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急劇縮水人民幣面臨下行壓力(圖)


中國外匯儲備急劇縮水,人民幣面臨下行壓力。(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21日訊】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2月19號報導,在全球市場動盪之際,中國大陸一直對自己握有金融救生圈而感到欣慰,即大量持有的其他國家的貨幣。一年半前,中國有高達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是一種有象徵意義的戰利品,將其作為國力的一個標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這個國力標誌在慢慢減弱。隨著資金大量外流,加之北京動用外匯儲備來支撐其貨幣,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不斷減少。

自2014年夏天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縮水了近五分之一,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發生在過去三個月中。到今年1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降至3.23萬億美元。不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月14號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屬於正常範圍,是資本外流,而不是資本外逃。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就此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確實出現急劇下降的趨勢,

「去年全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五千億,但是其中有多少是企業用來在海外投資,民眾用來投資子女的海外教育。有多少是企業轉移資產,我們沒有確切的數據,因此無法判斷這是資本正常外流?還是外逃?」

隨著中國的外匯儲備縮水,若經濟突發震盪,中國領導層的迴旋餘地也會減少。外匯儲備減少會削弱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

胡星斗教授認為,人民幣匯率按照購買力來說,不應該繼續貶值。但是目前購買力不能決定人民幣的匯率,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是決定性的。他說,

「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要恢復人民對中國依法治國的信心,第二要繼續打破國有企業對中國的壟斷。國有企業實際上是向民眾吸血的機器,向民眾吸血太多,會遭到人民的唾棄。」

因此必須加快國有企業的經濟改革,胡教授說,

「要改變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基礎的錯誤觀念,要把標準放在是否給人民帶來利益,而不是只是考慮給少數利益集團帶來好處。」

胡教授認為,中國的國有企業不是市場經濟,而是官場經濟,

「還有深化金融行業的改革,要減輕民營企業的稅負,通過這些措施把民營經濟搞活。」

胡星斗教授強調,中國只有打破國有企業壟斷,讓民營企業走向經濟主導地位,才能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扭轉資金外流和人民幣貶值的趨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