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大潮已正式退去(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9日訊】8月24日堪稱最嚴網貸新政正式落地,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全面收緊。方案中包括禁止混業經營、借款額度上限等部分條款將對大部分網貸平臺造成致命打擊,為此平臺不得不進行整改、轉型。那麼,後監管時代的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p2p網貸平臺,該往何處走呢?行業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這次網貸監管方案出臺,除了第一天還有點動靜外,市場目前非常平靜,感覺有些奇怪,按照以前媒體也好,從業者也好,基本應該是一片鬧騰,提意見的提意見,抨擊的抨擊,鼓掌的鼓掌,所以感覺挺奇怪的,後來一想估計是塵埃落定,大家再提什麼估計也沒什麼意思了,所以都忙著整改的整改,轉型的轉型去了。
從這個執行辦法來看,我個人感覺很難說好和不好的問題,只能說有這個辦法比沒這個辦法要好,至少讓大家知道往什麼地方去,該怎麼做;能做就做,不能做,早點撤,所以是挺好的,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代價有點大。
因為我感覺,絕大部分的P2P也好,在線理財也好,其實挺難轉型的,估計大部分可能就慢慢消失了,而且消失的可能代價還挺高。金融是一場很難停下來的遊戲,上去就下不來的遊戲,很多事情,一開始可能就決定了結果,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感覺我們的監管執行意見,不管好還是不好,總歸是來的太晚了。很多代價是不必要的。
我今天談談自己對這個監管意見所帶來的一些行業可能的變化,提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權當是給從業者和投資者一些個人的看法吧。
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金融大潮正式退去
第一個看法,我個人感覺監管執行意見基本代表了過去四年多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金融大潮的正式退潮。我去年7月份就說過P2P行業失去投資價值,資本冬天明顯到來,然後就離開中國。
P2P行業失去價值是從兩個邏輯考慮的,第一個邏輯就是行業監管會下重手,原先生存的套利機會被打掉。促使監管從寬鬆鼓勵到嚴格監管的原因就是股災,股災的發生讓監管意識到,金融領域如果不加以約束,勢必衝擊金融體系,而且極大的擴大金融風險。
在沒有網際網路之前,很多金融風險都堆積在小范圍之內,即使發生危機,也不太會引起大規模的問題,但是通過網際網路,一個節點的風險,很容易擴散到很多地方,因為網際網路讓世界萬物互聯,風險也通過網際網路擴散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配資,配資本身是生存在江浙地區十多年的一個行業,很平穩的生存著,從來沒有對資本市場造成過大的危機,但是因為網際網路,全國一下湧現出上百家網際網路配資公司,把小范圍的風險一下擴散到更多的範圍裡去,牽涉到了更多的地區和人數,同時由於網際網路的規模化批量化,把本來十幾年也做不到的大規模,一下規模化,風險更是集中爆發。網際網路是雙刃劍的結論就可以看到了,他可以讓好的東西,更快效率的被得以應用,但是也可以讓不好的東西,也廣泛的傳播和使用。
我們很多專家看問題,都只看到好的,看不到不好的一面,無節制的鼓吹好的,故意對不好的視而不見,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只有好,沒有不好呢?不能清醒客觀的看待一個事物正反兩面的專家,本質都是偽專家。
在股災之後,監管重新審視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非常的明顯,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快速做大規模的網際網路金融,我一直說本質是監管套利,傳統金融機構能做的,他都能做;傳統金融機構不能做的,他也能做,正是利用這種套利行為使得規模無限制擴大,一旦監管下手,我感覺好日子就到頭了。
P2P行業失去價值的第二個邏輯,現實情況就是巨頭湧入,小公司的生存困境艱難,屌絲機會喪失。再加上原有的P2P商業模式一直無法有效解答風控命題,所以很容易在規模上行的時候,遇到風險概率提升,使得這個人行業越來越容易出現各種風險事件,此後e租寶為代表的一系列兌付危機的出現,加劇了行業惡化,最終都會迫使監管下手。最終行業集體性衰退就成為定局。
我記得很早以前,2012年寫過一篇文章叫《沒有未來的網際網路金融》,我感覺網際網路金融作為行業性機會是沒有存在可能的,最終只會有成功的個體,而不代表有成功的行業。現在幾家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也做的不錯,京東、螞蟻、微眾都還不錯,但是他們都是他們的不錯,都不代表你會有多少機會。
過去三四年,大概有不下200億人民幣投向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我個人感覺基本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跑出來的概率很低。
監管出臺後市場格局會如何?一地雞毛
我在一次行業交流會聽到一媒體人說,這個監管辦法網貸行業發展定了規矩,網貸會迎來大發展。我覺得這個結論其實是挺腦殘的,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用看太多的監管細則,光一條所謂的單個個人限額二十萬,多平臺一百萬,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行業的上限和邊界,未來的發展規模會極為有限。
目前網貸餘額七八千億,90%都是突破限額規定的。那麼也就是說,網貸管理辦法之後,行業規模能回到目前的這個水平線上,都會是個很大的問題,你還談發展,你拿什麼發展?媒體人,都是打嘴炮出身,讓他去做做投資,實際做做業務試試看,整個扯淡。我其實從來不聽比我沒錢的人談投資經驗,投資是比結果的,一個沒賺到的錢的投資人,扯什麼淡都是嘴炮。賺到錢的,扯什麼淡都值得聽。
P2P平臺轉型做消費金融,是藍海還是另外一個坑?
第一,轉型小額分散做消費金融?我感覺消費金融哪怕有機會,也只是小部分人的機會,絕大部分的企業是不可能完成轉型的。
事實上,小額分散意味著未來投入產出比會很難看,你做大筆業務一做一個億,業務收入百來萬,投入一兩個人;但是你去做小額分散試試,一筆五千、一萬,做到一個億規模至少幾百人,你讓很多做慣了大金額業務的平臺去做小額分散業務看,你以為演電影啊,昨天演包公,今天變李逵,開個發布會說,我們進軍小額分散的消費金融業務了,你就起得來了?真有那麼容易世界就好了。
很多現實的大平臺,給他哪怕更多的時間,也是無法構建這樣的能力的,所以他們最好的結果就是平穩退出,別的行業退出無非停了就停了,金融業務的退出,取決於資產質量,尤其大額業務,不是說退就能退的。這些機構會比較痛苦。
另外,哪怕真轉型消費金融了就一定沒問題麼?消費金融這個詞最近很火,在美國是房、車、信用卡,中國加個線下3C消費,線下3C消費金融的機會存在,核心是因為信用卡人群覆蓋有限,給一些貸款機構留了一定的空間。仔細看下,做房貸肯定超限額規定了,所以中國消費金融無非就是車、信用卡加個3C產品分期,問題是這三塊業務合在一起的規模能有多大?幾千億?一萬億?很多人都說整個行業是藍海,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分期消費的理念沒有起來。
消費的前提是個人未來收入增長,在個人收入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讓人透支未來,其實恰恰是犧牲未來。
很多人說中國儲蓄率很高,所以消費有機會,這個話是對的,但是消費不代表消費金融的機會,儲蓄率高,我為什麼要分期啊?分期是要利息的,我直接拿錢去消費就行了。在整體收益率明顯下降的年代裡,誰會借18%甚至更高的利息去消費,而讓自己的錢5%存在銀行裡?只有弱智才會這麼做。
所以現實的情況是,有錢的人直接消費,沒錢的人才會借錢,而沒錢的人未來賺錢越來越難,最終結果就是壞賬越來越多,消費金融其實最終就是個地雷,什麼時候崩的問題,我個人感覺兩年一定崩。如果更多的機構進來這個領域,只會把崩盤的時間提前。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就是把一個可以賺十年錢的行業,迅速資本化,規模化,然後壓縮到兩年榨干,隨後一起死。
2012年,我跟一幫人微博對罵,有個人跟我說,小微企業貸款會是藍海,民生銀行大舉進入這個行業,先發優勢很明顯,利潤率會大幅度提高。
整一個傻逼邏輯,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全球性難題,那個國家說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國家腦子壞了,小微企業融資本身就應該是難啊,不難真是奇怪了,另外,哪怕這個區域真是藍海好了,一旦擠入更多的銀行金融機構的時候,再藍的海,也紅給你看。
中國人不就是擅長做這個事情麼?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把本來賺錢的行業,做成誰都不賺錢。沒幾年轟轟烈烈一堆金融機構擠入小微企業,最後你們現在去看看民生的小微企業還活了都少家就知道了。整個一開始就注定是個坑的戰略選擇,至於社區金融就不去提了。
現在消費金融其實也一樣,太火了,是個人都跟你說做消費金融,正規金融機構也開始群湧而入,搞死了小微企業貸款,下面估計會搞死一幫中產,讓中產沒節制的去貸款,本身就是很危險的事情。
我現在每天都能接到要不要貸款,條件可優惠了,一家比一家優惠。估計都是快崩了的節奏。金融業是個顯性門檻很低的行業,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進入這個領域,我覺得,絕大部分的機構其實結果一定會死的很難看,但是他們死的很難看的這個過程,也會讓很多本來玩的還不錯的那些玩家弄的也很難看。
所以未來一年消費金融領域裡面,誰都不會過的特別好,進來一幫成事是鐵定成不了,但是壞事卻很容易的玩家,最終就是大家一起死。次貸危機過去沒幾年,他死的邏輯就是給好人放貸款,貸款放完了,給爛人放貸款,爛人放完了,怎麼辦,給更爛的人放貸款,然後一起死。歷史從來都是相似的。
消費金融的危機,其實最典型的是東亞各個地區的雙卡事件,光CAPITAL ONE一家銀行在這個區域內的壞賬就估計超過一百億美元。事實上做小額分散本身就是一個賭系統性風險的過程,因為金額較小,所以採取傳統的人力密集型運作方式,成本會很高,一般都會採取一些相對簡單的批量化操作方式,這裡有所謂的大數法則的影子邏輯在裡面,把規模做大,然後賭一個概率事件,期望通過收益能夠覆蓋違約概率。
很多人跟我談這個邏輯,我都認為壓根是扯淡邏輯,大數法則,其實很重要原因一定要想明白,概率什麼時候有效?
概率只有在獨立事件的時候才會有效,什麼意思啊,就是每個違約的事件都是相互獨立的,譬如你撞車了,不代表別人也會撞車,都是小概率事件,每年全國撞車的整體概率是差不多的,但是借款不是獨立事件,一個民工違約了,其實你會發現他身邊的人也很容易違約。為什麼?估計都是廠子發不出工資了,一個死,死一片,也可能是他們之間借錢了,這個人不還錢,又一片人不還錢,每個人之間不是獨立的,是相互關聯的,甚至也有可能整體性蕭條,導致全國民工都日子很難過,不獨立的事件就最終使得概率論在借貸領域使用是扯淡的事情,誰用誰死。
反倒經濟學裡另外一個定論在借貸領域會非常的有效,就是逆向選擇。很多規則的出現本意都是好的,但是結果都往往不好,很多規則吸引的都是規則本身最不歡迎的群體。
譬如我們借錢,都是希望借給那些有還錢能力也有還款意願的好人,但是你經常會發現來向你借錢的都不是這些人,都是那些沒有還錢能力也沒有還款意願的人。借貸是個非常典型的逆向選擇普遍的領域。
事實上,這個世界,真正你想借給他們錢的人,其實是不需要借錢的,往往他們自己很有錢,他們每天苦惱的是錢借給誰的問題,而絕大部分的沒錢人,才會想到借錢,他們苦惱的是去哪裡借錢。
消費領域裡面都是這樣的,有錢人不借錢消費,窮光蛋才想著借錢消費。婚姻領域也是如此的,每個女孩子都想嫁一個又高又帥又有錢的男人,但是問題是這樣的男人壓根不會來找你,早被人搞定了。三十多還不結婚的男人,基本上就意味著沒錢沒房沒本事或者性取向有問題的男人。
我以前投資過一個小額貸款公司,一次跑北京去上課,上課回來以後,滿嘴的普惠金融,我很納悶,問他為什麼?他說上課的專家們說,普惠金融可以降低業務風險,他說,別的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息都是18%,那我就12%,這樣好客戶就來我這裡貸款了,就把別人干死了。我沉默了一會就跟董事會說,可以把他開除了。
這個世界思考問題很單一的人是不適合做一把手的,只考慮到相愛,不考慮到相殺的人,思維邏輯都有問題。
事實上,他這個決定不但不會降低風險,反而極大的擴散風險,現實情況就是你會發現一堆聰明人,來到你這裡借錢,12%借走,然後18%甚至更高放出去。你承擔了更高的風險卻不能賺取更高的利潤,那麼必然抗風險能力下降。
其實也不需要特別聰明的人,只要正常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哪怕這個人曾經是個腳踏實地的企業家,一旦發現整個價格差之後,也會有這種想法,他每天晚上肯定會問自己,何必辛辛苦苦做事情呢。
企業毛利不到10%,我轉手做個利差就能賺6%,天下多好的生意啊。呵呵,最後結果呢?大家一起死。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2011年寫的《浙江經濟怎麼了》,浙江實體空心化的很大原因就是套利空間的存在,大量企業家利用實體企業套取銀行資金,然後去放高利貸或者做房地產,然後基本都死了。
這些都是典型的逆向選擇的結果,你設定了很美好的規則,結果來了一幫整天鑽規則漏洞的人。在利益面前,人會變得超越任何時候的智商。
現實的世界很殘酷也真很有意思,很多人跟我展示他們極為苛刻風控要求,怎麼牛逼,怎麼嚴格。我到最後都會問一句,這麼嚴格的要求,這麼高的利息都會要的客戶那質量得多低?只能說明人家一開始借錢就沒有想過還錢。前段時間的裸照風波,人家裸照都敢給你的客戶,哪裡還有想過還錢的事情?現實也是,一千塊都要借的人得多窮啊,估計連朋友可能都沒有的客戶了。
消費金融的機會在哪裡?能有效降低獲客成本或風控成本的平臺
我個人感覺消費金融,因為是小額借貸,小額意味著成本高,獲客成本高,同時風控成本也高,凡是能在這兩個成本端獲得優勢的企業才有可能真正有機會脫穎而出。所以,國外消費金融一般都廠商發起,為什麼?場景最容易,貼近客戶最近,獲客相對容易,而且還有本身的利潤支持,所以消費金融最容易起來。
所以,從現實情況來看,切入小額資產端的公司會很少,絕大部分公司是不可能轉型的,也沒有多少機會可以轉型,整個管理辦法一旦執行下去,絕大部分都會被幹掉,所以我說了,這個文件還是殺傷力非常大的,千萬別太樂觀。
轉型做在線理財公司,會不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難!
所謂的理財類公司分線下線上,線下理財公司,就不說了,我從來沒有看好過,成規模的連鎖式的基本都是騙子,我寫過好多篇,過幾天還有一篇財富管理的文章,將還會更加詳細闡述理財的邏輯。
核心就是一點,風險是個性化的,跟人的預期和承受能力相匹配,而個性化的東西是無法規模化的,要讓無法規模化的東西快速起規模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兜底,你去承擔信用風險,從而把他變成標準化的產品,但是世界上是沒有人可以承擔信用風險的,神仙也兜不住。最終就是淪落為騙子公司,所以任何信誓旦旦跟你說,保本保收益的人,你都可以把他當騙子。
那麼之前的線上理財公司怎麼看呢?我認為線上理財有一些合理的邏輯,的確網際網路改造了一些風險定價的問題,但是短期來看,我個人感覺這次監管意見的出臺,基本意味著全面嚴格監管思路的確立,這種思路下,就是寧願犧牲短時間的效率,也不太會鬆動口子,最樂觀的其實是先緊後松,先收後放,所以短時間內,理財類公司也會面臨極為嚴格的監管的現實可能。很多合理邏輯下,都可能不太能被支持,全面嚴格監管,會在很多地方體現出來。這個在當下或許是對的,在相對不明朗的情況下,監管從嚴是合理推測。
那麼從這個思路出發,P2P轉型成理財類公司的可能性也變得很困難,很多機構說自己不是P2P,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你可以不是P2P,但是你必須告訴我你是誰,按照監管邏輯,凡是從事金融相關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必須備案管理,也就是你必須去備案,然後告訴別人你是誰,最後還是要找到你媽來管你,政策不太會允許野孩子出現了。所以政策真空地帶的可能性很小。
現在如果你說,你是理財類公司,那其實很簡單,理財公司的資產無非就是對接非標資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理財,其實還真沒什麼好對接了,那麼很簡單,你對接的每個產品都必須接受監管,公募、私募都有明確嚴格的銷售管理辦法,銀行理財更是嚴格,以前很多機構對接的是非標資產,一直採用的是個人債權轉讓的形式操作的P2P資產,現在監管從源頭上下功夫,對P2P進行了嚴格的限定,單筆資產不得超過20萬,而且還不能打包的形式去接受轉讓,那麼大的流量類理財公司短期內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前面闡述過了P2P的資產會在一年內消失大概在8成左右的規模,那麼流量平台面臨無資產可接的尷尬境地,過去所積累起來的大量用戶就會喪失,如何保證持續有資產可接入會是很麻煩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長期來看,都被限制在一定額度之內,理財類公司轉型就是必然的情況。
那怎麼轉呢?肯定是轉成一攬子的財富管理公司,但是這個問題就很尷尬了,目前銀監會規定了P2P不准兼營各類業務,因為混業監管,導致財富管理公司的監管細則還不是很明確。
但是總體個人來看,限制於地方金融管理水平,基本上是套用P2P的管理辦法的,所以肯定把理財類公司也套用成相應的監管辦法,因為這樣最省事也最不容易出問題,所以這個轉型就成了偽命題,於是你轉型成財富管理公司,如果接了P2P資產,那麼就不讓你接公募基金等產品,如果你接了公募基金產品,那麼OK,就不能接P2P資產,雖然這個有點操蛋,但是實際上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本來其實從財富管理角度來看,人的財富管理一定是全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放銀行,一部分放股市,一部分買基金,一部分換美元,還有一些消費的錢,或者買銀行理財或者買P2P,所以,單獨的要求割裂這種理財行為,從體驗角度來看,的確不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監管短期來看,還不太可能顧及這方面的問題,應該也是如同P2P一樣一刀切,到時候,可能就是前面說的,幾類資產的業務不允許重疊,那麼我們再來看,財富管理的網際網路金融化這條路就非常難走了。
財富管理接入P2P資產,這個不用說了,絕對大面積的衰退,那麼接入公募基金的模式會如何呢?
其實這個案例就不用說了,按照目前證監會的監管要求,公募基金銷售必須持有公募基金代銷牌照才可以,目前全國也就不到120張牌照,而按照這個代銷牌照的一系列要求來看,基本上每年固定成本至少在數百萬級別,所以市場上基本上這種模式都是不賺錢的模式。
東方財富網當年依賴基金代銷這個概念,股價上賺了很多,但是實際利潤是很低的,但是即使如此,也就是東方財富網盈利而已,後來數米網並給了阿里,然後才實現盈利,除了這兩家,基本上都是不賺錢的。
所有如果不是大公司,且是大的流量公司,做公募基金代銷基本上就是扯淡玩,不可能盈利的事情,目前一種模式是大量的有牌照公司把通道開放給大量的沒有牌照的公司,然後接入流量,這種玩法不知道證監會怎麼看,估計從嚴格監管四個字來看,基本上是幹掉的命。那帶來的結果就是沒有牌照的公司就做不了基金代銷業務,而基金代銷業務又不賺錢,那怎麼玩呢?
然後私募基金代銷的模式又出來了,但是說實話,私募基金代銷的模式跟網際網路關係並不大。為什麼?因為門檻很高,大額交易在線化的現實難度是很大的,一方面是支付體系的不支持,另外一方面在線購買的現實難度的確也很大,很少有人在線就隨隨便便購買幾百萬的私募產品,這種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收益也並不高,這個問題可以看我很多年前寫的關於財富管理公司文章,我覺得大額交易的網際網路化,至少在看得到的三五年內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市面上最典型的財富管理公司類公司諾亞、鉅派、好買、眾祿都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表現很一般,而剛拿到C輪融資的金斧子,其實也開始不斷往線下的趨勢,已經很難用網際網路公司來闡述了,同樣在深圳的高搜易旗下的掌富寶也差不多邏輯。
當然,我的邏輯不是說不網際網路化就沒有價值。財富管理公司本身在中國而言隨著資產收益越來越低,大量資金無處可去,違約不斷爆發,我感覺趨勢性機會應該出現了,無論線下,還是線上,如果給予一定的時間慢慢走,我感覺是有機會的。
關於財富管理的機會的文章,還是參考我之後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寫了三個多月了,應該快好了。這裡就不多扯淡了,核心就是一點,流量公司如果轉型到理財類,所面臨的監管問題,很可能只會更加嚴格,而不是更加寬鬆,至少值錢的所謂活期的各種寶寶模式可能都不一定能夠能玩的下去,但是更可怕的我個人感覺還是資產萎縮帶來流量的風險壓力陡增,這個問題可以單獨開一個章節去談了。
轉型資產交易中心?成本太高,一般人玩不起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感覺這個碰到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能申請資產交易中心需要很強的行政資源。
估計全國不會超過一百家,那麼大面積的P2P公司坍塌就是鐵定的事情,很多人說,我不申請交易中心,我直接去跟他們合作,我個人感覺事實上,P2P和資產交易中心合作的問題在於P2P沒有價值,都是淪落為交易中心的渠道而已,兩頭客戶都被交易中心給獲取,P2P到最後一定是被邊緣化的命,從而喪失價值。
第二個問題在於資產交易中心的管理辦法最終也是會出的,各省金融辦,面臨的監管壓力其實也很大,監管限制也不會比P2P監管會寬鬆很多。
最終的角度來看,你費力去申請了,可能到最後,也會面臨現實的問題,很多人申請交易中心核心需求是擴展額度,但是這個問題都沒有明顯答案可以回答,我個人感覺即使轉了意義也不是很大,因為總歸是稀缺性的。
怎麼評價新政第四十二條留給金融控股等公司的一些豁免權?
我個人感覺幾個可能,第一這些公司的監管本身就已經納入了監管範疇之內,所以針對這些公司給予豁免並非是真的豁免而是不重複監管的意圖,把他們納入原有的監管體系之中去,其實從實質來看有兩個並不太好的可能的。
首先,原有的這些公司的監管,比現在監管可能更嚴格,譬如小額貸款公司本身就有額度限制,包括註冊資本的限制,原先很多小貸公司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走P2P來擴大規模,現在明確不被允許了,所以以後要擴充規模可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正規金融機構體系來證券化。擔保公司一直規定就是八倍,個別地區是四倍,顯然擴大規模並不現實,所以很大程度上,通過拿牌照的方式,本質已經跟P2P無關了,無論從估值體系角度看還是從金融監管上來看,都已經屬於金融體系疇內。
而且全國從現實角度來看,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牌照都已經被壓縮在一定幅度之內,批量規模化申請的現實可能性也很有限,像網際網路金融小貸這種牌照實質最後也就不會超過幾十家,且拿了以後未必會有多少意義。小貸公司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未來可以參與資產證券化,而不是規避P2P監管方案,事實上也規避不了。
從政策意圖上理解本次監管,核心其實就是限制不受監管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規模,那麼也就是說,你無論通過什麼文字遊戲變形記的方式規避了本次監管,但是總會面對新的監管辦法,市場補漏洞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不能遵循真正意義上的小額分散的訴求,我感覺都很難被政策支持。
唯一想突破的辦法,就是你去申請金融牌照,成為受監管的一員,那就可以突破了,靠擦邊球的可能性很低。
如何看待多平臺貸款的事情,數據怎麼辦?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國銀行業很早就已經把銀行間貸款客戶數據打通了,每個貸款客戶都要辦理貸款卡,進行貸款數據錄入,P2P監管過了整改期,強制要求統一接入上海資信,立馬數據都有了,甚至都可以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都規範了,那就一起玩唄,這個簡單。
P2P監管意見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了P2P一個小額分散的合法化渠道,以前除了正規金融機構,都是無法在市場中陽光化的借貸的,現在在一定額度以內陽光化了,你操作業務就不用擔心法律問題了,所以我倒是覺得一批真正立足普惠金融的金融家們,到了該踐行你們理想的時候了,何必想著去突破呢?
辦法執行後市場會很可怕麼?
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江湖總有一天會落寞,隨著前面所論述的監管方案一旦被嚴格執行下去,到底幾家公司能完成合規轉型,或者全身而退,這個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問題了,大時代來臨,你會發現個人很多時候在歷史上都只是演變成一個數字罷了,但是具體到個體上來說會有很多的悲歡離合的事件發生,都是具體而生動的。
我很多年前說,金融創業跟其他創業最大的區別其實是非生即死的問題,而其他行業無非是成敗問題,主要原因是金融帶有很強的槓桿特徵在裡面,金融本質是擴槓桿,你拿著別人的錢去玩,一旦出現風險的時候,你就必須對很多人的錢負責,這些人期望你能實現收益,而不是讓你告訴他們虧錢了。
現在P2P被嚴格限制在小額以後,很多平臺要轉型,需要時間,要退出就必須把別人的錢都給還了,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借出去的錢,沒有很長的時間是很難抽出來的,浙江大面積的連鎖式的企業危機,說到底本質其實是銀行抽貸引發的,當然並不是說,銀行不抽貸就不會發生危機,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一旦有資金撤離企業,企業基本上是很難維持的,沒有一個企業能在突然抽走一筆現金後還很好的維持。
許多企業一旦借貸了,就至少三五年離不開這個錢的,個人也一樣,因為他們不可能很快賺了一筆錢把這筆錢給還了,許多人和企業都是借了短期的資金,使用在長期用途上,他們借錢的時候壓根沒想過明年就不能再借了。現在告訴他們不可以了,那很現實的選擇是兩個,找地方借來還這邊,要麼就乾脆不還了,因為還也死,不還還有可能拖著等著活下去。
這個其實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其實是從總體借貸來看,我相信大概市場從明天開始停止,然後開始清算的話,有很多實際借貸企業的壞賬已經累計到非常可怕的數字了。
企業其實已經出現風險,而P2P公司並未計入壞賬,只是維持著,甚至利息都已經停止支付,銀行有嚴格的五級分類制度,而P2P公司並沒有,目前銀行壞賬在2-3%左右,個別的確在6-8%左右,銀行尚且如此,P2P公司要少於這個數字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沒有暴露出來呢?
因為統計方式和口徑是不一樣的,一旦監管要求業務不能持續運轉,這個數字就會暴露出來,個人感覺會很高,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很多公司到了清算的時候,資金缺口會很高,到時候引發的問題是什麼呢?還是大量的投資人承擔損失,這個問題就像是年初上海出現的一系列理財公司兌付危機一樣的結果,區域性的群體高發事件會出現。
這次監管意見出來以後,我看到很多媒體人士在高呼各種規範發展的論調,我基本上都當傻逼處理,你不去分析,不去研究,不去看微觀層面的實踐,想當然的認為這個,認為那個,其實本質都是不負責任的,我說過過去網際網路金融起起伏伏,專家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每天動動嘴皮子,談談普惠金融,然後說政府鼓勵,政策支持,忽悠了一幫年輕人打雞血一樣的上去,結果我想大部分的人日子可能會很悲催。年輕人的優點在於敢拚敢闖,缺點就是太容易被忽悠,可憐了很多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