在俄國和蘇聯都一直由謊言和暴力解決重大問題。不過,1991年8•19政變後,蘇聯加盟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當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和平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瓦解。
我們中國人多少都知道一點蘇聯70多年的專制歷史,但可能忽視或遺忘了1917年俄國二月民主革命勝利,3月創建俄羅斯共和國,到1918年10月被列寧領導的蘇維埃顛覆了的這段俄羅斯的短暫而輝煌的民主共和歷史。
20世紀初期的俄國,確是整個歐洲最反動和最落後的大國之一。1905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在沙皇槍殺了「向他和他的改革開放進行和平示威」的群眾之後,尼古拉二世的宰相斯托雷平,與當年法國的路易•波拿巴,大清國皇太后一樣,用一手抓經濟改革,一手抓政治鎮壓來鞏固其專制政權。對經濟建設,他們都不擇手段「製造奇蹟」;對政治訴求,他們都不擇手段進行鎮壓。猶如沙皇的另一個宰相維特伯爵所言:「改革就是為了預防革命。」由此,1905年以後的俄羅斯,出現了改革開放的所謂的「大好局面」,即,權貴和富人的天堂愈建愈美,下層人民和下層知識份子的痛苦卻日漸深重。得到好處的中上層知識份子們對社會變革愈來愈冷漠,甚至叫喊「俄國已經不可能發生革命,沙皇的改革已經愈來愈有成效」,但是,社會下層的人民和知識份子,特別是形形色色的革命者們,普遍期待渴望政治變革。
歐洲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歷史所賦予的重大契機。戰爭的痛苦和數百年來整個俄國社會對沙皇專制制度的深惡痛絕,以及歐洲民主共和之路對專制落後的俄羅斯日漸其強的刺激影響,終於使得俄國的革命,僅僅是在1917年2月的一個早晨,只因為彼得堡的居民買不到麵包,而突然地爆發起來了。只有八天,沙皇就被推翻,一場和平的革命便大獲成功,專制的俄國轉眼就變成了一個自由的國家。共和制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地被確認了,象徵著自由、平等和博愛的「藍白紅三色旗」開始飄揚在俄羅斯大地的上空。
於是,「臨時內閣宣布了一系列的共和政策,頒布了無條件的國民自由權利: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結社自由,組黨自由;所有年滿21歲的人,包括婦女,都將有權投票選舉制憲國會成員;廢除宗教特權和任何社會特權……所有這一切,立刻使戰時的俄國變得比即使是處於和平時期的其它國家都要自由得多……他們甚至決定從現今農奴主們的手裡買回土地,並將這些土地分給農民們,以解決‘耕地所有制問題’……」
「人們享受著長期以來被壓制的權利,商討、抱怨、要求、決策的熱情無所不在。人們無所顧忌地表達著他們的思想,再不用害怕秘密警察,人們積極參與各種激烈的、關於國家政策或是私有需求的辯論……極大的政治包容,確實使國家和民眾之間的界限消失了。」
「甚至國家的文化傳統也產生了影響,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接壤的農村,農民們開始對當地的要事發展發表意見和看法……1917年二月民主革命所帶來的社會進步已超越了過去幾個世紀的努力……」。
但俄羅斯共和國新建初始,還沒站穩,列寧領導的共產革命就用最殘酷的暴力和屠殺摧毀了俄羅斯人民煎熬了三百年才得來的自由民主共和。在列寧奪取了政權的次日,蘇維埃即頒令禁止「出版自由」:立憲民主黨人的報紙先被查封,其它社會主義的出版物,亦同樣遭遇了制裁。至五月間,所有不屬於共產黨的報紙,全部被停刊。同時,俄羅斯的大地上立即燃遍了人民捍衛俄羅斯共和國的反抗烈火。僅1917和1918兩年,被列寧的共產黨處決的就有一百萬人,被瘋狂鎮壓屠殺的更不計其數。1921年3月1日,一萬五千名水兵和工人們在喀朗施達德舉行大會,一個水兵極其痛苦地呼喊說:「同志們!把我們推進這個泥坑的就是那一群共產黨。他們現在正戴著共產主義的假面具而高據在我們的共和國之上……我自己也是一個共產黨員,我請求你們,同志們!讓我們來把那些使得工人反對農民、農民反對工人的共產黨員趕走。」於是大會決議宣稱:「要建立一個沒有共產黨的蘇維埃共和國……」
列寧立即命令六萬軍隊向喀朗施達德進攻。十天之後,一萬五千名水兵的屍體,就橫躺在了俄羅斯陰沉的天空下……。列寧說道:「假使在俄羅斯的一萬萬人口中有一千萬不願意服從蘇維埃,那我們便將這一千萬人的肉體加以毀滅。」他認為:「如果沒有恐怖和暴力,無產階級獨裁便成為不可能。」
所以,蘇聯解體看似突然,但卻是久遠就有的歷史安排。「無產階級獨裁」的一黨專政體制的蘇聯一出現,就必須像斯大林那樣無情地翻雲覆雨整農民和不斷以鐵的手腕鏟除政治對手,樹立一把手的絕對權威。後來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主義,結果是把蘇聯極權國家的鐵房子捅破了一個大窗口。此後,蘇聯為了顯示「優越性」,在沒有市場經濟活力的前提下,打腫臉充胖子硬跟美國競爭軍事力量、硬搞民眾高福利體系,埋下了日後蘇聯的崩潰伏筆。這個伏筆使蘇聯不得不在1985年由戈爾巴喬夫開始政治改革,企望以民主憲政化解蘇聯社會主義全民國家的全面危機,因此有了給布哈林等人的平反,還出現了葉利欽退出共產黨和當選俄羅斯共和國總統的大新聞。當時人們對此莫名其妙,但1991年蘇聯共產黨政變軟禁戈爾巴喬夫,葉利欽跳上坦克車上演說,就這樣,「無產階級獨裁」的蘇聯就突然死了,死於沒有恐怖和暴力的人民覺醒。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從1917年二月革命新生只存在了9個月的俄羅斯共和國卻奇蹟般的復活。
但震驚之餘看《列寧在1918》,就能體會到蘇聯解體和俄羅斯共和國復興的關係邏輯關係。電影《列寧在1918》呈現的列寧主義和十月革命在1918年的歷史,是蘇聯在列寧領導的蘇俄時期就走著一條反常的路:跟從英國光榮革命之後由窄而寬的民主憲政國反其道而行之。這條路使蘇維埃俄國盡做荒唐事:戰爭飢荒年月,市民沒有糧食吃了,蘇俄政府不是與俄國農民談判,緩和社會矛盾,而是派出瓦西裡領隊的工人武裝去農村搶糧食,並精心設計了一個列寧收養孤女娜塔莎的細節,這樣一來,搶糧食明明是為了蘇維埃從1917年臨時政府那裡強搶來的政權繼續維持,但電影裡卻被說成為了瓦西裡的嬰兒和孤女娜塔莎等孩子。由蘇俄而蘇聯,共產黨的極權政治一直就是通過暴力製造恐懼和謊言讓人幻想的方式維繫著,但由於這是一條反人性和反文明的非正常的治國道路,所以才有俄羅斯共和國被顛覆74年後又能復興的結果。
《列寧在1918》展示的,還只是紅軍在1918∼1920年三年戰爭中剛剛出現戰敗的轉機,最終在1920年獲得勝利。由於蘇俄紅軍的勝利,1922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南高加索聯邦共同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當蘇聯穩固政權之後,就拿出盧布輸出革命,唆使和培養其他國家顛覆其自己政府的力量。而當這些國家的反政府力量取得勝利後,就無一例外的擁有蘇聯似的謊言與暴力的血緣,無不充滿黨文化謊言、領袖神之類的思想輿論宣傳。而在中國的文革時代,這種血親關係就體現得淋漓盡致,那時,全國民眾都能背誦諸如「大家不要擠,讓列寧同志先走!」;「列寧同志已經不咳嗽了,他已經不發燒了!」……之類的名言,並應用於生活中。直到克拉瑪依大火燒死那麼多學生兒童,並留下「學生不要動,讓領導先走」的「傳世經典」。
「列寧同志已經不咳嗽了,他已經不發燒了!」直到克拉瑪依大火燒死那麼多學生兒童,並留下「學生不要動,讓領導先走」的「傳世經典」。(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細究《列寧在1918》,蘇聯因治國方式不正常,解體的信息早就蘊含。中國人走的是蘇俄的道路,而今蘇聯沒了,俄羅斯共和國復興了。那麼,將來中國會怎樣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