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順的江蘇人為何憤怒(圖)


大批家長聚集在江蘇省教育廳及省人民政府門前抗議

【看中國2016年06月07日訊】新聞事件回顧:五月初,中國教育部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為名,出臺了一個「跨省生源計畫調整」,其中將江蘇高考錄取指標中的3萬8千個名額劃給了西部省份,引發全省考生家長的不滿,萬名家長參與抗議,要求真正的「教育公平」。

江蘇,中華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老的華夏文明孕育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吳楚子弟,誕生出一代代文化、藝術、教育領域的傑出大家。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江蘇取中的狀元、進士高居全國第一位,甚至佔據近一半。

減招引發的抗議

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是江蘇人的傳統。江蘇人骨子裡對讀書有著近乎於狂熱的執著,即使是在知識份子被打成「臭老九」的年代,滿腹經綸的老先生,私下也是極受人尊敬的。

現在,一般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是決定孩子今後命運的唯一砝碼,也是老少三代的希望。

3萬8千個錄取名額被調出的消息,在距離高考只有20多天的時候公布,猶如一枚重磅炸彈,炸懵了江蘇人。這意味著將有3萬8千人失去上更好學校的機會,或與大學失之交臂。

溫順的江蘇人,終於憤怒了。

5月14日,大批家長聚集在江蘇省教育廳及省人民政府門前抗議,要求還江蘇考生「教育公平」,遭到特警鎮壓,多位家長被群毆、抓捕。

面對來自國家機器的暴力行為,一位家長在詩中寫道:「孩子,你可知道,當我四腳朝天地被人抬著,當我衣不遮體地露在外人面前,我憤怒、我羞愧,我沒了家長、長輩的威風,沒了知識份子的尊嚴,我如同枯黃的葉子,如此輕、如此輕賤地飄落⋯⋯」

箇中的悲憤與無奈,令無數人濕了眼眶。

最終,在武力維穩、網路刪帖、單位排查種種手段壓制下事態被平息了,但江蘇人的憤怒就此平息了嗎?

江蘇人為什麼憤怒

此次引發民眾抗議的重心,其實並不在減招本身。公眾質疑教育部計畫不但違反「教育公平」原則,也有違程序公正。

教育部稱,江蘇湖北等省教育資源豐富,升學壓力較小,升學率高,需調出招生名額支援西部,促進區域「教育公平」。

江蘇雖是教育大省,若論教育資源,與京津滬不可相比。江蘇高考素有「地獄模式」之稱,考題之難、錄取分數線之高,令其它地區望其項背。一本錄取率只有9.9%,排在全國的倒數第十位,升學壓力可想而知。

錄取率排名幾乎墊底的江蘇,這次被調出3萬8千個名額。而高校最集中,一本錄取率排名第一、二位,分別為24.42%和24.02%的北京、天津,卻沒有調出一個名額。排名第三的上海,也只調出5000個名額。

家長們認為,依據這一理由的調整計畫是在公然侵犯江蘇考生的升學權。江蘇教育廳官員高調回覆家長的質疑時說:今年江蘇考生人數減少了3萬,作為教育發達省份,理應支持和服從國家政策。

一句諂媚,猶如芒刺扎痛了幾千萬江蘇人的心。

江蘇是計畫生育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人口大幅度減少必然使考生數量減少。老老實實替國家分憂,現在政府卻要強搶因政策執行得好而得來的唯一利益,這與卸磨殺驢有何分別?

高招調控事件的背後

有學者認為,高考調控事件從表面看是教育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京津兩地權貴集中,集團利益不能撼動自不必說。從維穩的角度看,調入指標的省份,大部分是社會問題比較多的地方。失學孩子越多,社會隱患越大。多給升學指標,可以減少不安定因素。

中國民辦高校,是權貴集團的聚寶盆。隨著生源下降,以盈利為目的的民辦高校招生越來越困難。此舉將更多的孩子逼入這類學校,既保證了利益集團的蛋糕不會縮小,又緩解了就業的壓力。

由此看來,高招調控可謂一舉數得,實乃高招。有民眾抱怨說官老爺們坐在廟堂之上一拍腦袋,就決定了無數學子的命運。委實是小瞧了官老爺們的智商,如此高招,豈是一拍腦袋能想出來的。

至於說為什麼就湖北、江蘇出讓這麼多名額,表面看是湖北離得遠,江蘇人溫和,比較好控制。但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的黑幕,不得而知。

對各層官僚的作派,家長們譏諷說,教育部打著「公平」的旗號,赤裸裸的「維護特權利益」,遮羞布都扯掉了還偏說裹得嚴實。而江蘇省官員以人民的利益撈取政治資本,對公眾的抗議,不但回應冷漠,甚至調動特警鎮壓。從上到下,儼然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嘴臉。

在民主國家,凡涉及到憲法中的個體公平原則的法條制定時,必須聽取各方意見,慎之又慎。

美國「平權法」在教育界因「公平」原則屢次引發爭議,法案的修改經各級會議反覆討論,好幾年仍在法院等待通過。

而中國教育部一紙紅頭文件,就決定了關乎數百萬考生與家庭利益的重大事件。至於是否違法,是否公正,民眾意見如何,根本不需考慮。這也是中共建政以來一貫的作法。

教育是謂國之根本。當教育這最後一條看似公平的底線被打破時,這個政權離分崩析離的日子還會遠嗎?其實中國教育早就淪為權錢角逐的一個標的物,又何曾有過真正的公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天白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