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全球治理」的虛與實(圖)
在新疆喀什,武警舉行反恐誓師大會(2017年2月27日)(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3月9日訊】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全球治理」這一說法,中國領導層近年在不同場合的講話中提過數次,但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尚屬首次。這看似官樣文字,其實內含對中國西部疆域加強治理的宣示。
中國提出全球治理的背景
李克強在報告中說,「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讀者諸君看到這段話時,切莫認為所謂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是對不少西方媒體呼喚中國成為「全球化新領軍」的回應。中國政府當然明白,那是西方媒體不滿川普(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的玩鬧之舉,用中國話來說,那是「起鬨架秧子」,當不得真。「全球治理」這頂大帽子下罩的是「地區事務」這一實質內容。而這「地區事務」除了明言的南海爭端之外,還指中國最近「軍事介入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英媒用語),準確地說,是中國軍隊集結於中國與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防範恐怖份子進入中國。
對於穆斯林問題,中國政府一直小心地將維族與境內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區分開。2014年3月昆明事件標誌新疆的民族矛盾進入轉折點:昆明事件發生之前,是維漢矛盾東突化;該事件之後,則是東突問題車臣化。中共為了防範「車臣化」,將漢地的維族人大都驅趕回新疆,暫時扼制了這一趨勢。從此以後,新疆的維穩與全國各地不同,自成一體:對內強化管控,在新疆地區已建立3000多個意在維穩的便民警務站,據說發出警報後,警方能夠在一分鐘之內到達現場。對外則加強對巴基斯坦的援助,防止在該國基地組織受訓的恐怖份子潛回中國境內。但這基本上是被動防守型。對於更進一步的行動,中共當局非常謹慎,並不想觸怒伊斯蘭國(ISIS)等各種組織,以免引火燒身。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上個月底。
伊斯蘭國3月1日發布視頻,一名疑似來自中國新疆的男子宣稱將回國發動恐怖襲擊,直到「血流成河」。為了應對恐怖襲擊的威脅和新疆的動盪局勢,中國開始在阿富汗邊境部署軍隊。ISIS發布與中國相關的視頻,這並非第一個,除了將不知為何原因去了該地區的漢回樊京輝扣為人質索要贖金的視頻之外,ISIS還於2015年12月發布過一個用普通話吟唱的新數字錄音歌曲,呼籲穆斯林「覺醒」,「拿起武器去反抗」,被認為是想在漢人中招募極端分子。最近這個看來很有可能付諸行動的威脅視頻公布之後,終於讓中國決定介入。
北京捲入「帝國墳場」是被動防守
《金融時報》敏銳地發現了這點,立刻發表一篇相關社評:《中國軍事介入「帝國墳場」的真實意圖》,主要觀點是:中國領導人很清楚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聲,從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到大英帝國、蘇聯及當今的美國,許多帝國在這裡折戟。中國沒有任何進行大規模海外軍事冒險的慾望,即便中國真的決定除了在邊境地區圍剿維吾爾逃犯之外還要做點什麼,其努力也肯定會以失敗告終,因為它在開展軍事行動和國家建設方面缺乏經驗。中國士兵開始裝進裹屍袋回國的時刻就是北京方面收手的時刻——請注意,該報用的是「維吾爾逃犯」,而避開事實,即在基地受過訓返回中國的恐怖份子這個詞。
《金融時報》發表警告,並非緣於對北京的關心與愛護,而是有一個心結:新疆地區的民族衝突,是中共長期壓迫新疆的少數民族,不應該成入國際反恐行動的一部分,這一看法在國際社會很有代表性。兩三年以前,對中國新疆維族涉及的所有暴力事件,除「昆明事件」受到西方政府的譴責之外,美歐政府、媒體、NGO幾乎異口同聲地譴責中國鎮壓少數民族。直到難民潮淹沒歐洲、西方各國窮於應付本國的恐怖襲擊之後,美歐政府才算是基本對中國在新疆的「反恐」不做直接反應,最多隻說「對新疆最近發生的事態表示關注」,但媒體的報導方向依舊,NGO的態度也保持原有立場。
北京捲入「帝國墳場」,完全是被動防守之舉。按照北京原來的設想,如果巴基斯坦這位「鐵巴兄弟」能夠有效地幫助中國,將禍患消弭於巴國土地之上,北京政府絕對不會開展這種軍事介入了。問題是巴基斯坦在幫助中國反恐上食髓知味,將其發展為一個養寇自重的產業。
ISIS與新疆「反恐」有無關係?
討論新疆問題,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是:ISIS與中國的維族暴力反抗事件是否有關係?
據端傳媒《獨家:維吾爾族外逃與加入伊斯蘭國大起底》(2015年12月27日)報導,2015年初,馬來西亞內政部長在與中國公安部副部長見面後,透露中方提及「有300多名中國人以馬來西亞作為中轉站,前往第三國,再加入IS。」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研究維吾爾問題的學者透露,現在進入IS和敘利亞的維吾爾戰士總計可能超過4000名,已經戰死的超過500名。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中國官方提及的數目,但尚無其他信息源能夠交叉驗證這一說法。
中國與號稱「鐵巴」的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主要就是針對新疆維族人受訓的基地組織。但巴基斯坦卻發現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新興產業:每年剿滅一些,可以因功而得到中國政府價值不菲的援助;但又不能一次性全部剿滅,以留待做下次邀功的資本。這一智慧叫做「養寇自重」。中國也知道鐵巴的心思,但也只能這樣了。只是現在情勢緊急,目前西方對ISIS的軍事行動正進入收盤階段,部分聖戰士混在平民中逃出來,混入各國,巴基斯坦與阿富汗自然是其主要的藏身之地,維族ISIS恐怖份子還公開在視頻上放言威脅,在此情況下,為了保證新疆的安全,就算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真是「帝國墳場」,中國也得守住「墳場」進入中國新疆的通道,以避免新疆的「暴力反抗」再增加生力軍。
最後,得討論關於中國足陷「帝國墳場」的結果究竟如何。《金融時報》那篇文章有道理之處是:中國沒有海外派兵的經驗,確實不宜深涉這塊「帝國墳場」。但中國政府現在只是守住中阿邊境與中巴邊境,是在自家土地上,並不算涉足「帝國墳場」,後勤給養、軍力補充等一應軍中供需能夠不假於人,不管採取什麼行動也不會引起國際紛爭,最大的目標只是禁止外來聖戰士進入新疆,也就是說,「帝國墳場」暫時還埋不了中國軍人。
真正的問題是新疆本身的問題,新疆局勢在持續惡化,柔性處理的時間窗口已經淺閉合。新疆漢人不管如何看待維漢矛盾,不得不與中共政權同命運、共呼吸。許多漢人已經看到這一前景,有法可想的人早就返回內地了。
可以說,2017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言「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所謂「推動《巴黎協定》生效」之類,因氣候環境改善等本來就是一個尺度鬆緊隨意拿捏的領域,基本是個虛化的話題,落到實處的就是中國在中阿、中巴邊境派駐軍力,這無異於一個燙手山芋丟到西方眼前:是將北京在新疆的「反恐」算作全球反恐的組成部分,還是繼續使用兩套標準,即:對ISIS採取的相關行動,於西方來說是反恐,於中國來說是鎮壓少數民族的國家暴力——有時候,離真相的距離就是一層窗戶紙被撕破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