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餘音迴響!古琴曲《孔子讀易》(圖)

 2016-05-24 1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孔子像 ,宋代馬遠繪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孔子聖跡圖》刻為明彩繪絹本,共36幅,紙裱成冊,《問禮老聃》此圖為《孔子聖跡圖》之一。圖中事跡,主要依據《史記•孔子世家》,有文有讚。

圖中所繪內容為魯昭公廿四年(西元前518年),孔子帶弟子南宮敬叔由曲阜到洛邑,不遠千里向周朝柱下史老聃學習周禮。

《孔子聖跡圖》繪畫精細,設色鮮明,人物生動傳神,背景安排周密,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經典作品。

古琴曲:孔子讀易

《孔子讀易》為一首古琴曲,又名《讀易》、《秋風讀易》,由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演變而來。琴曲可見於清代王元伯《治心齋琴學練要》,據說為張孔山所作。

張孔山,清代蜀派琴學大家。法名合修,號半髯子。自幼師從浙江琴家馮彤雲先生學琴,得馮的真傳,咸豐年間(1851∼1861),他在四川青城山中為皇觀道士,並傳授琴藝,培養出很多琴學高手。張孔山對近代琴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孔子讀易》為琴曲之珍品,曲意蒼茫深沉,餘音迴響,表現的是孔子秋夜讀《易》體道的情景。

《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解》中講《易》之教使人「潔靜精微而不賊」。認為讀《易》讓人心地純淨,心思精密,從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相傳孔子晚年喜歡讀《易》。《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以至於‘韋編三絕’。」韋,是熟牛皮。春秋時期多以竹簡寫書,然後用熟牛皮編連起來,稱之韋編。三,指多次。孔子反覆讀《易》,以至於將牛皮繩弄斷多次,可見,孔子對《易經》的喜愛和學習、研究的刻苦程度。

樂曲表現《易經》意涵

《易經》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陰陽、柔剛、仁義之分。彼此交錯,互相迭用,構成了易卦的根本演變規律。琴曲契合周易這種精神,分為四段:乾坤定位,陰陽錯綜,剛柔相濟,天人合一。琴音飄然灑脫,體現了虛無縹緲,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道家思想。

樂曲第一段凝重端方。「干知太始,坤作成物。」干意味著事物的開始,坤意味著事物的完結。琴聲明朗開闊,表現浩浩蕩蕩的洪荒之始。「干以易知,坤以簡能。」簡易中蘊涵有無數的變化,引領了世上萬物花開花落,生生不息。

第二段開始直接進入全曲的主旨部分,陰陽變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系辭傳》)日月推移,寒暑交替,天道的隱與現,君子遭遇的窮與通,無一不體現著陰陽之間的消長變替。琴曲中,在六弦以瑣的手法,與隨後靠左手在七弦上細微快速地擺動,而形成的一組旋律反覆出現,似是孔子在這悠長的思慮中受到阻礙,舉棋不定而多有徘徊;在這若隱若現的旋律過後,卻又變得極為明朗而悠長——先是六弦七徽上到九徽,再是從九徽上到七徽。似是孔子的思緒在短暫的徘徊過後變得豁然開朗,又似乎隱喻「變易」的道理,窮極變通,否極泰來,當事物走向一個極端時往往會轉到相反的方向。這種往而復歸併非是一種單純的輪迴,而是經歷了許多細微精妙的變化,妙不可言。幾個打團出的高音,表現了孔子初窺大道的激動,同時了引起下段更深一步的探索。

琴意的傳遞有所更改

第三段很大程度上是對第二段旋律的重複。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琴曲在這裡比第二段更加的沉厚明朗。孔子的思緒已經變得極其肯定,沒有了第二段那種欣喜,而以一種更沉穩平和的心態體驗大道。細微快速之音再度響起,於此更像是一種應證的意味——即使在極小而被人忽略的事物中,也有著盈虛消長的變化。沒有事物是永恆不變的,掌握了變化的規律,人才不會在看似混亂的世間迷失方向。

第四段超越了前兩段的似斷復聯,聲音開始變得飄逸靈動。這時的孔子已將自然之道與人倫之道結合起來,自然現象的變化也說明瞭人事活動的規則。心中存有大道,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於是,琴曲在一串流暢的泛音中慢慢消逝,留下天地間曠遠的迴響。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