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奧運中國不行(圖)
就承認了吧,這屆奧運中國不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8月19日訊】奧運賽程過半,中國創5屆奧運最差戰績。在「這屆網民真行」的輿論氛圍下,這個消息被有意無視了。
不僅目前總金牌數不及過往幾屆,賽前被寄予厚望的優勢項目,幾乎全部折戟。
中國體操隊0金0銀2銅,幾乎全軍覆沒,創32年奧運史最差戰績;射擊隊1金2銀4銅,創漢城奧運會以來最差戰績;游泳隊從倫敦奧運的5金到此番奧運的1金,還被爆出興奮劑嫌疑;正在進行中的羽毛球比賽,最有奪金實力的女雙混雙均無緣決賽。
如果說一次失誤可以用發揮失常來解釋,兩次三次乃至整個隊伍的失利,難道還只是偶然現象?體操、舉重、游泳等優勢項目成績如此不符合預期,難道是裁判專業黑中國的結果?背後到底是隊伍青黃不接,還是因為賽制變化導致優勢不再,抑或所有項目實力都在下降?無論如何,靠幾個花邊新聞,顯然撐不起來今年的中國奧運賽場。
有人說奧運金牌不再重要,不應該斤斤計較於成績得失,你看國民都已走出「金牌崇拜」,何必還要斤斤計較?這話說的倒是十分輕鬆,但說這話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意識到每一塊金牌背後全體納稅人的付出。
中國體育是舉國體制,依靠財政供養,2016年體育總局的預算支出是32億余元,而該年度的三公經費是2.94億元。其中體育競賽和體育競賽的支出分別為2.8億元和9.3億元,合計超過12億元。一屆賽事,四年下來,僅訓練和競賽支出就達到50億元。
如果真認為奧運成績不再重要,那麼維持這一面子的體育體制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存在?為此所做出的巨額預算投入是否還要持續?
當然,你可以認為中國有這樣的財政實力,也可以認為這樣的花銷相當值得。但體育之於體育,顯然不是為了某一賽事,最終還是為了促進公共體育事業。可惜,這筆錢中用於公共體育事業的有多少?你所在城市的免費場館、免費設施增加了多少?
反觀國外,體育競技雖然也不乏國家投入,但體育產業的公益支出和商業化運作才是主導。冷門項目依靠財政投入,而熱門項目完全可以靠社會捐助、商業贊助自行解決,而政府財政則更多聚焦於共用體育事業。
這種政府與民間結合的模式,既能讓納稅人擺脫沈重負擔,也能讓運動員擺脫自己身上的國家榮譽重負。靠國家豢養,運動員的一言一行、所有成績都代表國家,所以動輒得咎,取得成績不得不首先感謝國家,成績不佳不得不向國家道歉,在役時被榨干所有價值,退役之後甚至無以為生;而不依靠體制的運動員,則完全可以把成績當成自己的榮譽,而所謂的國家榮譽,只是國家從個人身上沾光。
其實,李娜的單飛、廣州恆大的崛起,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探索。
所以,千萬不要故作天真,以為這屆奧運真成了體育競技本身,以為賽場真成了運動員的娛樂舞臺。
這屆奧運,所謂的心態變化,更像是自欺欺人。既然改變不了體育的舉國體制,既然無法影響財政資金的使用,既然無法對全民健身產生實質影響,那還不如將體育的所有負面都過濾掉,以娛樂化來維持著表面上的輕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