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到底富在哪?他從玉米片中找到答案!(組圖)

 2017-06-10 01:1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美國到底富裕在哪?
美國到底富裕在哪?(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7年6月10日訊】也許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心路歷程」:沒來美國前,想像中的美國應該到處高樓大廈、到處繁華現代化。但當踏足美國後才發現,除了幾個大城市,美國根本就是個「大農村」。就這麼個大農村,憑什麼稱為「世界第一強國」?

一個署名為「王青博士」的華人爸爸,也曾經苦苦求索了二十年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直到有一個星期五,他六歲半的兒子花一美金買回了一樣東西,無意之中讓他看到了這個苦苦追尋的答案。 他特意寫了一篇文章《美國到底富裕在哪裡?這些細節告訴你清晰的答案》,講述了自己的觀點。

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的總體國力世界第一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每一個到美國來的中國人都試圖找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裡?我每次回國,這個問題也一定要被問到。」

為了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我苦苦求索了二十年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近年來這麼多中國人來看過了美國,能夠回答上這個問題嗎?

如果有一個清楚的答案,國人從此也就不要再孜孜不倦地追求這個答案了。直到上個星期五,我六歲半的兒子花一美金買回了一份這樣的東西,無意之中讓我看到了這個苦苦追尋的答案。

二十年前我首次離開國門,到了美國。行前看了一個臺灣留學生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看美國的富裕,要一看平等,打開總統的冰箱和打開一個普通工人的冰箱裡面的食物都差不多,還要二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好像國家動脈一樣繁忙不息地輸送著經濟活力。

我看到了不同階層的美國人的冰箱,的確十分接近。超市裡飯店裡出售的食品也是非常接近,沒有什麼多特別多昂貴的東西。

我在電視裡看到對一個百萬富翁的採訪,他剛剛簽了一張數十萬美金支票用於自己公司的採購,下班後就帶著兒子在超市裡一件一件商品地比較價格,節約每一分錢。

從這些可以看到美國人生活水平的平均以及日常生活的節儉。美國那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更是給了我無比的震撼。可是,當我給國內的父母親朋寫信時,我卻依然不能清楚地說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裡。

二十年前中美經濟實力的差距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國內做大學老師全部各項收入加在一起,每個月只有一百多一點人民幣,出國後要面對每年一萬多美金的州立大學的學費,怎麼過來的現在想想還都恍若隔世。

可即便在那時,當我帶著國內過來的友人四處參觀時,始終不能很好地給他們指出美國的富裕在哪裡。最有說服力的算是這樣的細節:

不論是校園裡的餐廳還是街邊的快餐店,免費的紙巾、刀叉、小袋調料總是放在那裡供人隨便拿,每個地方的廁所裡廁紙和一次性的坐墊總是整齊地放在那裡。這些是中國看不到的。

之後我海歸生活十年,命運讓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騰飛。讓我看到中國的高速公路網路高速發展、街頭豪車越來越多,我不停地參與數千甚至數萬人民幣一餐的宴席,我親眼看到浙商老闆在高檔場所給洗手間裡遞毛巾的小弟派百元大鈔做小費。

中國的摩天大樓遠遠超過了美國,辦公樓更是讓美國相形見絀,中國的房價高過了美國,物價也開始全面趕超。最近幾天發布的數據,直接就說中國家庭淨資產的總額已經超過了美國。那麼,美國還有富裕可談嗎?

上個週五我帶兒子去看的露天電影,是城市給大家提供的一個免費的暑期休閑項目。放電影,自然要有賣爆米花的。我當時看了一下價目表,不貴。一份爆米花半個美金,一份Nachos只收一美金,兒子的故事就出在這份Nachos上面。

Nachos原文應該是西班牙語,我找不到中文翻譯,簡單說就把類似辣椒、肉類等食材熬製進乳酪裡,使乳酪保持在一個半融化的溫度,然後澆在玉米片上的一種小吃,源自墨西哥,可以說是美國現在最流行的小吃。玉米片可以成袋從超市買到,類似薯片,但是比薯片要健康,尤其它是烤出來的而不是油炸的。

他們用一個類似電飯煲的容器通了電,給乳酪保持溫度。我們兩週前去看第一場露天電影,兒子很興奮,自己前後去買了兩次Nachos和一次爆米花。

時隔兩週,我們第二次去看電影,這回我們有了經驗,什麼防寒的衣服呀、坐的墊子呀都準備好了,不像頭一次那樣要打電話喊媽媽送來。

我還專門帶了蘋果、冰的飲料和一袋玉米片。到了電影快開始時,給了早已按捺不住的兒子一美金,讓他去買Nachos,結果他買回來的只有乳酪,沒有玉米片。

美國到底富在哪?這些細節告訴你答案
美國的富裕,藏在細節中。(圖片來源:Pixabay)

我就禁不住有些納悶,於是父子間展開了這樣的對話:

「你買的怎麼只有乳酪,沒有玉米片呢?」

「我們不是自己帶了玉米片嗎?」

「那他們怎麼知道?」

「我告訴他們的呀。」

「然後呢?」

「他們說,多給我一些乳酪,我們吃自己的玉米片。」

我聽完了,感慨良久。我的眼前,那個苦苦思索幾十年關於美國的富裕在哪裡的問題出現了清晰的答案。如果把富裕比作水,美國就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每一個毛孔裡都透著富裕,可是還一滴都不往外漏,不炫耀,不浪費。

如果是換了從小在中國文化里長大的我,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去跟人家說這道小吃我自己帶了一半。

在中國如果跟服務行業提出類似的要求,除了自己做生意的小老闆以外,任何一個職員都會擋駕,而且理由是無窮無盡的,比如不好做賬、收銀機不讓、公司不同意等等。

我怎麼也不能想到只有六歲的兒子會這樣處理這件事,而且得到如此一個兩全其美的結果。

幾個月前兒子春假時我們一家去海邊,當時我去買了熱狗和薯條,因為自己帶了飲料,就沒有買。看到有人跟店裡要冰塊,就壯起膽子跟他們要了,於是得了一整杯的冰塊。

結果孩子媽媽直誇我能幹,有了杯子飲料好分,有了冰塊在大太陽的沙灘上那個好處就更不用說了。加上我大把拿去的餐巾紙、塑料刀叉,我們當時的確感嘆了一番美國的富裕和大度。

這一次,看到六歲半的兒子這樣處理事情,我才明白倍受老天眷顧的美國,已經把這深藏在每一個毛孔裡的富裕和大度作為一種社會財富傳給了子孫。

美國的富裕就是這樣從每一個細節裡透露出來:

從小在這樣環境裡成長的孩子,感受著這樣的富足,他們會成長得更從容,更淡定,更實事求是,沒有那麼多的攀比,沒有那麼多的爭先恐後。等他們長大之後,會繼續幫助這個社會以其特有的從容大度的方式向前發展。

如果同樣把富裕比作水,中國的富裕更像沙漠裡的噴泉:

富裕的人喧囂雲上,錢花不完還不知道怎麼花,乾涸的人望眼欲穿,就難免得紅眼病和仇富症。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孩子,要麼就成了「X二代」,不可一世忘記了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名公民,要麼就急於提前起跑再去拔苗助長,恨不得立即就能跳進噴泉一起喧囂痛飲。

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現在是一個頗為熱門的話題。我因為自己的海外生活背景,雖然孩子出生在國內,但是盡快帶他到美國來上學的念頭從來沒有含糊過。

每當我被問到為什麼要為孩子選擇美國時,我常喜歡用一句淡淡的「大環境好」帶過。如果再被問到大環境怎麼好時還我還就真答不上來了。兒子這一次的舉動,給了我一個清晰的答案。

責任編輯: 張海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