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7月19日訊】受中共政府監管層資本流出嚴格管控拖累,中國上半年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ODI)同比近腰斬。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應在總結和反思基礎上,適時適當調整和完善對外直接投資領域政策。一旦國際收支狀況發生好轉,應該及時放鬆或者減緩一些資本管制措施。
國新國際董事孫魯軍認為,要把握好資本管制的度,對正常合理的資本流出,仍應該開綠燈,否則過度的、不加區別的資本管制會加大市場主體的成本,甚至可能引發市場的恐慌心理,加劇資本外逃的壓力。
在他看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虛假投資、轉移資產以及非理性投資的狀況,但是這些現象不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主流,也不能由於上述情況的存在而否認中國近年來對外直接投資領域取得的成效。
孫魯軍稱,「應該及時評估和檢討2016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相關對外直接投資的政策措施,看看是不是有些政策措施出臺的稍微有點不妥?」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如果跨境資本有序流動,最終能夠實現政府和市場的雙贏;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外匯形勢好轉,已看到一些窗口指導的措施有鬆動跡象,現在一些用匯能夠更好地得到滿足,這個在市場恐慌的情形下是很難實現的。
在去年,中國金融監管層對六類特殊性質的對外投資業務實施規範監管,除非有相關部門批文,否則原則上不予備案或核准;國家外管局則要求資本項下500萬美元或以上資金的匯出報其審批,並加大對大型海外並購交易的外匯審查,包括此前已獲得外匯額度的交易。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開始,中國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額(ODI)連續七個月同比大幅下降,最高降幅達到70.8%,今年1-6月同比下降45.8%;不過6月ODI環比大增65.5%至七個月新高,實現連續第二個月正增長,同比降幅則進一步收窄至11.3%。
過去幾年,中國許多企業通過收購歐洲科技公司實現了技術提升和產業升級,並在很多領域拉近了中國和歐洲的差距;海外的電網、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也正成為中國企業的目標。而歐洲科技和基礎設施收緊對中國資本的窗口,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無疑是一個較為重大的打擊。有企業人士表示,中國或許可以考慮適當放開對外投資,免得錯失一些機會。
德國上週成為第一個收緊外資收購規則的歐盟國家,新規將允許德國政府在認為收購可能導致關鍵技術流落國外的情況下出面阻止。而包括英國和荷蘭在內的歐洲國家,也正計畫賦予政府干預重要基建設施並購案的權力,並在一段時間內暫停投標,以保護國家安全。
據路透報導,中投研究院副院長陳超稱,「這種事確實比較麻煩,我們也遇到過,即便只是做財務投資人,可對方看到你的中資背景就不給批了。如果這些國家限制了,可以考慮去別的國家投資,不過技術還是要加強自主研發,這才是根本。」
陳超曾撰文認為,目前歐盟排外情緒升溫,近年來在核能、基礎設施、電信等敏感領域主張限制中國資金進入。美國對中國投資的審查也日趨嚴格,一方面美國擔心中國通過國內銀行系統為企業海外擴張提供廉價貸款,使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有能力收購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公司;另一方面,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在美敏感行業的投資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必須受到更嚴格的監督。
「這樣的規定確實會對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有影響,對中資企業來說,可能你得把故事講得更好,來說服別人。」中投副總經理劉珺稱。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指出,中國需要和歐洲國家加強國家層面的溝通,而當前形勢有可能倒逼中國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的外資准入,中國可能需要跟這些國家進行更多的雙邊溝通,也滿足他們的一些訴求,歐洲可能一直對中國的市場准入不太滿意。
歐企高管和政界人士把對等准入視為關鍵問題,他們一直在抱怨中國開放程度不夠。德國經濟部長吉普理斯(Brigitte Zypries)上週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依然是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但我們也需要考慮公平的競爭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稱,對外直接投資能夠多渠道擴大人民幣使用範圍,發揮高效的槓桿作用,可以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助推器。在跨國公司主導國際貿易的新形勢下,擴大直接投資可鞏固中國貿易地位,並為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提供市場和動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