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圖)

 2016-02-21 22: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挂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二十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 「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而相遇與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走百病

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臺灣燈會的花燈。(攝影:乙欣)


臺灣燈會的花燈。(攝影:乙欣)​

[燈會] 燈會時間一般都從正月十三開始,到十八止,為時六天,十三謂之試燈,十四至十六謂之正燈,十七以後謂之殘燈,十八日落燈,整個燈節活動才基本結束。

[點墳燈] 設盛饌以供祖先,在墓上插竹,懸紙燈,叫「點墳燈」。

[燈會] 燈會時間一般都從正月十三開始,到十八止,為時六天,十三謂之試燈,十四至十六謂之正燈,十七以後謂之殘燈,十八日落燈,整個燈節活動才基本結束。有些地方把元宵活動和該地市集結合,便於農民購買東西。

[吃元宵] 每逢元宵,民間以「麻心湯圓為食」。以糯米粉為原料,捏成桂圓大的粒,放入芝麻、豬油、白糖做成的餡,煮熟後又在湯裡放入白糖薄荷,其特點是色白、湯甜、香味可口,一口咬進去,皮軟有彈性,豬油都冒出來,又甜又香又清味,吃後滿口是香。

[花稃] 上元節之夜,有些人家「炒糯谷,爆為花,以卜豐稔,名曰花稃。」(俗語叫「打哮薄」)。

[請紫姑神] 婦女農家請紫姑及簸箕神,以卜諸事休咎。

[向董四娘乞巧] 凡是11歲到16歲的姑娘,元宵節前都要親手做一隻繡鞋,在元宵節夜裡,把這隻鞋同幾小碟切成細絲的祭品,如紅的蘿蔔絲,綠的芹菜絲,白的大蒜頭絲(象徵各色絲線)等,到村口茅坑邊祭拜董四娘(傳說中為繡花遇難的姑娘),一邊祭拜,一邊念著:「董四娘呀董仙師,教我繡花好花樣,教我上鞋好鞋跟,教我織布好製衣。董四娘呀供上頭,教我提筆劃花畫柳畫雲朵,教我挑,教我繡,精通女藝。 」後來,女孩子覺得在田村外茅坑邊祭拜,一是拋頭露面,二是颳風下雨不方便,就把供奉的地方改在自己房間床前的踏板上了。因為踏板一側過去是置放馬桶的,這馬桶就表示茅坑了。

[打老鼠眼] 元宵節煮黑豆拋樑上以辟鼠,曰「打老鼠眼」。

[點墳燈] 設盛饌以供祖先,在墓上插竹,懸紙燈,叫「點墳燈」。

[間間亮] 屋內、井、灶、門、廚,皆燃紅燭,叫「間間亮」,又曰「照耗」。

[伴燈饃、點火塔塔] 「伴燈饃」流行於陝西銅川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期間,各家各戶在自己房屋裡,設香案點燭焚香,鳴放鞭炮。屋內處處點燈,燈旁放著各式各樣的花饃,稱為「伴燈饃」。

「點火塔塔」是流行於陝西省榆林地區神木縣的民間節日娛樂習俗。點火塔塔的時間在除夕夜和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內。春節前家家戶戶將撿拾好的大量煤塊,摞成平整的方形。然後在門口前壘成3∼4米高的火塔塔,其中有圓錐形,有四棱分明的大雁塔形,也有底座為正方形,上端為圓錐形的。火塔的中間可以放置柴木,底部有通風口,俗名「爐炕」,必須正對家戶門。除夕夜或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點火塔的時間是在零點至一點。一般是先放鞭炮,由戶主點火,約兩小時後,可將塔身燒得通紅。據說這種點火塔的風俗,可以祛邪避災,迎來光明幸福。火塔燒紅後,男女老幼圍塔歌舞,狂歡有餘,通宵達旦。

正月十五鬧新春,男女老少出了門。踏著醉人的夜色,來到山城的街頭,只見滿眼到處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挂,各種各樣的花燈更是令人賞心悅目。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進步,正月裡鬧花燈已經成為人們的一道新年文化大餐。

其實,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朝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而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各式各樣的燈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這一節日的發展史中,燈到隋朝(581年至619年)才出現,算是晚出的節目內容之一,而到了唐以後燈才成為元宵的主要標誌。元宵大約是從三世紀開始,慢慢形成的一種節慶,在南北朝發展成一固定的節日,但成為後世元宵主要節日的花燈和百戲要到隋煬帝才開其端。

元宵節全國各地習俗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省〕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共同習俗

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詩中說明瞭吃元宵象徵團國之意。開始元宵稱為「湯圓」,因它飄在碗裡,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際。天上月圓,碗裡湯圓,家人團圓,正如臺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徵團圓吉利之意。

因為湯圓最初只專在元宵節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為元宵了。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