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發布展望報告 世界經濟面臨兩大挑戰(圖)


IMF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7年4月19日訊】4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繼續保持強勁,同時風險下行壓力仍然不容小覷。預計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5%,2018年達到3.6%,略高於2016年10月預期數據。

報告顯示,由於2016年第四季度世界經濟增速強勁且有望保持,2017和2018兩年的經濟前景較2016年更為樂觀。尤其2016年下半年較強的市場需求和市場情緒刺激了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

IMF表示,由於商品價格的上漲,發達經濟體的總體通貨膨脹率將持續上漲,但核心通貨膨脹率仍處於較低迷狀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總體通貨膨脹率有所回升。只有少數國家由於2015年和2016年初的貨幣極速貶值,通貨膨脹率仍將繼續下滑。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增長率為4.5%,略低於2016年10月預測的4.6%,2018年的增長率預計將增至4.8%。報告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發展總體將有明顯回升。由於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宏觀經濟壓力將有所減少,以中國為主的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加速增長。

中國經濟今年增速預期為6.6%,高於2016年10月預測的6.2%,2018年的增速預期為6.2%。

IMF表示,中國繼續著手解決需求再平衡和工業產能過剩兩大經濟問題。不過,中國經濟依然過分依賴於刺激性政策帶來的高速增長和快速的信貸擴張,且中國內部金融體系依舊複雜,不透明。近幾個月來,隨著全球利率上升,收益差距縮小,中國內部有明顯資本外流回歸趨勢,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的預期。

然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表現較為不一。印度由於匯率驟跌,陷入較大危機,經濟增長將有所減緩,預計增長率為7.2%,較2016年10月預測的7.6%有所下降,2018年增速升高至7.7%。

燃料和非燃料商品出口國的經濟增長仍趨於緩慢,而地緣政治因素則阻礙了中東和土耳其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

發達經濟體的增長主要將由美國經濟增速推動。2017年,發達經濟體的增長率預測為2.0%,高於2016年10月預測的1.6%,2018年預測增長率也為2.0%。

MF對美國2017年增長率的預測為2.3%,高於2016年10月預測的2.2%。這主要是由於去年美國大選後,財政政策趨於寬鬆,美元走強,財政利率上升,消費者信心普遍增強,因此美國經濟的週期性增長有望保持。然而長期來看,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趨於緩和,由於人口老化和進出口總體增長疲軟,潛在增長率僅為1.8%。

基於2016年下半年全球製造業和國際貿易的週期性復甦,歐洲和日本的經濟狀況也將有所好轉。歐元區今年的增長率將擴大至1.7%,高於16年10月預測的1.5%,2018年的增長率回落至1.6%。

由於歐元區存在生產力疲軟,人口架構不合理,部分國家公私債務問題較多,不良貸款較高等較多結構性問題,因此歐元區中期經濟發展前景依然疲軟。

英國在2016年脫歐事件後,經濟發展的前景尚不明瞭,但明顯存在貿易和移民壁壘增加,金融服務行業大量裁員,跨境金融活動阻礙較大等問題。

由於逐漸增強的出口貿易,日本今年的增長率預計將擴大至1.2%,但2018年的增長率回落至0.6%。從中期來看,勞動力萎縮將會影響日本經濟發展,但可預見的人均收入增長率仍會與過去幾年持平。

IMF預測,雖然經濟增速穩健,但長期存在的結構性障礙導致未來經濟風險下行壓力仍大。收入不平等和生產率增長率低等長期結構性問題導致發達經濟體內部壓力日益增加,並產生明顯的內向性政策趨勢。這威脅到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經濟合作的一致性,更可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產生負面影響。

由於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中期的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更將加劇。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內向性貿易政策,日趨加速的加息頻率,過分放寬的金融監管,新興市場中的金融緊縮,發展中經濟體的長期低通貨膨脹率和經濟持續疲軟以及局部的地緣政治危機,都將加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

IMF強調,在此背景下經濟政策在擺脫下行風險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更可支持經濟增長的恢復。各國內部的政策應著眼於增加擴大內需和加強債務重組;通過結構性改革和財政財政提高生產力,勞動力供給和商業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並加強技術革新和全球化等結構性轉變。調整商品利潤下跌和減輕金融脆弱性仍將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主要任務。

全球經濟將面臨許多挑戰,需要各國進一步進行多邊合作。其中包括保持開放的貿易制度,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實現公平的稅收制度,國際社會繼續支持低收入國家實現發展目標,並共同致力於減輕國際氣候變化。

IMF表示,世界經濟也面臨兩大挑戰,第一,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第二,勞動收入佔比下降。

新興經濟體已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和國際資本市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75%。當前全球經濟處於結構轉型期。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緩慢,降低了對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需求。

同時報告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經濟體勞動收入比重持續降低,特別是金融危機後達到最低,至今未有明顯回升。近年來,新興經濟體的勞動收入佔比也有所下降。

勞動收入佔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另一原因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儘管技術進步和經濟全球化是推動世界經濟繁榮的重要動力,但其對勞動收入佔比的影響可能加劇收入不平等和兩極分化。對此,各經濟體須積極應對,量體裁衣的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