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養生秘籍(圖)
歷史上這些長壽帝王的養生之術確有值得後人借鑒的方法。(網路圖片)
生老病死本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然而在合理的條件之下,適當地提高生命的質與量並非不可能之事。歷史上這些長壽帝王的養生之術確有值得後人借鑒的方法。讓歷經千年而不衰的養生之術為今人所用,煥發新的生機。
揭開黃帝的養生秘籍
據傳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是壽逾期頤而花甲重開的壽星。他的壽命達到了人類自然壽命的高峰,活了120多歲。在他的影響下,其子孫也皆善養生之道而壽高百歲。據史料記載,黃帝之子少吳活了100多歲,少吳之子帝嚳活了105歲,帝嚳的兒子堯更是享年118歲的壽星。黃帝的長壽之道是什麼呢?
據說在那個時代,有許多善於養生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黃帝打敗了炎帝、蚩尤,統一華夏後,國泰民安,於是他就去四方尋訪高人名士以期長生。
他曾去崆峒山向一位已經得道的「仙人」廣成子請教養生之道,廣成子告訴他:「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勿勞汝形,勿搖汝精,乃可長生。」黃帝受教之後大受啟發,奉行一生。
記載黃帝的養生術最詳細的是《內經》。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明確地提出了他的養生大綱:「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這就是說養生的最基本條件,首先要順應自然變化的規章,根據四時的寒暑變化而變換衣著,安排作息時間,對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要敏感,在春夏季節多多保養陽氣,秋冬季則要注意培補陰精;
其次,要把調攝精神情志作為養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保養正氣在養生中佔據著主導作用,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乾隆養生秘訣
清晨保健三件事
據報導,乾隆皇帝在位60年,獲得89歲的高齡,這都要歸功於他獨到的養生秘訣,尤其是清晨的保健三件事。
第一件事:深呼吸
清晨睡醒後,不忙起床,靜臥5分鐘後,先左側臥,再右側臥,最後仰臥,其間共伸3次懶腰,使關節充分舒展。
然後起床,伸臂踮足連續進行10次深呼吸。
跟著,慢慢放鬆全身的肌肉,然後調理氣息。最後走到戶外去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將體內的渾濁之氣排出去。
第二件事:四方眺
立定,兩眼平視,先向東遠眺;然後,半閉目低頭、轉身再向南遠眺。
第三件事:淨大便
儘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養成習慣,將前一天體內的毒素排出,保持一天的通暢。大便時,最好回憶前些天最高興、最愉快的事情,或想著今天和未來最美好的事情。這種精神和情緒的變化,有助於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和盡快排出。
乾隆在位時非常注重養生,他將自己的長壽之道總結為以下16個字: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吐納肺腑即是吐濁納清
乾隆帝無論當天辦公多晚,第二天黎明必起,在皇室園林下閉目凝神,吐氣納新一個多時辰,吐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鮮空氣後,不但耳清目明,頭腦清醒,而且四肢有力,渾身舒坦。
活動筋骨
一個時辰的吐納肺腑之後,乾隆會進行簡單的運動,包括散步、爬坡、打拳、玩健身球等。如公務不忙,乾隆帝必帶隊出宮,或打獵或攀爬或旅行,既充分活動四肢,又瞭解民情,愉悅心身。
十常四勿
即每天對身體部位進行運動,具體就是: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眼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摸,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適時進補
即根據節氣特點及身體狀況進行必要的食品進補。乾隆經常吃的補品有:龜齡集方、松齡太平春酒方、健脾滋腎壯元方、固本仙方等。這些補藥均由御醫根據乾隆身體狀況及節氣特點所配,大多是溫腎補陽、健脾行氣、潤腸通便和清熱止血之物,並非什麼皇家秘品,其功效與民間之物實無二樣,唯在堅持服用及適時調理而已。
最後,半閉目低頭向北遠眺。運動迷糊中的雙眼,保證眼睛的清爽。
乾隆養生長壽三大秘方
第一、飲食有規律
他大約6時起床,洗漱後用早膳。上午處理政務,和大臣們議事,午後遊覽休息。晚飯後看書習字,作文賦詩,然後就寢。他的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少吃肉類,並且從不過飽。乾隆從不抽煙,但喜飲茶。他對飲用水十分講究,以西山泉水作為御用水。
第二、喜好旅遊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他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臺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剎佛界都留下他的足跡。旅遊既能鍛練身體,又能治養心情,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措施。
第三、進補有則
乾隆也注意進補,但適時適當,而不亂補。所用「松齡酒」、「龜齡集」之類,主要由補脾腎、益氣血為主的中草藥製成。這也是符合醫學道理的。補腎可以滋先天,補脾可以壯後天,腎氣強盛,脾胃健運,氣血充盈,身體自然強壯。
除了以上介紹的三點之外,乾隆還酷愛書法,喜歡騎射這些都是他長壽的秘訣。
姜子牙垂釣養生
姜子牙80歲時被周文王拜為丞相,直至97歲還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這與他幾十年的垂釣生涯有關。垂釣,作為一種修身養生之道,頗有益處:一是健身。垂釣之時,往返奔波,活動筋骨,可以強健體魄。二是養性。姜氏釣魚不用鉺,不彎鉤,名為釣魚,實為養性。遠眺江湖之波濤,近聞林中之鳴鳥,心平氣和,專心致志。三為固志。子牙大器晚成,年逾古稀,才華還未得以施展。當他聽說周文王禮賢下士,便到渭水之濱垂釣養老,期待文王尋訪,從不心灰意懶,而以垂釣磨其性,固其志,溫韜略,習戰法。所以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