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者心情和感受能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網路圖片)
很多人期待長命百歲,兒孫滿堂。長壽的秘訣是什麼?董氏基金會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呼籲民眾可趁著連假,規劃一些能讓自己愉悅的活動,有益身體健康。
該研究以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像,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問卷題目包括-「我享受我做的事」、「我享受陪伴他人」、「回頭看看我的人生,整體來說是開心的」、「我近來感到活力充沛」等。
結果顯示在生活中擁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中與生活中沒有愉悅感(四點量表回答沒有或很少)的組別比較,兩次及三次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風險分別減少17%與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在快樂的感受上,心理健康者與憂鬱的人有明顯的不同,健康者比較會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心情和感受能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相反的,憂鬱的人較少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甚至比較容易從事讓自己沮喪和不開心的活動,他鼓勵心情長期不好的人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享受或者愉悅,常常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有延續性,可能它的延續性是來自於成就感。想想在什麼時候或做哪件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愉悅,並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例如和老朋友下個棋、和家人一起吃頓週末晚餐、帶著很黏你的狗狗去公園逛逛…等。
葉雅馨鼓勵長者多從事自己容易達成且會感到愉悅的事情,像是打電話給獨自生活的老朋友,或是擔任社區短時間(一個小時)、沒有太多負擔的志工,增加被需要的感覺外,也增加與鄰居的熟悉及互動感,另外隨著年齡訂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完成後給予一些小獎勵,像是平常不能吃卻很想吃的東西,就讓自己淺嚐一口。她提醒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讓自己多些時間擁有愉悅的感覺,享受生活之餘還可以健康又長壽。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