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高考」,你知多少?(圖)

作者:趙偉  2016-10-09 0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國古代的「高考」——科舉,在某些方面和現在的高考很有異曲同工之處。

古代「高考」也重「素質教育」

現在高考,「高分低能」現象不斷引起社會的關注,這實際上涉及考生的「素質教育」問題。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樣重視這一點。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舉人到京城會考,金榜題名後緊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其實,真實情況並非這樣,古人在會試取中貢生後,還要面臨另外一場考試──殿試,然後才能決出「名次」。

殿試由皇帝在皇宮大殿親自主持。皇帝除了現場點題讓貢生們作文比試外,還要通過問話、觀察等方式對他們進行考察,最後綜合他們的情況,才能定出狀元、探花、榜眼等一應名次。

殿試的好處是,通過直面觀察,對「考生」平時接受「素質教育」的情況進行瞭解,以盡量做到全面正確地評估其才能。這說明,古人對「考生」「素質教育」的重視不亞於今人。

我國古代如何「高考」

古代社會的科舉考試,源於隋代,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先說說怎樣獲得「高考」入場券。最高級的考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要想獲得這一資格,必須闖過六關:首先參加童子試、府試和院試三關,獲得「秀才」頭銜;然後通過省學政巡迴舉行的歲考,闖過第四關,保住「秀才」的頭銜;這樣才有資格參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鄉試,連考三場中了「舉人」,才過了第五關,取得了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一般在鄉試後的下一年春天舉行,也要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主持,在京城進行,也要考三場,考中了得到「貢士」的頭銜,才最終取得了「高考」的入場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獨木橋」比現在要難得多。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書經》《禮記》《左傳》,共四十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註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的科目

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古代「高考」怎樣防止作弊

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硃筆濾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但是,制度再嚴格,舞弊醜聞時有發生。

古代「高考」的名次

「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古代「高考」狀元知多少

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西元622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的劉春霖,前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為歷代王朝選拔了五百多人。科舉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三年(西元1853年)的傅善祥。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