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說裡的10大情愛之神(組圖)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神仙的傳說,千百年來,民間也供奉許多神仙。這些信仰、傳說,是古代文化的積澱。由於它多在民間流傳,無正史可循,所以流傳的起始年月已難查考。但是,它的流傳跨度大多有幾千年,而且在不斷地發展、補充、修改,直至明、清,甚至傳諸現世。
一、媒神之祖──女媧
女媧是被中國民間廣泛而長久崇拜的一位女性神,她被看成是創世神和始祖神。傳說女媧能化生萬物,她的最偉大的業績一是煉石補天,二是摶土造人。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造出雞,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到了初七,開始以黃土和水造人。考慮到人要代代相繼,善衍不絕,於是創建了婚姻制度,促使男子與女子結合以生兒育女,於是女媧就成了第一個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神,又稱「高媒」。人們祭祀這位婚姻之神典禮十分隆重,修了女媧娘娘廟或高禖廟,用太牢(豬、牛、羊三牲齊備)這一最高禮節來祭祀她。這些廟至今在山東洛寧、山西河津、江西雩都等地區還有保留。
二、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的淒美神話。(圖片來源:Pexels)
牛郎、織女的傳說堪稱是一則淒美的愛情故事。(已在前篇生育神譜中描述)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由喜鵲搭橋,在天河上相會。後來,民間的七月初七又演變成「七巧節」或「乞巧節」,婦女們在今日穿針引線,向織女乞求聰明和靈巧,也乞求美好的姻緣。
三、月神
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後,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中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圓。
四、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又稱「月老」。據瀋三白《浮生六記》說:「一手挽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鶴髮,奔馳開非煙非霧中。」中國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
不過,不單是中國,許多民族都有崇拜月神的風俗,月下老人的信仰,應該就是出自這樣的信仰傳統。中國尤其盛行未婚男女在月下盟訂終身的習俗。
月下老人始見於唐代傳奇小說家李復言的《續幽怪錄》。其中記載,唐代韋固,某日夜宿於宋城(今河南商邱縣)一客棧,夜裡碰上一位老人,倚著布袋,查閱著一本書。韋固好奇地問老人,他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著天下人姻緣的書。韋固又問老人,布袋內裝著些什麼?
老人說,布袋中裝著紅繩,紅繩是用來繫住夫妻的雙腳,不論兩人的貧富差距多麼懸殊或相隔千里,只要用這紅繩繫住,就注定結髮一生。韋固聽後十分好奇,就向老人問自己的婚事。老人查閱後說,「你的妻子是店北頭賣菜老太太的三歲女兒。」韋固聽後十分生氣,也不以為然,便派人去刺殺這個小女孩,但刀子只刺中眉心並未殺死。
十年後,韋固立下軍功而迎娶相州參軍的女兒,妻子眉間貼著花紋,詢問之下赫然發現,妻子正是十年前老人所說的三歲女孩,也是他暗殺不成的女孩,這才瞭解原來世間真的有「姻緣一線牽」之事。此事傳開後,宋城的這家客棧就被稱作「定婚店」,而當時在月下翻閱書冊的老翁,就被稱作「月下老人」。
祭祀床神的風俗由來已久。(圖片來源:Pexels)
五、戀愛之神──泗州大聖
福建泉州一帶流傳有泗州大聖的信仰,泗州大聖又稱泗州佛,傳說泗州大聖為追求觀音菩薩化身的女子,而被度化成佛。因為泗州大聖求愛未果,所以民間認為祂十分同情感情受挫的男女,必會保佑愛情順利。當地也傳說,感情不順遂的男女只要挖下泗州大聖後腦杓的沙粉,灑在對方身上,就能感情如意。
傳說泗州大聖是唐朝時來到中國的西域僧侶,法號僧伽,曾為唐高宗說法,死後葬在泗州,民間相信他為觀音大士的化身。泗州大聖之所以被尊為愛情守護神,來自另一個民間傳說故事。據說,福建晉江與惠安之間的洛陽江,江水十分湍急,宋朝蔡襄曾多次建橋,但都因江水翻騰而失敗。後有土地公化身為擺渡老翁,觀音大士化作一貌美女子坐在船頭,老翁說只要用錢幣擊中女兒,便許配給他。許多聞訊而來的青年都無法成功,錢幣堆積在河床成為架橋的基座。後來泗州大聖用計擊中女子,老翁便叫他到岸邊亭中議婚,但泗州大聖一坐下就化為石像,因為已被觀音大士度化。
六、愛情守護神──華岳三娘
華岳三娘,傳說為玉皇大帝的外甥女,美貌與智慧兼備,長年居住在西嶽華山的聖母宮中,因為排行第三,所以稱華岳三娘。華岳三娘的二哥,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神楊戩。
華岳三娘在華山經常看見上山進香的男女,十分羨慕凡人的生活。一日,她在廟中歌舞,突然一位書生走進廟來,急忙中三娘飛上蓮花座化作塑像,但彩帶卻掛在案桌上。書生因為應試落第,返鄉途中來到華山攬勝,見桌上彩帶便提筆抒懷,三娘對書生的風采心儀不已。書生下山時忽遇大蟒,三娘取寶蓮燈相救,兩人互相愛慕結為連理,也懷了孩子。二郎神知曉此事非常憤怒,便領天兵捉拿三娘,三娘就擒後被鎮壓在黑雲洞,她臨走前交給丈夫一塊沉香,並說日後產子便以「沉香」為名。
十多年後,沉香獨上華山救母,巧遇霹靂大仙傳授道法,並贈神斧。三年後,沉香來到華山,向舅舅二郎神討公道,二郎神不敵,沉香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母親。後人感念華岳三娘勇於追求愛情,因此敬她為愛情守護神。
七、床神
祭祀床神的風俗由來已久,宋朝已流行此俗。宋人楊循吉《除夜雜詠》詩云:「買糖迎灶帝,酌水祀床公」,即是指此。俗傳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這叫男茶女酒。祭床神時,置茶酒糕果於寢室,祈「終歲安寢」。時間各地不一,有的地區在除夕接灶神後,接著祭床神;有的地區在上元日後一日,即農曆正月十六祭床神。
舊時有些地區還有「安床」習俗,即在婚禮舉行的前幾天在洞房內安放新床;其位置要按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窗向、神位來確定,忌與桌、櫃、櫥相對。安床要選擇吉日良辰進行。安床後,當晚要拜床母。在明、清時就有拜床母的習俗,清代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中就有這方面的描寫。婚禮禮拜床神,是希望新婚夫妻如膠似漆,生活幸福美滿。
八、和合之神
「和合」二字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篇」的「使媒求婦,和合二姓」。和合二字有和睦、和順、融洽之意。「和合」原本只是字義,慢慢演變為「和合神」,形象為一位持荷、一位執盒的兩位神明。蘇州寒山寺的偏廳供奉有寒山與拾得二僧的塑像,寒山手執荷花,拾得手捧木盒,以「荷」喻「和」,以「盒」與「合」諧音。從此,寒山與拾得就被當作「和合二仙」或「和合二聖」,也成為護佑姻緣、夫妻和睦的愛情神了。
寒山與拾得傳說是唐朝僧人,來歷不明,民間相信他們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以癲狂的形象寫了許多發人深省的禪詩。還有另外一個故事說寒山與拾得是同村好友,但兩人同時愛上一位女子卻互不相知,直到論及婚嫁時,寒山才知道好友也愛慕此女,為了成全好友而跑到蘇州削髮為僧。
拾得知道後,拋下女子來到蘇州尋找寒山,探聽到寒山的住處後,就折一株荷花前往相見,寒山聽到拾得前來,急忙捧一盒齋飯相迎,兩人相見無比歡欣,後來拾得也出家為僧,兩人在蘇州創立「寒山寺」。不論故事的真偽,「和合二聖」是古代年畫中常見的吉祥人物,深受大家喜愛。
九、子孫娘娘──金花夫人
「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是過去中國人傳統的文化心態和追求,為了禮佛拜神、祈求子嗣,眾多的送子神仙也應運而生。送子神仙名目繁多,一般都稱為子孫娘娘。如廣州著名的祈子神廟——金花廟中,主神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陀、月老、花王、桃花女、斗姆等,大都與生育有關;還有二十奶娘神像,也都和生育有關。
十、娼妓神──管仲、白眉神
過去妓女供奉的神明除通用神外,還有自己的專用神。最早的娼妓神,據稱是春秋時的大政治家管仲。清代的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云:「娼族祀,以女閭三百也。」關於「女閭三百」一事,《戰國策•東周策》云:「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明人謝肇浙的《五雜俎》云:「管子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由於管仲是歷史記載最早公開地、大規模地設倡者,所以被後世妓女奉為祖師與神明。
除管仲外,古代娼妓還信奉白眉神。明人瀋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師人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者」,必大恨,其猥褻可知。徐珂的《清稗類鈔》說他又叫妖神:娼家魔術,在在有之,北方妓家,必供白眉神,又名妖神,朝夕禱之。千百年來,娼妓對白眉神十分恭敬,「初薦枕於人,必與艾豭(老公豬,指嫖客)同拜此神,然後定情,南北兩京皆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