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實施的《網路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攝影:李若水)
【看中國2017年6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陳秋穎綜合報導)中共當局去年11月通過的《網路安全法》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官方宣稱,這為預防和打擊網路犯罪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外界輿論認為,網路實名制實質是對言論自由的控制。
以法律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
這項昨天開始實施的《網路安全法》第24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註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第61條還規定,違反24條者,可能被處以5萬以上50萬以下的罰款,並令違規部門暫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執照。
為了配合當局的這一最新政策,擁有大量用戶的百度、知乎等網站紛紛表態,進一步強化帳號實名認證,使用方式為「後臺實名,前臺匿名」。網友註冊需要提供、驗證手機號碼。
網路實名制由來已久
事實上,中國對於網路實名制的討論由來已久。英媒BBC梳理了中國網路實名制的歷程,發現早在2011年,北京就頒布《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用法律的方式推行實名制。該《規定》提出,微博用戶在註冊時必須使用真實身份信息,但「後臺實名,前臺自願」,也就是說用戶昵稱可自願選擇。
隨後,總部位於北京的新浪、搜狐、網易等各大網站微博都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實行實名制,在此期限內未進行實名認證的微博老用戶「不能發言、轉發,只能瀏覽」。
第二波實名制的對象是手機號。2013年7月,中國工信部公布《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所有新入網、轉入網用戶在辦理業務時必須登記真實用戶信息。2016年5月,工信部又下發通知,要求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不予配合實名登記的用戶,將被停機。這一通知也被稱為「史上最嚴電話實名制」。
BBC認為,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近期的行動可被視為中國實施網路實名制的第三波高潮。
當局嚴控輿論 網友負評如潮
很多網民認為,全面實行實名制後,不僅不能幫助保護用戶隱私,反而是對言論自由的控制。
「言論自由的末日到來了」,有網友直呼。網友「蝴蝶夫人」表示:「這種控制的消極作用也是極為明顯的,如對言論自由的控制。在目前中國的格局下,網路對國家起了相當的制衡作用,因此從這個意義而言,目前不要推行實名制比較好。」
網友「Jenny_晴空」認為:「還是先把隱私安全保證下,這邊不能保障信息安全,那邊卻要求實名,呵呵了」。也有網友指出,「這就是在控制思想,限制言論自由,非常不應該;要打擊網路詐騙,查IP的方法也可以啊,幹嘛非得來個實名制,連發個牢騷都會被查到,難以想像!」
2007年,韓國亦曾經實施網路實名制,做法與中國類似。但2011年,韓國兩家網站和一家遊戲運營商先後發生大規模用戶信息泄漏,分別導致3500萬和1300萬用戶資料泄露,被泄露的資料涉及生日、住址、身份證號等諸多詳細個人信息。2012年,韓國憲法裁判所8名法官一致做出判決,裁定網路實名制違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