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15日訊】有病君今天又無意看到了一篇「日人民報」的洗地文章,稱中國階級固化的論調不能成立,王寶強就是個例子。「人日」專業洗地70年,這不稀奇,之前也為「階層固化」洗過多次,像今天這篇洗的如此弱智,這真的很稀奇。「人日」的文章裡寫到中國自古不是階級固化社會時,竟然舉了劉邦和朱元璋做勵志榜樣,鼓勵大家努力改變生活。
劉邦是在秦朝體制內從亭長干到皇帝的?
朱元璋是在元朝體制裡從乞丐爬上龍椅的?
他們靠的是造反!是造反啊。都是趁著天下大亂,打爛舊體制,打倒統治階級,翻身做了主人的啊,這讓我等屁民怎麼複製這倆勵志對象的成功啊?
有病君讀書再少,也知道你國一個鎮的派出所,僅在90年代就打掉了十幾起揭竿而起試圖復辟的「劉邦」犯罪團夥啊。
有病君要匿名舉報「人日」裡出反賊了啊!
考察一個社會階層固化嚴重的程度其實很簡單,只有三個指標因素:
上層階級的青年是不是世襲化;中層階級的青年是不是在「下流化」;底層階級的青年是不是被邊緣化。
上層青年的世襲化很好理解,富二代世襲財富、官二代世襲權位,拼爹、炫富的盛行就是典型的例證。
至於中間階層的下流化,在高房價的背景下,財富向有產者和富人集中,加上向上流動的渠道受阻,「下流化」就成為必然。
而原本就處於下層的群體,在教育機會、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還面臨著戶籍、就業等制度層面的歧視,因而愈發邊緣化。
北京大學的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曾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係數達到0.73,相比收入差距,中國人的財富差距更大:頂端1%的家庭佔有全國三分之一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這道鴻溝還在繼續加深。
這樣的現實,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都有目共睹,一個王寶強能說明什麼呀?
有病君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時下年輕人千軍萬馬擠公務員這根獨木橋的景象。
這真是非常難以理解的矛盾現象——一方面,過去30年的中國經濟經歷了世界經濟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長期高增長階段;與此同時,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又在中國引發了空前的人口流動。然而,恰恰是在這樣的高增長、大變動(意味著應當孕育數不清的重大機遇)時代,有著這個時代最敏銳的頭腦的中國的菁菁學子、精英階層卻個個擠破腦袋的只想捧個安安穩穩的體制鐵飯碗。
這根本不符人性規律的事情是怎麼在中國發生的?唯一的解釋只有一個:體制的飯碗不是鐵的,而是金的!
雖然如今一個農民的兒子想要成為一名建築工人、一個小生意人的女兒想要當上一位幼兒園教師……這樣的身份流動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事實上每天都在成千上萬地發生著。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今,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的普通人想要像80年代那樣僅僅靠敢於冒險、不怕吃苦就成為令左鄰右舍羨慕嫉妒恨的「先富起來」的「萬元戶」,那種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相反,在今天的中國,越是需要冒風險、越是幹著格外辛苦的活兒,掙得越少;而少數另一部分人則既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付出多少智慧和汗水,又可坐享無窮收益。
總之,稍微好點的事情已經越來越輪不到平民百姓了。
歸根結底,社會階層的固化或上升通道的堵塞,背後其實是利益格局的固化。
的確,中國經濟仍在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蛋糕」仍然在迅速做大。然而,普通中國老百姓在不斷增大的蛋糕中所能夠分到的部分卻越來越少。因為各級政府以及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利益集團通過行政力量和市場壟斷,輕易地拿走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也就是為什麼務實的年輕人如今找工作首選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的經濟根源——今日中國的社會財富分配規則告訴他們:如果你想要多分得一些蛋糕,最好成為那個執掌切蛋糕刀的人,而不是做蛋糕的人。
更加令人擔憂的還在於,正是由於行政壟斷之下的利益格局日益固化,創業和創新,在當代中國也變得越來越艱難、新的機會日益稀缺。
從去年一系列的政策出臺打擊滴滴打車就可以看出,政府部門和國有壟斷企業假借「規範市場」之名,對社會上的創新活動行打壓之實的事情,我們實在已是屢見不鮮。
這是因為,創新必然要動到既有利益格局的「乳酪」,而感受到威脅的利益集團則必然先下手為強,將這種威脅扼殺在萌芽階段。
所謂改革開放的前半段,由於寄生於政府行政力量的壟斷利益集團尚未形成,或者說它們本身也在快速地流動變化之中,所以,小到街邊小飯館這樣的自主創業,大到門戶網站這樣的經濟科技創新……新的機會層出不窮,造就了眾多成功故事。
換句話說,那時還有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在體制邊緣或乾脆在體制之外憑一己之力做出了一塊新的蛋糕。
但在今天,這樣的美夢也正在被無情地掐滅。
在這樣的時代裡,擁有理想是種幸運,而不是崇高,談論愛情是種奢侈,而不是浪漫。
在這樣的時代裡,我更願意相信,階級與階級之間已經不是一層樓上的平起平坐,而是金字塔與食物鏈的關係。
有病君一直認為貧窮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經濟現象。想要理解所謂的貧窮,我們得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
在古代歐洲,貧窮現象更多地是在宗教道德領域被人解讀的。窮人階級作為一種既定的社會存在,其意義在於證明了上帝安排的「神聖秩序」,也就是說,貧富乃是天注定,大量窮人的存在也就成為了教會有組織進行施舍救濟的背景,體現著上帝對子民的關懷以及宗教社會的和諧盛景。
直到近代商業社會,經濟獲得大發展,人們逐漸不再將貧窮視為上帝的安排,而視作一種可待改善的經濟狀況。
毫不誇張地說,是現代商業社會重新「發明」了貧窮,把它從道德領域直接拽到了經濟領域。
但商業社會的到來真的讓貧窮的人口消失,並且給了每個人致富的機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貧窮的表面原因是因為財富的匱乏,但其深層的原因是因為社會機會的不平等。
而這種機會的不平等會讓那些原本有可能憑藉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變經濟狀況的窮人失去重要的脫貧機會。
而在中國,窮人意味著社會競爭中被淘汰的那一批人,或者說是一群經濟上的「失敗者」。在社會「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下,失敗者的增長肯定是遠多於成功者的。而在一個成功學氾濫的社會,窮人階層往往被主流文化所先天忽略。
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認為,財富流向的不合理源於國家分配體系的不公正。因此,制度層面的不合理是導致一個社會貧富階層固化直接原因。正因為這個巨大而不合理的制度存在,一個國家裡的絕大部分窮人被擋在富裕的大門之外,或者說被剝奪了可能致富的機會。
而機會的不平等首先就體現在教育上。
眾所周知,富人通常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程度低造成窮人就業的困難,因此,不得不謀生的窮人們只好躋身為城市非正規經濟大軍的一員。
地攤、小販、打零工等等活路成了這些人主要的謀生手段。但這些報酬低廉的工作實際上無法讓他們積累足夠的儲蓄和資本,他們的後代實際上也沒辦法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和就業機會,也沒有經濟能力獨立創業,如此,貧窮的惡性循環依舊世世代代延續。
中國人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為貧窮的人創造一個更良性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他們提供原本屬於他們的機會,我想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扶貧邏輯,而不是一邊吃相難看的掌管著切蛋糕刀,給自己愛切多少切多少,一邊卻頻頻的祭出強行正能量美文,指責窮人都是自己不努力,政府不應該成為背鍋俠。
雖然絕對意義上的「機會均等」乃是一種幼稚的臆想,但是,容許貧困肆虐的社會顯然是不道德的,因為這意味著社會裏的資源和機會分配出現了嚴重的不均等。
改善貧困當然沒有某種一勞永逸的辦法,我們不能理所當然的把窮人視為不可救藥的「失敗者」或「懶人」,然後假裝找到瞭解決貧困的辦法。
承認這一基本事實,承認貧困的形成有著複雜的社會肌理,才是人們與貧困作鬥爭時所應有的態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