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本碩博:我為什麼離開北京(圖)
北京街頭(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3月13日訊】北大本碩博畢業,畢業到中科院北京某所。今年是我工作第三年,年前剛剛調動了工作,轉戰南京某高校。
為什麼?細說起來一大堆,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房子。
上學的時候不瞭解牆外的世界,以為房子只是一個居住的場所,租房買房只是差一張房本那麼簡單。結果被狠狠地教做人。
我看樓上的兄弟們很多都講到收入趕不上北京房價的漲幅。這種感覺是令人絕望的。但這一點對於我來說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從我拒了某企45萬年薪選擇了一個月到手不過萬的科學院研究崗,收入這一條我就是有心理準備的。其實最終讓我下定決定離京的,是兒子快到學齡了。
北京的小學入學是就近入學原則,翻譯成可操作的語言就是學區制。具體說來,片區內的孩子要排順序,按順序招錄,招滿為止,這個排序標準並不看小孩本人的資質,而是完完全全看家長,同一個片區內人分三六九等:(很繞,但有孩沒孩的可以預先熟悉一下)
房子在此全家落戶在此且父母雙方社保工作在本區的排第一,房子在此落戶在此父母單方社保工作在此的排第二,房子在此落戶在此社保不在的第三,房子在此戶口在本區的第四,房子在此北京戶口的排第五;接下來才是我等租房並且所在單位歸本片區的。
按這個順序,第一的全部招完了才考慮第二,第三…… 然而我們是第六,只比片區內理髮的,賣菜的,等等非本市戶口無本區房產的外來流動人口高一等。
其實往年沒有這麼嚴峻,因為作為科學院員工,子女教育還是很有優勢的:中關村如今那些全國聞名的優質小學,過去都是我們的附屬學校。大人工作,小孩順理成章被安排到這些學校的。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些學校如今能成為名校的原因: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哪個學校哪個老師不喜歡要?
學校成績好了,學校就好了;學校好了招的老師也就好了,學校的發展也就能受到政府的重視了。這是一個馬太效應。海淀之所以在教育方面與東西城這種有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大力傾斜的地方可以一戰,靠的就是科學院和各大學的存在。唯一意外的是:在學區房大賣的今天,名校意味著天價的二手房價格,意味著名和利。一但有了名和利的追逐,科學院就顯得勢單力薄了:於是這些附屬學校被劃歸區教委,與科學院不再有任何關係--這麼寶貴的學位,留給科學院這幫窮鬼太可惜了。作為補償,重新在別的區找一些很差的學校換上科學院的名頭:總還是有地方安排了不是,要啥自行車啊?名校學區房告訴我們知識的確是財富不假,但教委進一步告訴了你這財富最終歸誰所有!
差到什麼地步?這種學校從校方到家長對孩子缺乏關注到什麼地步?某年某個班一群小孩們集體吸毒!經調查是其中一個孩子家長吸毒,被孩子看到了藏毒的地方。這孩子大概也是仗義,覺得家大人吸完那個爽勁兒,可見是好東西,於是帶到班上來和小夥伴們分享……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教委願意把這個學校大方地送給科學院了麼?
OK,這我們也忍了!好歹院裡和學校都許諾,將來科學院子弟都放在這裡,環境應該是不會太差。可現實往往沒有許諾來得美好:最後錄取情況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子弟都能保證錄取。原因很簡單:這學校原本要保證的片區還是要繼續保證的,如今憑空多出來附近科學院幾個研究所的子弟將近百人,全部收進來要多開三個班呢!學校沒有這個能力,只能各所分配名額。一開始所謂大家都有份不再被提起。所裡的職工萬一沒得到名額的會怎麼樣,沒有人告訴我,我也不想等到這件事明確之後再做決定。我已經離職了。
也曾經捫心自問,為了一個虛幻的「好學區」,我離開北京,離開研究實力全國第一的我們所,這樣做是否值得?最最顯著的損失,一個是研究平臺的變化(用我的爸的話說,我是自毀前途),二是傳說中的北京戶口。
其實說實話,就算給我的現實生活開一次修改器,給我孩子直接指定一個名校,我也不敢說他將來就一定能學得好。但是我的不爽在於:看似我一路名校-中國科學院這樣走過來,拿著傳說中高大上的北京戶口(雖然是集體戶口吧),可我在北京能給我孩子提供的資源,尚不如我那個一輩子生活在八線小城鎮的父親當年給我提供的。任你博士學歷,任你留學背景,任你勇攀科學高峰,為自己也好為國家也好追趕國際前沿科學研究水平,你以為你很重要,你曾站在國際學術會議的演講台上用英文講述你的研究成果引起國際同行的興趣,紛紛用手機拍你的PPT,你以為你在為事業而奮鬥。然而當你走下演講臺,面對的是每月收你三分之二月薪當房租的房東;面對的是你一年到手收入趕不上一個月房價的漲幅;面對的是單位的總務通知你參加小孩入園資格抓閹,得不到資格的趕緊自己想辦法;面對的是無房產的職工子女入學排最後;面對的是黃的綠的中介一聽你是科學院的就馬上告訴你你們科學院是國管公積金,公積金貸款週期太長可能很難有房主會願意。
上學的時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拜金,知識才是財富;搞研究的時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浮躁要坐得住冷板凳;入職的時候領導講搞科研不是陞官發財,心要靜……。我都照做了。結果到買房子的時候現實告訴我知識不是財富,因為既不能當首付也不能抵押貸款;評職稱的時候才發現坐冷板凳的發不了高影響因子的文章自然就評不上高級職稱;給子女搶所內教育名額的時候才發現人家就是按官職或職稱來排隊的,或者排不上沒關係,有錢也可以:科學院自己辦的6萬一年的私立學校也為你敞開,陞官的或者發財的都有出路。所以搞來搞去,合著自己才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反面教材!
本科畢業時,同學裡成績不太好了都去工作了,記得有幾位去了房產公司,如今已經是地區總經理或者總部CFO了;碩士畢業時,同學裡有人去了能源或者私募公司,趕著10年前後那一撥4萬億,薪水高上天,房子好幾套;留下我們這幾位自以為是的蠢才繼續讀學位,再出關一看,一切都變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北大每年出的畢業生發展指數,學歷越高收入越低。因為博士們大多數都選擇了與自己專業對口的研究機構,而碩士們多去公司,本科同學往往做和專業不相關的事情。
都沒法向任何人埋怨: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啊!當初也沒人逼著你讀書搞研究!OK!那我重新選擇!
離開北京前後哭過兩次。
第一次是離職時向我的領導打報告時。80多歲的老院士,一直和我很談得來,我和他說我要走,他很意外。我很坦誠地向他講了前因後果,也和他說:我可能的確做不到安貧樂道。關鍵是如果只有我自己我肯定可以,但我有孩子,我不離開北京的話,他將來一系列的事情我都沒把握處理好。老先生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支持你的選擇。那邊(指我的新單位)我會幫你關照的,以後還是同行,人不在一起了,但工作還是一起干。我瞬間淚奔。當年老先生把我招來對我的期望很高的,如今我卻……
第二次是來了南京之後。來了不久就買了個小房子,簡單地收拾了一下也沒怎麼裝修,趕在過年前入住了。四歲半的兒子有一天晚上洗漱的時候跟我說:我現在可喜歡洗漱了。我問他為什麼?他回答:現在的衛生間乾淨漂亮。我說以前我們的衛生間(租的房子)雖然舊了點,但也很乾淨啊,我和媽媽每天都打掃的。兒子說:那是別人的房子,而且我覺得太舊了,很難看。我以前每次進去都有點害怕。我現在打字打到這兒仍然想哭,因為兒子以前從來沒有和我說起過這件事。
在北京最後一次租的是我們單位附近的房子,也是我們單位當年的房改房。00年之前工作的都趕上了,比如我房東。是的,他是我的同事,一個靦腆的東北漢子。給我房租已經是比周邊便宜1000左右的了,因為他覺得我們是同事,不好意思問我多要。當然我們也很愛惜他的房子,我覺得我們住了2年,他的房子變得更新了。因為家裡大到燈具小到插座我都幫他換了或者修了。還順手修好了他家空調外掛機漏電的老毛病(真的是老毛病。因為我和他簽租約的時候他和我說起過,天一下雨屋裡就跳閘,不知道咋回事,好幾年了……)。我覺得我們倆是北京租房界的模範搭檔。
他家為了孩子讀書,到小孩所在的高中學校附近租房子(不然天天開車接送光堵車就能讓人崩潰)。所以把自己的房子出租也是為了貼補自己租房的費用。在北京大家都不容易。
以及,在這之前我在北京搬過三次家,分別是因為房東要賣房;我愛人懷孕了房東忌諱在他家生孩子;以及房東要漲價(要得有點狠,比周邊貴1500,覺得我們家有小毛孩子搬家不方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