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規模破萬億,風險如何管控?(圖)


目前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餘額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7月8日訊】新聞背景:近日,大陸媒體報導,截止2017年6月30日,餘額寶規模已達到了1.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過了招商銀行2016年年底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總額,並直追2016年中國銀行的個人個人活期存款平均餘額1.63萬億元……

一貫高調的餘額寶,又出來拉「仇恨」了!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餘額寶的期末淨資產達到1.43萬億元,佔整個貨幣基金規模的28%。與去年年底相比,激增了近80%!

從資金流向看,一季度的數據顯示,餘額寶約64%的資金流向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約20%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債券投資則佔16%左右。從投資者類型看,餘額寶2016年年報顯示,其基金持有人達到3.25億戶,其中個人投資者佔99.72%,機構投資者為0.28%。

雖然餘額寶的資金最終大部分仍會進入銀行體系,但其作為現金管理工具,過快的增速及過大的規模仍蘊藏著流動性風險,存在類似存款「擠兌」的可能,需引起高度關注。

餘額寶不同於銀行存款,它是一種貨幣基金,用戶可以隨時贖回,且貨幣基金只能依靠新申購資金以及變現持有資產兩種方式補充流動性。當金融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或餘額寶本身出現負面影響時,三億多用戶規模贖回,將可能給餘額寶帶來滅頂之災,進而給整個金融系統帶來風險。不久前,天弘基金將個人持有餘額寶的最高份額由100萬份調整為25萬份,主要目的在於分散其風險,但其流動性風險仍不可掉以輕心。

2008年9月16日,美國歷史悠久的貨幣市場基金管理公司儲備管理公司(Reserve Management)旗下數隻基金淨值跌破1美元,一度出現大規模的贖回行為,還差點引發整個貨幣基金行業的「擠兌」。雖然在美國政府的強力介入下,通過採取暫停贖回、加入臨時保護計畫等措施,最後才得以避免系統性風險。但貨幣市場基金可能引發的「擠兌」風險,引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重視,並從此開始改進和收緊了對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政策。

當然,從國外對貨幣市場基金監管的經驗來看,目前歐美各國尚未對貨幣基金徵收準備金。2012年底,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SOC)提出加強貨幣基金監管的3條措施:一是改為浮動淨值定價;二是直接提取3%的備付金;三是提取1%的準備金,並根據風險水平輔以一定額度的現金。但是,SEC在2013年中提出的改革方案中,認為後面兩條對貨幣基金而言成本過高而沒有採用。歐盟也於2013年提出向所有貨幣基金強制徵收3%準備金的提案,然而其對銀行的準備金率僅為2%,因此遭到基金業的強烈反對而未得以實施。

SEC對貨幣基金改革的目標主要是增強透明度,並採取措施避免發生流動性風險。因此,美國對貨幣基金的監管主要措施之一是設置限制贖回門檻和贖回費用。當貨幣基金中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比例小於30%時,基金有權利關閉一段時間贖回以及有權利引入贖回費用條款。當這一比例小於10%時,基金就會強制引入贖回費用條款,此時投資人可以贖回,但需要付出1%-2%的代價。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擠兌」衝動。此外,美國將貨幣基金監管細分為機構類和零售類,且機構類的監管嚴於零售類。同時,嚴管信用類基金,減少對政府類基金的管控。

其實,2016年底中國金融市場流動性較為緊張的時候,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也贖回了大量貨幣基金,市場上有大型貨幣基金遭遇巨額贖回而「爆倉」等傳聞。數據顯示,當季貨幣基金遭遇1577億份淨贖回,資金大幅流出,申購比為-3.36%。其中,華夏基金遭遇1299億份淨贖回,申購比-26.59%,成為大型基金公司中淨贖回比例最高的公司。其旗下多隻貨幣基金,贖回比例更是超過了50%。

餘額寶長這麼大,有些人高興得睡不著,但筆者希望有些人因為擔心而睡不著。啥也不說了,加強監管、未雨綢繆吧!

(原文有刪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董希淼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