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名將輩出的將軍搖籃!黃埔軍校的興衰(組圖)

 2016-11-27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1924年,創建於廣州黃埔的陸軍軍官學校又稱為「黃埔軍校」。

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軍事學校有三所:最早於1902年在河北保定創建的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1924年創建於廣州黃埔的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和1906年創建於保定的陸軍大學。前兩所軍校培養排長級別的初級軍官,陸軍大學則是中國近代唯一的一所最高級別軍事學府,培訓中校以上的中高級指揮和參謀人員。

興兵東征北伐 國父委託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

1923年,中國最大規模、學制最正規的保定軍校停辦,國父孫中山大元帥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為了東征討伐叛逆陳炯明和北伐統一中國的大業,準備建立屬於國民黨自己的軍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同年8月,孫中山派遣蔣中正(蔣介石)訪問蘇聯,考察學習蘇俄的建軍經驗。1924年初,孫中山委託蔣介石籌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校址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故又稱「黃埔軍校」。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中)率領大元帥府總參議胡漢民(左)、校長蔣介石(右)等軍政要員出席黃埔軍校開學典禮。

1924年5月2日,孫中山特任粵軍總參謀長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粵軍第一師師長李濟深為副校長兼教練部主任,中央財政部長廖仲愷為黨代表,中央宣傳部長戴季陶(戴傳賢)為政治部主任,大元帥府參議何應欽為總教官,前雲南講武堂教育長王柏齡為教授部主任,國民黨親共左派鄧演達為教練部副主任。

救國救民 黃埔校訓就是三民主義 


1924年,孫中山在開學典禮後,與蔣介石、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1924年5月,黃埔軍校從1200名考生中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加上保舉的共499人,於5月5日入學,成為首批學生。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的身份致詞,發表了長篇重要演說。他首先鄭重宣布,創辦黃埔軍校的目的,「就是創造革命軍,求挽救中國的危亡」,要求全體師生「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陞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還宣布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此訓詞成為中華民國國歌,從黃埔第五期開始傳唱至今。

黃埔軍校創建之初,條件極為艱苦,物質匱乏,蔣介石效法岳飛、戚繼光治軍,勵精圖治,把黃埔打造成為中國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凡是黃埔一期學生,蔣校長都親自跟他們單獨談過話,強調革命軍人須有鐵的紀律,嚴肅黨紀、軍紀和軍風,鼓勵他們做三民主義和孫總理的信徒和好學生。蔣介石還制定「革命軍人連坐法」,嚴懲畏縮不前、棄守逃跑者,對嚴肅軍紀,保證軍隊戰鬥力起到積極作用。

黃埔軍校為國民黨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黃埔學生在日後的東征、北伐、抗戰和剿共作戰中,是國民政府的中央軍主力。

遍地開花 設分校適應戰時需要 


黃埔軍校學生進行軍事訓練。

1925年3月,廣東國民政府組織以黃埔軍校學生軍為主體的東征,為培養軍事幹部,在廣東潮州建立第一個分校。此後,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又陸續在各地設立分校。

北伐戰爭期間,軍校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在南寧、長沙、南昌、武漢、南京等地建立分校。至1929年,軍校共培養出7期1.3萬餘人。1931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明令軍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抗戰期間,軍校在洛陽、武漢、成都、昆明、南寧、廣州、湖北武當山、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設有9所分校,為抗戰培養了約12.6萬軍政人才。

至1949年,黃埔軍校在大陸共辦了23期,培養軍政人才達23萬多人。國民黨退守臺灣後,蔣介石在高雄鳳山恢復建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並續辦第24期作為黃埔軍校的繼續。

邪靈附身 中共滲透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蘇聯顧問的協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故而中共從一開始就滲透到這所軍校中。政治教官大多是共產黨,如周恩來任政治部副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惲代英、蕭楚女、陳毅、聶榮臻、熊雄等人也在各分校擔任過教官。學生中也有共產黨,如金佛莊任第一期學生隊第三隊隊長,學生蔣先雲、陶鑄在入校前就是共產黨員。

中共建立起黃埔支部和外圍組織火星社,拉攏吸收思想左傾的學員,暗中發展中共的軍事力量。僅僅在黃埔一期的師生中,中共黨員便有103人,其中學生88人,教職員15人。後來一部分黃埔學生被吸收參加了中共,如林彪、徐向前、陳賡、左權、羅瑞卿、宋時輪等人。

中共利用國民黨的力量,發展積蓄自己的軍事人才和軍事力量,埋下了日後國民黨失敗的隱患。

同襄盛舉 精英師生名將輩出


左起:黃埔軍校總教官何應欽、校務委員兼教官白崇禧、代理總教官錢大鈞、教官顧祝同、教官陳誠。(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軍事教官多是當時中國軍界的傑出精英。例如校長蔣介石曾在保定軍校速成學堂學習炮兵,1908年春赴日本東京振武學校學習軍事。教官中有國民黨軍界的元老程潛、閻錫山、李濟深等人,還有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精英。

保定系師生,對黃埔軍校的創建發展有重要影響和貢獻。創建初期,80%的教官都來自保定軍校。自1924年至1926年北伐,黃埔本校先後聘請教職員233人,出身保定軍校者就有蔣介石、李濟深、白崇禧、錢大鈞、陳誠、顧祝同、陳繼承,張治中、劉峙、陳調元、蔣鼎文、黃琪翔、傅作義、唐生智、李品仙、羅卓英、周至柔等60人;出身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者有何應欽、王柏齡、閻錫山、程潛、湯恩伯等12人;出身雲南講武堂的有葉劍英、曾澤生等11人。還有一些教官來自粵軍,他們大多畢業於雲南、四川、湖南、浙江等地講武堂。

正是有這樣強大優秀的師資力量,黃埔軍校日後培養出一大批國共兩軍的著名指揮官,情報、警察系統精英以及政工幹部。

1926年北伐出征,黃埔教官何應欽任第一軍軍長,王柏齡劉峙、錢大鈞任師長,顧祝同任副師長,陳誠任總司令部中校參謀,蔣鼎文、陳繼承任團長。黃埔學生大多充當連排級基層幹部,例如林彪僅是一名見習排長。1927年3月,白崇禧指揮以第一軍為主力的東路軍攻佔杭州和上海後,陳誠升任師長,胡宗南升副師長。1928年,北伐國軍重組為四大集團軍後,黃埔教官劉峙升任第一軍團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從此成為蔣介石「五虎上將」之首,顧祝同、陳誠升任軍長,錢大鈞升任軍長兼淞滬警備司令,蔣鼎文升任第一軍副軍長,。

抗戰期間,全國先後劃分有12個戰區,11個戰區的司令長官由保定生或日本士官生擔任,黃埔學生唯有胡宗南於1945年升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國軍中的許多軍師長和幾個集團軍的總司令則由黃埔學生出任,如第15集團軍總司令關麟征,第34集團軍總司令胡宗南,第38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第32集團軍總司令李默庵,空軍第3路司令官王叔銘;第5軍軍長杜聿明,第74軍軍長俞濟時、王耀武,第18軍軍長黃維、方天,第71軍軍長宋希濂,第6軍軍長甘麗初,第8軍軍長方先覺,第28軍軍長桂永清;200師師長戴安瀾、58師師長張靈甫、57師師長余程萬、11師師長胡璉、22師師長邱清泉、廖耀湘,「趙子龍師」師長羅奇、榮1師師長鄭洞國、138師師長李本一、134師師長楊幹才 、25師師長張耀明、2師師長劉玉章;團長謝晉元、莫敵、高魁元;還有抗日鋤姦的軍統副局長戴笠、鄭介民、唐縱,第三戰區政治部主任鄧文儀。中共方面,黃埔學生林彪任115師師長,徐向前任129師副師長,陶鑄任中共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莫文驊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

抗戰勝利後,許多黃埔學生成為第二次國共內戰的重要指揮官。國民黨方面,桂永清任海軍總司令,羅奇任陸軍副總司令,王叔銘任空軍副總司令,關麟徵1949年出任陸軍總司令。戰局不利後,在黃河以南劃分的20個剿共綏靖區中,其中5個綏靖區分別由王耀武、李延年、劉安琪、石覺、李默庵任獨掌軍政大權的司令,邱清泉、黃維、黃百韜、廖耀湘、李延年、楊幹才 、宋希濂、陳明仁、劉安琪、胡璉、黃傑、劉嘉樹、孫元良等人則先後擔任兵團司令;甘麗初任廣州行營參謀長,范漢傑、鄭洞國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胡宗南分別指揮徐州剿總和陝甘幾十萬中央軍精銳;張靈甫任第74軍軍長,李本一任第7軍軍長,劉玉章任52軍軍長,莫敵任第三兵團參謀長,高魁元任118師師長。鄭介民任主管軍事情報和軍統局的國防部次長,唐縱任內政部次長兼警察總署署長,鄧文儀任國防部政工局局長兼新聞發言人。中共方面,林彪任四野司令員,徐向前任太原前線司令員,陳賡任劉伯承二野兵團司令,陶鑄任四野政治部副主任,莫文驊任四野13兵團政委。

速成學堂 短期受訓就上戰場

黃埔軍校的課程主要是軍事課和政治課。軍事課首先選定最為急需的基礎科目:學科和術科。學科方面,以步兵操典、射擊教範和野外勤務令等基本軍事常識,繼則教授戰術、兵器、交通、筑城4大教程。還有教授如何制定戰略戰術、作戰計畫、動員計畫的課程。術科方面,有制式教練、實彈射擊、馬術、劈刺以及行軍、宿營、戰鬥聯絡等。

軍校早期規定8門政治課程:帝國主義的解剖、中國民族革命問題、社會發展史、帝國主義侵略史、中國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國政黨史略、三民主義、國民黨史。1926年的政治教育科目已多達40餘種。軍校在廣州時期的政治教育,在具體實施內容上主要有3個方面:三民主義教育,愛民教育,軍紀軍法教育和養成。南京時期增加了五權憲法、國內外時事報告,特別是突出增加了反對邪惡共產主義的內容。到成都時期,又加授資本主義政治學、經濟學、本校光榮史等課程。

由於黃埔軍校是為適應當時急速變化的戰爭需要而設立的,前五期學制只有半年到一年。有時前方急需補充幹部時,只受訓幾個月的黃埔學生就上戰場。故此黃埔軍校算是軍事速成學堂。

對於黃埔軍校的軍事教育,蔣介石侍衛長、前國防部長郝柏村認為,以黃埔一期為主的戰場指揮官,十年內從排長升到師長,對於戰略、戰術素養,尤其大軍指揮能力,普遍不足,這是國民黨內戰失敗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樣,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巨大作用,其顯赫的名聲,家喻戶曉。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責任編輯: 李曉真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