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軍公教上街抗議 臺灣沒希望了嗎?(圖)

 2016-09-10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臺灣軍公教因年金改革利益受損上街遊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10日訊】上週末,國內各大媒體各大門戶網站大篇幅圖文並茂報導了臺灣軍公教上街抗議新政府的消息,並且由此得出了這樣的政府不會有希望的結論。

所謂軍公教,是軍人、公務員、教師三者的合稱,是一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靠納稅人供養的群體,按說這樣的群體也是一個社會最穩定最容易管控的群體,換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容忍這個群體輕易上街,而臺灣新政府卻放任軍公教上街抗議,的確是不可思議。

一個允許軍公教上街表達不同聲音的政府、一個能夠包容忍耐軍公教惡意謾罵的政府,我們有什麼理由質疑沒有希望呢?

蔡英文上任後,敢動軍公教的乳酪,讓國民黨抓住了機會,鼓動軍公教團體發起一場反污名化運動,算是國民黨對民進黨清算黨產的一場報復。誰都知道,軍公教是國民黨的主要票倉,也是臺灣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群體所領取的退休金明顯高過其他階層很多倍,這是一種極不公平的制度安排,相當於我們所熟悉的退休養老「雙軌制」,因而草根出身的民進黨發誓要改革這種不公平的退休制度。

實際上,國民黨一直厚待軍公教團體,臺灣還有個18趴的不公平待遇,即軍公教存款,利息竟然高達18%。有媒體算了一筆賬:退休軍公教人員18%的優惠存款一年要花掉政府801億元,年終慰問金政府每年要開支202億元,加上公股銀行退休員工13%的優惠存款一年約39億元,合計需要財政支出1042億元,這筆支出超過臺灣18個縣市的年度預算。

就個人而言,以勞工與公務員都工作30年、退休時薪水均為53340元計算,勞工退休後只能月領2.5萬元左右,而公務員因享有18%的優存利息,每月可以領到6萬元,另外還有一筆一次領取的124萬元公保養老金,由此不難看出勞工與公務員退休所得天壤之別的差異。

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郭明政稱,臺灣軍公教退休金的所得之高、退休年齡之低,舉世少有。一名50多歲退休的公務員或中小學教師,可領到的給付高達兩三千萬元,目前退休軍公教超過50萬人,每年政府支出超過3000億元,今後還會急劇上升,「如此沈重負擔,不只是退撫制度的破產問題,甚至將導致財政破產」。

退休軍公教人員福利優厚,已成為臺灣財政的沈重負擔。這些國民黨遺留下來的不公平制度,如今都要由民進黨政府來面對,對軍公教這個利益集團而言,他們顯然很不滿很憤怒!但如果持續讓軍公教享有這種特權,臺灣上千萬民眾更不滿更憤怒!

蔡英文上任後明確提出通過削減軍公教福利的法案,將社會收入分配向年輕人和底層工農傾斜。這就直接導致臺灣軍公教上街遊行抗議,國民黨更是成為這場遊行的主力,只是國內媒體故意忽略和迴避了軍公教上街抗議的真正原因。

國民黨此前的敗選也值得海峽兩岸深刻反省。表面上看,國民黨施政無力民怨沸騰,被在野的民進黨打敗,而實際上,並非如此簡單,國民黨敗選,是敗給了年輕一代,臺灣年輕人對權貴階層利益集團的怨懣,促使一大批參加並支持「太陽花運動」的「首投族」把選票投給了民進黨。

這些年來,臺灣人對「無感經濟」(感受不到經濟發展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提高)深惡痛絕,臺灣人最不滿經濟發展成果長期及過多地向財團富豪和利益集團傾斜,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底層民眾所得太少,因而強烈要求社會公平正義、要求「有感經濟」,讓民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蔡英文並沒有被軍公教上街抗議所嚇倒,她公開回應稱:「我也理解,在改革的過程裡,難免有些衝擊。比如軍公教,為國家社會努力一輩子,卻在改革的過程中,經常得承受一些批評,這樣的委屈跟壓力,我能夠理解。但是我要再一次強調,年金改革的目標,從來不是針對任何特定職業跟個人。年金的問題,無論是財務、或者是職業別的差距,都是長期累積的歷史包袱,不是哪一個職業的原罪。年金改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保障我們每一個人的下一代、保障世世代代臺灣人都能夠擁有安定的退休生活。我們這一代人的犧牲,是為了讓下一代更好。如果我們不改革,我們就對不起下一代」。

這樣的政府,才是真正執政為民的政府,才是真正有希望有未來的政府!蔡英文在臺灣推動的這項改革,勢必會遭遇利益集團的阻撓和攻擊,但憑心而論,這樣的改革海峽兩岸絕大多數民眾都深受鼓舞也深得人心,如果臺灣的改革取得突破,就該輪到我們對「雙軌制」說「拜拜」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