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2月8日訊】據大陸媒體報導,近年來,大陸走私大米異常氾濫。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僅今年1到10月,海關就查獲了57起大米等糧食走私案件,涉案糧食超過21萬噸,案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下同)。
陸走私大米氾濫背後推手竟是「中儲糧」(網路圖片)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糧食收購與補貼政策的巨大缺陷,是造成大米走私的根本原因,而背後的推手又是壟斷的糧企。
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1月有民眾向昆明海關舉報,雲南瑞麗某大米加工有限公司以開設大米加工廠為掩護,長期在境外採購大米,之後由境外供貨商採取「包貨」的方式,僱用中緬邊境地區貨車司機,將走私大米從邊境便道非設關地走私入境。
「偷渡」進來的大米運到加工廠倉庫後,通過直接銷售、更換包裝袋冒充國產大米等方式銷售到雲南、湖南等省牟利。
報導稱,經調查後發現,該集團於2011年10月以來涉嫌走私大米超過3萬噸,價值約1.33億元人民幣。
此外,也有不少大米走私團夥,以偽報、夾藏的方式,通過正常報關渠道走私。
據此前報導,今年8月初,海關總署在大陸廣西、雲南、重慶、湖南查獲走私大米超過萬噸。
據走私犯向海關交代,他們從越南組織大米貨源後,採取夾藏、偽報等方式在廣西、雲南等地的中越邊境走私進境,再進行拋光、色選、摻兌和包裝等處理,打上國內品牌商標,之後運往大陸多地銷售。
中國糧食國企,肥了自己,坑了全民。(網路圖片)
大陸走私大米究竟有多嚴重?檢索發現,僅官方報導的,早在2014年,大陸海關全年查獲走私大米467起,查證走私大米21萬噸,案值12.5億元。
另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僅今年1到10月,海關查獲了57起大米等糧食走私案件,涉案糧食超過21萬噸,案值超過10億元。
專家:糧食收購制度抬高了中國糧價
令人不解的是,作為糧食大國,中國官方報導稱「糧食連年豐收,倉滿為患」,為什麼要從國外走私大米呢?
官方的說法是「國內大米等糧食價格明顯高於國外,走私存在較大利潤空間」。
據官媒報導,與雲南臨近的越南、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大米產量較高,價格也比中國便宜。「一般來說,每公斤大米就有一至三元人民幣的差異。」昆明海關官員透露。
對此,網易評論指出,製造走私利潤空間的就是中共的糧食「托市收購」制度。
所謂「托市收購」是指自2004年起,中共政府在糧食主產區,分別對稻穀、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即「托市價格」),即當糧食市場價下跌到低於「最低收購價格」時,由國家指定企業,按照最低收購價格向農民收購糧食。
收購來的糧食入庫後,再由國家財政撥款,補貼收糧企業。
中國糧食國企,肥了自己,坑了全民。(網路圖片)
不過,專家們指出,儘管官方聲稱「托市收購」可以保護農民利益,可現實是:收購糧食的成本過高,大部分國家財政補貼,都進入了糧食收購企業和儲備環節,農民並沒有直接受益。
據黑龍江省發改委測算,國家每庫存一噸玉米,就需要支付給糧企補貼費用275元,除了糧食收購費50元,其它還包括保管費86元、監管費6元、利息補貼133元,此外還有運費、移庫補貼等開支。
網易評論指出,除了上述成本,還要加上糧食在庫存時造成的變質霉爛等損耗、糧食收儲企業的貪墨虧空等,這些統統都被算入糧價。直接後果就是,推高了中國糧食的市場價格。
中國的糧食售出價格,甚至遠遠高於國際糧食價格。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北京大學專家2014年10月的調查顯示,中國大米、玉米、大豆、小麥四種穀物,平均價格比國外高出50%。而承擔這些額外成本的卻是中國消費者。
據財新網報導,2015年中國國產糧每噸比進口糧貴將近千元。專家估算中國民眾每年為糧食至少要多付400億美元。
大米價雖高 收購價卻低
備受關注的是,大陸專家多次提出,中國糧食市場存在的一大怪象,即一方面糧食價格很高;而另一方面,農民的收入卻低得離譜。
根據湖南省物價局調查統計,2011年,農民種植每畝水稻純收益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國家糧食補貼,農民純收益只有7.5元。
而在中國,7億多農民,人均耕地不到3畝,南方大量農村人均耕地甚至不到1畝。因此僅靠種糧食根本無法滿足中國農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從此前黑龍江官方測算的數據中不難看出,國家每庫存一噸玉米需要支付的補貼費用是275元,但農民拿到手的收購費只有50元,其餘都歸了購糧企業。
糧食國企 肥了自己 坑了全民
網易評論指出,中國糧食的收購系統,實際上一直由「中儲糧」把持。政府將糧食收購費用和保管、儲存等環節的補貼都下撥給「中儲糧」直屬庫,這就令中儲糧公司掌握了資金的調配權。
此外,中儲糧還有權委託其它企業參與收購。評論稱,大量國家財政補貼都被「中儲糧」與其控制的經紀人瓜分。這些中儲糧經紀人付給農民的糧食收購價,往往低得可憐,但農民又不得不賣。因為農民自己拉車到中儲糧賣糧,根本入不了庫。
中國糧食國企,肥了自己,坑了全民。(網路圖片)
《民生週刊》2015年對糧食加工商的採訪說,種糧農民如果自己直接向中儲糧賣糧,結果「本來一等米非說你是三等米,或者說你水多,把收購價格壓低,農民還要考慮來回的運輸距離和成本」,乾脆直接賣給「中儲糧」手下的糧食經紀人圖省事。
中國糧食市場常出現「糧賤傷農」的怪象,就是指由於國家向農民收購糧食的價格太低,農民寧可把上萬斤的糧食堆在家裡,都捨不得賣掉。但最終因為生活壓力,被迫賤賣糧食。
如果趕上豐收年,糧食相對過剩,收購價格持續走低,農民辛苦一年下來,除去各種生產和勞動力成本,還要倒貼錢。這就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農民有田不願耕種,耕地荒蕪。
《齊魯晚報》今年1月報導援引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的話指出,糧食不如礦泉水值錢,這不公平,也不合理。他還建議,國家應逐年提高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
不過,評論認為,不打破糧食國企的壟斷,即使提高收糧食收購價格,最後買單的還然是中國的消費者。
分析指出,中國的糧價收購與補貼政策體系的缺陷,以及糧食國企的壟斷,肥了糧企,坑了全民——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糧食補貼沒有到農民的手中;農民沒有因為糧食銷售價格高而增加輸入;消費者也沒有因為農民低價出售糧食而受惠。收購價和銷售價之間的巨額利潤,都留在了糧食國企的手中。
責任編輯: 牛蘭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