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食品有許多安全隱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以前的食品就更綠色?2012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繁曝光,不少中國大陸的民眾懷念計畫經濟時代的食品是安全綠色的。事實上,50∼80年代,65%人口已在不知情下食用鎘米,大米種植中巨毒農藥已處於使用高峰期,而大米國家標準直到1986年才出臺。僅就此來看,並非所謂「改革開放」前的食品就靠譜。
事實上中國直到90年代初期才有綠色食品,在此之前人們對食品綠色與否並無概念;農業生產過程中,污染和農藥殘留甚至比現在有過之無不及。近99%未經處理的污水被直接用於農田灌溉,65%人口在不知情下食用了「鎘大米」。
40年代起北京附近就已開始利用工業廢水灌溉農田,1957年更是列入了國家科研計畫,開始興建污水灌溉工程。儘管1972年制定了污水灌溉暫行水質標準,但由於北方水資源短缺,污水灌溉面積依然逐步擴大,到70年代末已約佔全國污水灌溉面積的85%。污水灌溉已大面積使用,污水處理技術卻仍舊滯後,50∼60年代最大日處理量僅5萬立方米左右。據中國歷年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情況統計,直到1978年全國每日污水處理率亦不足1.56%。也就說,近99%未經處理的污水被直接用於農田灌溉,致使全國1/5的耕地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而其中鎘金屬在食物中的吸收累積力甚強,人們一旦食用,短期的不會立即顯現,長期的則會在10∼30年間逐漸出現鎘慢性中毒症狀。據日本資料顯示,每天少量攝入鎘,50年後有10%的人會出現蛋白尿等腎功能異常的現象。
另據美國農業部專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而中國近65%的人口都以稻米為絕對主食,並在對污水灌溉以及土壤污染問題不甚明瞭的情況下食用了「鎘大米」。但因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潛伏性,直到10∼20年後人體才逐漸顯現鎘中毒症狀。其中,最典型的是廣西桂林思的村,當年多位土壤學者在論文和講義中直稱那裡不少村民具有疑似1931年日本富山縣鎘污染致人體「痛痛病」的初期症狀,而歷史數據亦顯示該村耕地土壤早在60年代前就已被鎘污染。然而,這樣的食品安全事件直到2010年被媒體曝光後才為人們所知曉。此外,瀋陽張士灌區1962年開始引用污水灌溉稻田,直到1974年才有條件監測出灌區糙米含鎘量,當時最高已達2.6毫克/千克,是國家允許值0.2毫克/千克的13倍,20多年後更是測出稻田含鎘量達到5∼7毫克/千克,而當地居民尿中低分子蛋白陽性率亦在逐年增加,也就是說慢性鎘中毒已對他們的腎臟器官造成影響。
對有機氯農藥弊端無知的情形下,20世紀50∼80年代巨毒農藥已處於使用高峰期。糧食種植過程中,土壤除了受無處理污水灌溉影響,亦受到巨毒農藥侵入。1950年以後直至60年代中期,糧食生產廣泛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等多種有機氯農藥。可因有機氯農藥具有揮發性小、使用後消失緩慢以及難於降解等特性,一旦通過生物富集和食物鏈的作用,土壤中的殘留農藥就會進一步得到農集和擴散。而進入人體的有機氯農藥則會在肝、腎、心臟等組織中蓄積,或通過母乳排出,或轉入卵蛋等組織,進而影響後代。
伴隨著有機氯農藥被大量用於水稻種植及糧倉貯藏等方面防治蟲害,其帶來的殘留毒性愈發引起世人關注,特別是美國生物學家卡爾遜於1962年出版《寂靜的春天》首次喚起了公眾對滴滴涕危害的認識。但由於20世紀上半葉滴滴涕為防止農業病蟲害貢獻不小,拯救了大約2500萬人的生命,此書的觀點在當時頗具爭議。直到60年代中後期科學家們才發現滴滴涕在環境中非常難降解,不僅會在動物脂肪內蓄積,致體內含滴滴涕的鳥類產軟殼蛋而不能孵化,更甚者是在南極企鵝的血液中也能檢測出滴滴涕,這才讓世人真正意識到了它的危險性。美國即刻在1972年禁止使用滴滴涕,中國則到了1983年才頒布完全禁止令。也就是說,此前人們絲毫不覺得此種農藥對人體有害而大量使用。據中國農藥史考證,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正是該類農藥使用的高峰期。可見,在完全禁止之前,大部分水稻均在此種農藥環境下生長。
在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國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小麥鏽病大量使用高毒、高殘留、高危害的醋酸苯汞(賽力散)和氯化乙基汞(西力生)等有機汞農藥,而這種防治則是通過用其粉劑拌種來實現。但由於汞的殘留毒性大,拌過藥的種子受藥物影響,種植後殘留於大米中,經食用而致人中毒。據文獻記載,曾在浙江等地就發生過多起有機汞中毒事件,被曝光的就有金華縣某村於1970年秋食用含氯化乙基汞的大米,致使該村發生443例汞中毒事件。
大米國家標準直到1986年才出臺,散裝銷售不當保存導致黃曲霉毒素滋長。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國百姓的生活米糧均有糧店憑藉糧票統一銷售,由百姓自提米袋到糧店購得。大米既無包裝,也就更無保質期和產品水分說明而言,而當時的百姓亦無大米僅有3至6個月保質期的常識,以致食用者壓根就不知道吃進肚裡的大米到底是產於何時、何地,水分含量多少,該如何存放,又可放置多長時間。在南方地區,因氣候炎熱潮濕,在無良好貯藏條件下,含水量高的大米存放久了便會發霉生蟲。
中國直到1986年才在大米國家標準GB-1354中對大米的安全水分作了明確規定,即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要確保國產大米的安全,水分含量不能超過14.5%。也就是說此前並無對大米含水分的明確規定,像廣東這樣氣候潮濕的地區,消費者如果購買了水分超過14.5%的大米,存放不當,便會發生霉變。而大米一旦生霉,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毒素,其中的黃曲霉毒素,不但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滴滴涕的100倍,還是國際癌症研究所確定的一級人類致癌物。
當時,除大米因水分含量無標準,保存不當至發霉外,亦有其他糧食作物出現類似情況。例如,據江蘇省南通地區70∼80年代調查,食用容易發霉的玉米佔食用糧10%以下的地方,肝癌死亡率為12/10萬人口,食用玉米佔食用糧50%以上的地區,肝癌死亡率高達53/10萬人口。而在肝癌高發區的調查研究中亦發現,肝癌的高發與食用被黴菌污染的糧食有關。其中廣西扶綏縣在70年代就出現較多花生、玉米發霉現象,試驗中用其做飼料竟可使80%的大白鼠餵養6∼15個月便死於肝癌。又如,在大鍋飯年代,甘肅省康縣一個公社因食用含有黃曲霉毒素的玉米而發生272人中毒的事件。
在包裝問題上,那個時代的其他食品也多為散裝處置,部分食品在銷售時也只是用未消毒的草紙和紙繩稍作包裝。而從副食品店打來的散裝醬油,因無密封包裝往往導致發霉長白醭。
責任編輯: 陳天鵬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