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價下跌與中國的經濟反應(圖)
【看中國2016年06月09日訊】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資料顯示,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效率低下的生產企業和老舊油田已被關停。此外,中國對於削減重工業以及向消費型經濟轉型的決策,也助推了原油總需求的下滑趨勢。
原油需求的下行趨勢甚至引發市場猜測,有分析指,印度在原油需求上或將超越中國。現在,印度的原油需求日增長約30萬桶,年均增速達8%,而中國平均年增速則為6.9%。
中國原油需求的萎縮其實在2015年油價暴跌之前就有跡可循。中國經濟增速全面放緩,國內眾多製造企業紛紛倒閉,倖存企業也在過剩產能和低下效率中苦苦掙扎尋求生機。在這個轉折時期,中短期最佳的對策就是適度減少對原油產品的需求。
原油價格和需求降低的另一個反應體現在中國的股市——尤其是能源股市場。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第一季度,國內能源類股票價歷經了幾輪劇烈波動,歐洲和北美股市也被負面情緒所籠罩,全球市場都感受到切膚之痛。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講,原油這一關鍵商品的總需求回落顯而易見,這意味這可能會引發以下幾種典型反應。
匯率會經歷大起大落。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已然受影響,匯率持續波動,想穩定這種波動只有靠政府實行寬鬆貨幣政策。
給主要貿易夥伴帶來經濟壓力,商品和服務出口需求受挫。這一反應已經兌現。美國和歐洲經濟剛剛從蕭條中復甦,勢頭雖談不上強勁,但較經濟危機前的狀態已經好轉不少。
股價大幅下跌。以躋身標普/香港交易所大型股指數成分股的中石化為例,其股價從6.8港元跌至4.2港元。該反應也已發生。
房貸和商貸的收緊。該項反應目前表現不是非常典型,這與政府現正實行貨幣寬鬆政策鼓勵投資有關。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低利率貸款對經濟的支撐能延續多久?
利率和稅率的大起大落——事實上,對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已有廣泛報導。2015年,中國央行數次調低基準利率,10月,基準利率從之前6%的均值下調至14.3%的新低。
上述多種經濟反應的出現不能簡單歸結於原油需求的萎縮,但由於原油與經濟發展的高度關聯,人們確實能從中探究中國的主要趨勢。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等關鍵宏觀指標被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而兩者都和原油需求息息相關。原油需求對整體經濟,尤其是對於依賴重工業的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至於「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家及工業部門石油產品收益下降」孰先孰後,這就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兩者哪個是症狀,哪個又是病因?
自2007至2014年,油價高企使中國國企的收入持續錄得驚人的增長。舉例來講,中石油的營收在2007年為780億美金,2014年已高達3,052億歐元,但在2015年即驟降至2,444億歐元。
表面上,似乎世界油價下跌、石油產品導致的國家收入減少,以及隨之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巧合般地在同一時間發生。但這也許難以解釋為中國經濟下行的全部原因。油價下跌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必將引發一系列經濟反應,其強烈程度足以引起投資者的重視和密切關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