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些人活在宏觀裡,但終將死在微觀裡(圖)

作者:王海濤  2017-03-24 09: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些人活在宏觀裡,但終將死在微觀裡
人民是汪洋大海,人是一滴水

【看中國2017年3月24日訊】一

無論你生活在一個被描繪得多麼宏大的格局裡,真正屬於你的生活,就是一日三餐和生老病死。

我記得看過一個人寫的文章,講過一個現象:清末民初開始,一代一代的孩子們,被父輩認為:「國家的未來,就在你們這樣一代身上了」。

這句話,顯現了父輩們對自己一代的絕望,以及,對未來社會的期待。我理解那種感覺,自己的一生,耗費在微觀生活的絕望裡,而整個國家正在以宏大敘事的方式告訴人們未來更美好。那些年代,變革,戰爭,革命,繼續革命,宏大敘事一幕接著一幕。然而總是事與願違,於是只好在承認自己生不逢時之際,期待希望終將屬於下一代。

那些孩子們以及孩子們的孩子們,在宏大敘事的號召下,投身了一場又一場的宏大故事,一代一代,青春燃燒,歷經風雲變幻和生老病死之後,發現自己的一生,只是一個微小的故事,猶如塵埃,不足挂齒——無論經歷了什麼「大時代」,個體,終究還是落入「微觀」之中。

15歲的雷文鋒,是一個自閉的少年,2016年8月15日,他從深圳走失,12月3日死在廣東韶市關新豐縣。

在這幾個月的過程中,目前可知的,他的經歷是,先是莫名其妙地到了東莞,然後,被送到當地的救助站,然後又被送到新豐縣的練溪托養中心,然後,「傷寒死亡」。根據新京報的報導,新豐縣殯儀館的記錄顯示,2017年1月1日到2月18日的49天內,由練溪托養中心送去的死者共有20人。

練溪托養中心,是一個幾乎被外界忽略的「微觀世界」,那裡發生過什麼,如果不是媒體的報導,我們或許永遠不得而知。就像,那20個人曾經活過,其實我們本來永遠不得而知。

這樣的報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也得到了當地官方的回應。新豐縣縣長馬志明在發布會上說了很多,比如,專案組已經於2月份成立,問題的原因還在調查之中,主要嫌疑人已經控制等等。他最吸引我注意的一句話是:「我們是負責任的人民政府,人民生命大於天。」

從公關的的角度說,這句話純屬畫蛇添足——命都沒了,你說命大於天,彷彿自扇耳光。但我又非常理解縣長為何這樣說話,那是「宏大敘事」的習慣,那是習慣了勾畫宏觀世界的人們,用慣了的語言。說這話的人,就活在宏觀的世界裡,比如,他們習慣於把「人」說成「人民」。

人民是汪洋大海,人是一滴水。

患自閉症的少年雷文鋒就是一滴水,他的走失,讓他這滴水面臨被「蒸發」的危險。

他本來還算幸運,流落到東莞的時候被警察叔叔幫助。警察叔叔不是專職負責幫人找爸爸媽媽的,於是就「制度性地」將這個孩子送到了託管中心。這個做法,看上去毫無瑕疵。

悲慘的事情,總會重複發生。

2014年10月3日凌晨,在河南信陽市多警察叔叔接到報警:步行街麥當勞快餐店有個走失的孩子。警察發現這個孩子存在智力障礙,於是把他送到了救助站。救助站於當日上午把這個孩子轉送至臨時寄養點,並支付了代養費用4000餘元。

2015年4月,這個孩子的家人再次見到他時,他已是一具「乾屍」,原本90斤重的孩子,皮包骨頭。這個孩子叫王志強,當時,這個新聞曾經引發極大的關注,那個孩子的照片儘管打了馬賽克,但是頑固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裡。

從事後官方通報的救助過程看,並沒有發現救助制度的漏洞——警察接警、送人,救助站接人並花錢安頓,孩子生病後被託管機構送醫治療,這個鏈條堪稱完美。這個「救助制度」的運行就是一種「宏觀敘事」的風格,它一環扣一環,看上去已經沒有瑕疵,但那個孩子卻以很慘的方式死了。

你當然可以說,這個悲劇純屬偶然。確實,很多悲劇都是「偶發」的,畢竟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

相當多的人,每天雖然為自己柴米油鹽的微觀生活操心,但一旦涉及到別人的故事,就會「宏大」起來。

前一段有人為了表達愛國情緒,恨不得讓樂天在中國的超市從地球上消失。如今,大多數樂天門店已經在中國市場關張停業。我特想找一個樂天超市的員工聊聊天,問一下2017年的這個3月,他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我希望媒體上有這樣的報導,但至今還沒有看到,或許因為這並不重要吧。

更早以前,當我們談起半島,更多的也是談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哲學宏大概念。為了那些宏大概念,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人以及還會有多少人死於非命。

昨天我聽到廣播裡說,又有一批志願軍的28具遺骸將從韓國運回。當年,他們在一種宏大的設計之下,雄赳赳氣昂昂跨入半島。他們以集體的名義留在了史冊上,以集體的名義成為「最可愛的人」。但具體到其中的每個個體呢?對此有興趣研究的,可以瞭解一些成為戰俘的人後來的故事。

無論任何時代,都有凶險存在。有一些是在劫難逃,有一些則可以及早發現。

公開報導顯示,被救助後死亡的雷文鋒和王志強,一個有自閉症,一個有智力障礙。這兩個孩子的遭遇,彷彿某種隱喻,彷彿上天刻意要淘汰「殘缺」的人。這樣的悲劇似乎在告訴我們,只有鍛練出足夠的「生存智慧」才能躲過一些凶險。

那麼,我們需要哪些「生存智慧」呢?我大概想到這麼幾點——

1,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盡量不要依賴「組織」。否則,這個組織鏈條突然有一環失靈,你可能就會遭殃。換個角度說,就是要努力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2,盡量不要投身宏大的故事之中,哪怕那裡有利益誘惑。它越宏大你就越渺小,你越渺小就越像一粒塵埃。

3,要警惕那些標語式的口號,它會讓你在某些方面「功能殘缺」。面對那些只有結論而沒有邏輯的語言,盡量保持冷靜,甚至要形成抗體。

這些所謂的「智慧」,不是為了讓處境「變好」而是為了避免「變壞」,它的價值只在於讓「個體」保持完整而避免「殘缺」。

當然,不可否認,確實有些人宏大敘事裡如魚得水盡享好處甚至榮華富貴。顯然,這篇文字,並非寫給他們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海濤評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