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月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同比降35.7%(圖)


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7年2月17日訊】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包括房地產類的對外投資在內,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有評論認為,這主要是中國近期加強外匯管製造成的。

中國商務部2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約7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7%,比2016年12月降低4.6%。今年1月,中國流向海外房地產的投資同比下降84.3%,流向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投資不到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中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還顯示,今年1月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製造業以及信息傳輸、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79.4%和33.1%,佔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6同期的13.4%和5.6%上升到37.5%和11.5%;流向裝備製造業22.9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

官媒中新網報導說,官方加強監管是對外非金融類投資大幅縮水的最主要原因,國外投資保護主義反彈也加大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難度。據美國外交關係學會(CFR)數據,2016年中國企業在美國和歐洲因「管理因素」被叫停的收購案價值高達750億美元,是上年的7倍。受美國政府部門加大審查力度等因素影響,2016年共有30項中方收購案落空。

美國西東大學商學院教授尹尊聲認為,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大幅下降,主要是中國近期加強外匯管制造成的。「主要是因為國內現在對外匯的管制,現在把錢匯出來,不管對企業來講還是對個人來講,這個難度都大大增加了。」

中國央行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29982億美元,較去年12月末下降123億美元,這也是中國外匯儲備連續第七個月下滑。路透社報導說,為幫助穩定人民幣匯率,減少外匯儲備壓力,中國當局加緊了對資本外流的管控。去年1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央行等四部委聯合發聲,稱監管部門已密切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1月26日發布《進一步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完善真實合規性審核的通知》,要求境內機構利潤匯出前應先依法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中國也加強了針對個人購匯的監管。從今年元旦起,中國大陸居民無論是在銀行櫃面還是通過網銀、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購匯,均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明確填寫購匯用途。此外,一些銀行也提高了內地居民在香港開戶的門檻,去年11月,花旗銀行將非香港居民個人賬戶的開戶資金從1萬港元提高到150萬港元,今年2月,招商銀行也將非香港居民開戶門檻從5萬人民幣提到500萬人民幣。現在美國的中國經濟學者程曉農對此表示,

「中國國內限制換外匯就到香港去換,現在這條路已經被關上了。」

路透社報導說,經濟學家預計中國今年會加大對資本外流的監管,不過中國的金融體系有很多漏洞,投機者很快就可以找到新辦法把錢轉到海外。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