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八】強攻圍困克武漢三鎮 國軍殲滅吳佩孚主力(組圖)
北伐战争系列文章(八)
1926年8-9月,李宗仁指揮粵系第四軍、桂系第七軍、黃埔第一軍劉峙師三次攻打武昌,士兵們正在挖戰壕。
武昌城垣堅固 第一次攻城失利
吳佩孚在接連汀泗橋、賀勝橋兩場慘敗後,率殘兵敗將逃到武漢。他一方面繼續從北方調兵南下增援,一面命劉玉春、陳嘉謨等率 3 萬餘人堅守武昌,劉佐龍守衛漢陽,自己坐鎮漢口,決心死守武漢三鎮。
1926年8月31日黃昏,李宗仁率領第四軍和第七軍先頭部隊到達武昌城下。李宗仁擬趁敵軍喘息未定時,先發製人,便下令攻城。當晚,北伐軍攜民間徵集的數百架木梯,吶喊衝向城牆,攀梯而上。不料武昌城垣甚高,堅實無比,城外護城壕溝水深沒頂。敵軍早有準備,城上機槍林立,燈火通明,而北伐軍徵用的民間木梯太短,勇士們縱然不懼犧牲,攀登到木梯頂端,仍距城頭有相當距離,遭到城頭居高臨下的敵軍掃射,無法攀上城頭,第一次攻打武昌城失利。
敵軍火力過猛 二攻武昌再次失利
9月1日,第四、第七軍主力全部抵達武昌城下,黃埔第一軍劉峙第2師也奉蔣介石之命,正在趕來武昌增援的途中。9月2日,李宗仁、唐生智、陳可鈺以及各軍高級軍官舉行軍事會議,決定以仍由李宗仁任攻城總指揮,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任副總指揮,率領第四軍、第七軍一部和即將到達的第一軍劉峙第2師攻打武昌;唐生智指揮第八軍攻打漢口、漢陽,截斷敵軍對武昌的增援。
總指揮李宗仁重新作出攻城部署:第七軍胡宗鐸部負責武昌中和門、保安門、望山門的攻擊;第四軍負責進攻忠孝門、賓陽門、通湘門;第一軍劉峙第2師向武勝門前進。
9月3日凌晨3時,北伐軍向武昌發起第二次進攻,李宗仁親臨指揮督戰。這次事先準備了用毛竹紮成的三四丈長的雲梯,每一雲梯配備奮勇隊(敢死隊)隊員12人。進攻開始後,奮勇隊員在炮火掩護下奮勇向上攀登,不料遭到敵軍在武昌城頭、蛇山、龜山和江中軍艦的重炮、機關鎗猛烈轟擊掃射。終因敵軍火力太猛,第二次攻城又告失敗。
李宗仁終於明白,以北伐軍目前的攻城器材和裝備,強攻武昌城,成功機會渺茫。
北伐军缺乏重炮 第三次攻城失利
蔣介石總司令視察北伐革命軍。
9月3日夜晚,蔣介石得知攻城失利的消息後,率領白崇禧、加侖、唐生智等人到達武昌餘家灣車站。蔣介石、白崇禧、加侖等人並到洪山麓觀察。第二天,蔣總司令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要求趁敵人立足未穩,限48小時攻克武昌。
蔣總司令決定,第三次攻城仍由李宗仁任攻城總指揮,陳可鈺任副總指揮,一切部署仍按照第二次攻城計畫實行。蔣介石另調黃埔第一軍劉峙第2師接替第四軍在忠孝門的防務,命令劉峙在拂曉帶頭衝鋒,各軍再跟著衝上去。蔣總司令命令每個師都組建一個攻城營,前鋒部隊攜帶短槍和手榴彈,在奮勇隊後,取50—100米距離齊頭並進,奮勇衝鋒登城,並頒布懸賞令:最先登上城頭的長官200元,士兵100元,部隊3萬元。
9月5日凌晨3時,北伐軍發動第三次攻城,敵軍槍炮齊發,更為猛烈,第四軍和第七軍將領率部奮勇衝殺,奮勇隊多次衝到城下,但都被敵軍密集火力擊退,傷亡很大。激戰中,忽然軍中謠傳劉峙師已攻入忠孝門,第四軍和第七軍聞訊大為振奮,益發奮勇爭先,結果整連整排犧牲。
戰況最激烈時,蔣介石和李宗仁親臨城邊視察,流彈在二人左右颼颼橫飛,蔣總司令極為鎮定,態度從容,具主帥風度,讓從排長幹起、久經沙場的李宗仁也很欽佩。
這三場強攻,由於北伐軍沒有重炮,全軍傷亡已達2000多人,攻城營傷亡三分之一,卻未見進展。蔣介石親臨戰場視察後,也認為強攻無望,遂令李宗仁停止進攻。
敵軍陣前倒戈 第八軍攻占漢陽漢口
準備攻打武漢的北伐軍在集結。
9月6日,漢陽吳佩孚守軍劉佐龍陣前起義,唐生智第八軍占領漢陽。9月7日,第八軍第二師渡過漢水,攻占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已有兩鎮被攻占,吳佩孚逃往河南信陽,留下2萬多部隊死守武昌。武昌已成為一座孤城,處於北伐軍四面包圍之中。
9月10日,唐生智令第八軍第3師師長李品仙率第3、第4兩師及鄂軍第1師向孝感追擊潰退的吳軍,於16日進占武勝關,切斷了吳軍退路。
蔣介石指揮若定 決定提前攻打孫傳芳
當北伐軍圍攻武昌時,敗退到漢口的吳佩孚催促孫傳芳緊急增援,孫傳芳知道,倘若繼續坐山觀虎鬥,便會唇亡齒寒,即在江西發動攻勢,以一部兵力溯江西上,進犯鄂城,企圖解救武昌受圍困的吳軍;以一部兵力由陽新、大冶斜出汀泗橋,意圖切斷北伐革命軍的後路;又命令福建周蔭人部攻擾廣東,切斷湖北革命軍與廣東大後方的聯繫。
針對此一形勢,蔣總司令決定提前實施消滅孫傳芳的計畫,命譚延闓第二軍、朱培德第三軍、程潛第六軍分三路向江西進軍,黃埔第一軍部分兵力由何應欽率領,警戒福建周蔭人敵軍,第一軍另一部則調入贛作戰。9月10日,蔣介石又命令李宗仁率第七軍2萬餘官兵開赴大冶增援,襲擊孫傳芳部陳調元敵軍,並相機進攻贛北。
9月15日,蔣介石下令以第四軍、第八軍葉琪師對武昌敵軍進行長期圍困封鎖,待敵軍陷入彈盡糧絕,再尋機突破武昌堅城。
9月17日,蔣介石率白崇禧、加倫將軍取道長沙赴江西,指揮督戰北伐軍攻打孫傳芳。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接替李宗仁,繼任武昌攻城總指揮。
葉挺勞而無功 挖地道埋炸藥受挫
前幾次強攻受挫後,第四軍決定另尋攻城良策,挖開城牆地基,埋設炸藥,炸開城牆。團長葉挺是學工程出身的,被分配負責通湘門附近的作戰,並指揮整個爆破工程。
根據葉挺的建議,第四軍改裝了兩輛吳佩孚棄置的載貨車廂,四周圍上鋼板,兩側鑽了槍眼,每輛鐵甲車裝載數十名葉挺獨立團的官兵,然後在夜間用一節火車頭推動這兩節車廂向東湘門,一批士兵跳下鐵甲車挖掘炸藥坑,其餘人留在鐵甲車廂上用機槍等火力掩護。黃埔軍校工兵營也參與了爆破,葉挺指揮獨立團負責挖掘工作。但這個挖城牆埋炸藥的行動,很快被敵軍發現摧毀,第四軍第三次攻打武昌也沒有成功。
收復武昌 北伐軍殲滅吳佩孚主力
1926年10月,武漢民眾歡迎北伐革命軍。(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10月1日,已被圍困40天的武昌城中敵軍陷入彈盡糧絕之境,吳軍劉玉春部企圖突圍,被第八軍攔截,未獲成功。敵軍300人衝出通湘門,阻止北伐軍挖掘地道,並搶奪城外倉庫存糧,經過一天鏖戰,敵軍大部被殲。10月8日,前敵總指揮唐生智與劉玉春、陳嘉謨等訂立了收編吳軍的七條協定。10月9日,唐生智與武昌吳佩孚守軍河南第三師訂立開城條約。
1926年10月10日,武昌敵軍河南第三師開放保安門,迎接北伐第四軍入城,萬名吳佩孚守軍全部繳械投降,劉玉春、陳嘉謨被俘。北伐軍終於收復武漢三鎮,繳獲火炮18門、槍枝近萬餘。
自桂系第七軍於5月率先入湘打響北伐第一槍,蔣介石統率北伐革命軍僅用三個月時間,便在兩湖(湖南、湖北)戰場徹底殲滅吳佩孚主力,取得重大勝利,舉國震動。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