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則畫像。(網路圖片)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嬴姓,名則,一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諸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於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昭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之公元前260年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前256年,昭王滅東周。前251年,昭王死,年七十五。昭王在位時間長久,任用包括魏冉、範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使秦國奠定了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早年經歷
嬴則,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異母弟弟,母親是楚國人,羋姓,號宣太后。早年在燕國做人質。
登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力士孟說在東周的太廟比舉龍文赤鼎,不幸脛骨被砸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
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趙武靈王用計,由代郡的宰相趙固將他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與武王同父異母的他,継承秦國君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時昭王年少,宣太后聽政,以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
同年,秦將甘茂攻韓宜陽,五月而不下,昭王悉起兵佐甘茂;又涉河取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筑城。次年,秦武王弟庶長壯與諸公子作亂,魏冉發兵平叛。此後,魏冉與宣太后專國政。前304年,昭王依秦制舉行加冕典禮,親掌朝政,仍執行結楚抗齊之策略。前302年,秦楚聯盟破裂,齊秦結好,昭王不斷出師攻楚。次年,秦蜀郡守反,昭王使司馬錯入蜀平亂。後來昭王派李冰為蜀郡守,在蜀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前300年,昭王使華陽君(宣太后同父弟)伐楚,取襄城(今河南襄城)。次年五月,秦師攻楚,取8城,昭王以約楚懷王會盟於武關,劫楚懷王至城陽,要求割地。懷王不答應,竟終老秦國。此後,昭王發兵擊楚,敗楚軍。取析(今河南西峽)等16城。後數十年,昭王時而聯楚攻齊,時而聯齊伐楚,並向魏、韓進攻,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並連續從韓、魏奪得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垣(今山西垣曲東南)、宛(今河南南陽)、軹(今河南濟源東南)等地。
前288年,昭王自稱西帝,尊齊王為東帝。齊王聽從謀士之策,自去帝號,並約諸侯合縱攻秦。昭王被迫也取消帝號。次年,韓、趙、魏、燕、齊五國聯軍攻秦,無功而還。前284年,在秦的操縱與參與下,韓、趙、魏、燕,秦五國伐齊,攻入齊都臨淄。後齊雖復國,卻無力與秦抗衡。前279年,昭王在屢敗趙師之後與趙結盟於澠池,而後大舉攻楚。次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郢都(今湖北江陵)。楚遷都於陳。同年,昭王初置黔中郡。前271年,昭王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次年,昭王在滅義渠後,置北地郡。至此,秦有上郡、隴西、北地,並筑長城以拒戎狄。昭王所筑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之西南,北經皋蘭。東越隴山,入今陝西之富縣境,北經延安、綏德,東達於黃河西岸而止。昭王滅義渠之後,聽從了範雎建議免掉魏冉相位,加強了中央集權。昭王在敗楚之後,軍事上指向當時最強大的趙國。
前260年,秦軍於長平之戰大破趙軍,坑殺趙降卒40萬,因趙猶有餘力,故秦軍圍邯鄲,大敗而歸。前256年,昭王出兵滅東周。昭王在位56年間,平蜀伐楚,擊韓、趙、魏。他用範雎「遠交近攻」之策,對關東六國步步進逼、蠶食。這期間,他又滅義渠,修筑長城,擴修咸陽,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去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時年七十五歲。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