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大外,資本賬戶的開放也帶來不可逆的風險。(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0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後第五種「入籃」貨幣。這也倒逼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加速,不過除了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大外,資本賬戶的開放也帶來不可逆的風險。
人民幣正式「入籃」 被指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在1969年創立,每一單位被定為0.888671克純金的價格,即等值於當時1美元。1976年,各國開始採用浮動匯率,SDR與黃金脫鉤,演變成為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簡單地說就是能進入SDR貨幣籃子的貨幣,都是國際社會接受並且願意使用的幣種,就如同黃金一樣,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紙黃金」。
IMF總裁拉加德9月30日宣布,納入人民幣的全新SDR貨幣籃子10月1日生效。拉加德說,人民幣「入籃」這對中國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現在,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起構成SDR貨幣籃子。
IMF當天還公布了新SDR貨幣籃子中各種貨幣的貨幣數量。貨幣數量由IMF根據五種貨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以及各自匯率等計算出來,人民幣權重為10.92%。貨幣數量在五年內維持不變。貨幣數量指SDR貨幣籃子中每種貨幣的單位數量,直接影響SDR每日估值的計算。
曾擔任IMF亞太部中國處處長的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認為,人民幣加入SDR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他表示,人民幣在成為重要儲備貨幣之前還需要進行大量改革,重要的是中國是否會開放資本市場,匯率能否由市場定價,最重要的在於有沒有好的人民幣定價的資產提供給海外投資者。
人民幣急於獲得國際地位 納入SDR過程並不容易
因為多種因素疊加,近年來中國的GDP增長率不斷下降。人民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資金大量流出使人民幣的國際聲望降低。而中共政府支撐國企及干預經濟的行為,也拖累了中國在國際市場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共政府提出人民幣國際化,寄希望於人民幣加入SDR獲得國際聲望和地位。
人民幣「入籃」成為國際貨幣,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加入SDR的貨幣要求發行國貨物和服務出口必須位居世界前列(總額佔1%)。貨幣必須在國際貿易支付中被普遍使用、在外匯交易中廣泛使用,即滿足「可自由使用」兩個主要標準。在2010年的評估中,IMF就曾以人民幣沒能滿足「可自由使用」的要求,拒絕人民幣「入籃」。
2015年,中國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首次發布人民幣匯率指數,引導市場逐漸把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的有效匯率作為人民幣匯率水平的主要參照系。
另外在2015年9至10月,中國央行先後向境外中央銀行類機構開放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同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成功上線運行,為中國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2015年10月23日,中國央行宣布放開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正是這樣一系列舉措,讓人民幣最終得以「入籃」。
機遇風險並存 倒逼金融改革 資本開放不可逆
人民幣納入SDR將有利於更多的國家、更多的貿易使用人民幣,或將有利於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儲備貨幣。人民幣出現新機遇的同時,但是風險也不可忽視。有分析人士認為,入籃並非只有利好,對於人民幣而言,入籃意味著人民幣將不得不更加開放,人民幣從此與世界接軌更密切,跨境流動愈加頻繁,相對應的風險也更大。
人民幣要想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還需要中國進一步推動經濟和金融改革,增強匯率靈活性,放鬆金融市場管制和開放資本賬戶。這就倒逼中共政府加快金融改革進程。
但是中共政府聲稱的金融改革,曾照搬、模仿過許多國家政府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在最終的實施過程中,所有的東西幾乎都走了樣,這也是業界和專家最擔心的地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