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秦山】李白:湛然冥真心 曠劫斷出沒(組圖)

 2017-08-03 12: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秦山】李白: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東林寺大雄寶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詩仙李白曾經游廬山、訪東林寺,並在東林寺中修行佛法,關於這段經歷,可以從詩仙留下的詩作《廬山東林寺夜懷》中尋到蹤跡。

廬山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因處於西林寺以東,故名東林寺。東林寺建於晉太元九年(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

據《江西通志》記載,東林寺,在廬山之麓,晉太元九年慧遠建。此山儀形九疊,峻竦天絕,而寺之所居,尤盡林壑之美。揹負爐峰,旁帶瀑布,清流環階,白雲生棟,別營禪室,最居深靜。凡在瞻禮,神氣為之清爽。

又據慎蒙《名山記》所錄,廬山有東林寺,寺始於晉慧遠法師。謝靈運為鑿池種蓮。師與隱者十八人同修淨土社,緇素咸在,謂之蓮社。師送客至虎溪而止。常與陶淵明、陸修靜談,不覺過溪,共笑而反。今三門內,屋於橋上,水淹塞,雲即虎溪。傍稻田中,有蓮數本,即蓮池也。出寺有大溪,度石橋,或雲此為虎溪。

晉太元六年(公元381年),與佛圖澄、道安並稱「日、月、星」之稱的佛門棟樑--慧遠大師,南下羅浮傳法,途經潯陽,「見廬山閑曠,可以息心」,遂駐足弘法。慧遠帶領僧眾,締構伽藍,剃草開林,增卑架巘,夷峻筑臺,疏巒抗殿,萬事畢備,命曰「東林」。由於朝廷施恩,百姓助緣,建寺速度飛快,故有「出木池」、「鬼壘牆」、「神運殿」之勝跡和傳說。慧遠大師在東林「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潛心佛學,廣弘佛法,形成「眾僧雲集、四海同歸」的局面。

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他見機緣成熟,遂邀集「息心貞信之士」,其中高賢十八,既有中外高僧,又有達官貴人,還有學者隱士,創立了中國佛教第一個社團--白蓮社。

筆者用了一些篇幅介紹有關廬山東林寺的情況和歷史典故及淵源,這是有原因的,如果不瞭解這些,就不能全面理解李白在詩中所展現的含義。

詩仙來到了如此神聖的佛教聖地,感悟和機遇自然與一般人不同,就讓我們一起隨著詩人的作品一起感受他的東林寺之行吧。

【秦山】李白: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李白博學多才,修煉有成,乃詩中「仙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廬山東林寺夜懷

唐・李白

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
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
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
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源自《李太白全集》)

詩的開頭點明作者辭別城市而來到廬山東林寺。接著描寫東林寺的環境:東林寺之鐘聲如秋霜之清雅,虎溪之流水如明月之皎潔。高空散發著天香,天樂鳴而不歇。最後描寫自己按照佛教的教義修行:安坐禪室寂然不動,大千世界都入毫髮;安然淡泊默守常住真心,使曠劫斷絕出入,也就是跳出萬丈紅塵,脫離世間的生死輪迴,得到永生。

李白博學多才,修煉有成,乃詩中「仙人」,此詩作者使用了多個佛家用語,非常深奧,筆者也是查閱了多個注本、琢磨了一段時間,才對此詩的含義有了一些理解。

為了能更好的幫助讀者理解此詩作,筆者結合多個注本,整理如下。從這些注本中,可以發現,注本引用了多個相關的佛教典籍,這樣能使讀者們充分理解此詩的含義。

結合多個注本,此詩作年不詳。

廬山東林寺,晉太元九年(384),慧遠法師在江州刺史桓伊資助下建成。唐會昌三年(843)寺廢。大中三年(849)復修。宋代改名為太平興國寺。(郁賢皓注本)

「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

「青蓮宇」,既佛寺。「謝城闕」,《楚辭章句》:「謝,去也。」(清代王琦注本)「謝」,為辭別之意。(中州古籍注本)「城闕」是城市,特指京城。虎溪,溪名,據《廬山記》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法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

「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

據《阿彌陀經》:彼佛國土,常作天樂。(王琦注本)「天香」、「天樂」,據《法藏碎金》載:「靜勝境中,當有自然清氣,名曰天香;自然清音,名曰天樂。」(中州注本)也有稱佛國天上之特異香味與佛國仙界美妙的音樂為「天香」、「天樂」。「虛空」指天空。

「宴坐寂不動」

「宴坐」,默然靜坐或打坐,佛家稱禪坐為宴坐。據《維摩詰經・弟子品》:「心不住內,亦不住外,是為宴坐……」(中州注本)據《維摩詰經》,舍利弗言: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據《釋氏要覽》:宴坐,又作燕坐。燕,安也,安息貌也。(王琦注本)「寂不動」,心神安靜無雜念。

「大千入毫髮」

佛家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據《法苑珠林》:須菩提答阿難曰:「我念一時入於三昧,此大千世界弘廣若斯,置一毛端,往來旋轉如陶家輪。」(王琦注本)華嚴宗有「一念三千」、「圓融無礙」的思想,認為細微得不能再細微的事物,也能容攝進極大的事物。據《法苑珠林》卷二十八《神異篇》:「我念往昔唯此三千大千世界諸山之類,皆納入一毛孔中,我身如本,眾生不異;我又一時取此大千世界所有大海河池水聚,悉入毛孔,我身無損,眾生無害。」(中州注本)「毫髮」,形容極為細小的毛孔。

「湛然冥真心」

據《南史》:帝問大僧正慧念曰:「見不可思議事不?」慧念答曰:「法身常住,湛然不動。」又據《楞嚴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王琦注本)

「真心」,佛教謂眾生內心本具之成佛因性,其心真靜明妙,離虛妄之想,故曰真心。(中州注本)「真心」,佛家用語,謂真實無妄之心。有常住之真心,無有輪轉。(郁賢皓注本)

「湛然」,不動、安然,淡泊安定貌。謝靈運《佛影銘序》:「容儀端莊,相好具足,莫知始終,常自湛然。」「冥」,寂然不動。(郁賢皓注本)

「曠劫斷出沒」

「曠劫」,佛教以世界生滅之一週期為一劫,曠劫謂歷時極久。(中州注本)此句承上謂:常住真心,可使萬劫斷絕出入。(郁賢皓注本)

詩人辭別繁華的都市,獨自一人上廬山,探尋清靜的東林寺。晚鐘盪開霜氣瀰漫的夜空,悠悠傳開。月色映在虎溪上,水面泛出寧靜的清光。寺院周圍幽寂清靜,是修行的好地方。

天香氤氳,天樂妙曼,祥和馨寧,靜怡悠然。只有精進修行,智德高深,才會有「天香」、「天樂」這樣的祥瑞,而且也並非所有的精進修煉者都能看到另外空間美好殊勝的景象,真能切身感受到「天香」、「天樂」,這是多麼大的機緣和榮幸啊。能感受到佛國的「天香」,聽到仙界的「天樂」,這說明詩人的修煉境界和層次已經相當高深了!

在寺院中,詩人修行,宴坐不動,打坐入定。心神安靜無雜念,領悟到「大千」與「毫髮」是小大無礙的,大千能容毫髮,毫髮也可容大千。如晉譯《華嚴經》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住。」(一種注本,此注者不可考)

詩人進一步闡明只要「湛然」不動,冥合「真心」,就能永出生死輪迴。《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見上文注本)因此若能伏斷妄心,冥合真心,就能跳出六道輪迴。

筆者按:

我們日常經常掛在嘴邊的「真心」原來是佛家用語!通過李白的詩,筆者才知道:「真心」為「真實無妄之心」,「眾生內心本具之成佛因性,其心真靜明妙,離虛妄之想」,「有常住之真心,無有輪轉」。(見文中注本)筆者體會注本中的「輪轉」指的是生死輪迴。我們經常使用的某些詞彙竟然與「修煉」有關,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這也從側面可以窺探中華神傳文化真的是如此博大精深呀。

這首李白的詩貫穿著修煉的內涵,影響深遠。從詩中表現的內容,可以看出作者心地光明高潔,展現出了佛法修行的殊勝美好,讓人對修煉心生嚮往,原來佛法修行是如此玄妙聖潔,佛法是如此博大精深!也表現出了詩人對佛法的領悟很深,修煉的層次已經很高。如果沒有對佛法內涵的深刻理解,又怎會在詩中寫出如此深邃的內容。李白確實是「詩仙」,詩作不同凡響,詩中有真機!

這不禁引發人們的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詩中彰顯:返本歸真才是出路,也唯有修煉才能真的「曠劫斷出沒」,跳出紅塵、離別輪迴。

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