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太太如何玩收藏(圖)
民國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潘素。(網路圖片)
民國太太不僅身懷數藝,能文能畫,而且大多出身名門,受過良好的教育,除了她們絕佳的書畫作品,還有她們的收藏經歷,值得今天的藏家好好玩味。比如「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的太太潘素,「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的太太袁荃猷,著名漢學家傅漢思的太太張充和……
30年代,潘素、張伯駒夫婦賣掉房產(李蓮英舊墅),又向朋友轉借,湊足240兩黃金買回隋代展子虔的一幅青綠山水畫《游春圖》,以免被販至海外。
中國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游春圖》,距今1400多年,有人稱它是「國寶中的國寶」。
潘素為支持丈夫購買恭親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晉陸機的《平復帖》,變賣了自己心愛的細軟首飾,不惜以4萬銀元的代價買下了這幅傳世墨寶。事後,一位外商企圖以30萬銀元的巨資委託古董掮客購買,被潘素婉拒。
他們夫婦先後收藏了李白、杜牧、黃庭堅、唐寅等人的手跡和其他珍貴文物。汪精衛手下一日挾持了張伯駒,限期以重金去贖,潘素晝夜不安,但終不肯變賣國寶,她日夜奔波,求親告友,到處借貸,後以40萬元救出伯駒,他們視國寶勝於生命。
2011年,唐代「大聖遺音」古琴在嘉德春拍中以1.15億元成交。這把古琴的主人為袁荃猷、王世襄夫婦。
讓我們看看,袁荃猷當年為買這把琴,一共花了多少錢?
1948年,王世襄夫婦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為王世襄先生母親遺物。
王氏夫婦「鬻書典釵」,以傾家之資從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之孫章澤川先生手中求得。即使在「文革」抄家時,幾乎所有藏品都被抄走,只有這把「大聖遺音」因為當時放在王世襄辦公室中而得以倖免。
袁荃猷是彈奏古琴的高手。王世襄對古琴的收藏多少含有「愛屋及烏」的意思,家中藏有的幾把唐宋元明的傳世名琴,都是夫人袁荃猷學琴、撫琴的日常用器。
張充和先生所藏老墨有明代程君房石墨、明代方於魯石墨、清代乾隆石鼓墨等,她在蘇瑋的採訪中說:「我這裡的墨分兩種,松煙墨和油煙墨,松煙墨,墨色濃厚但不亮,滲進紙裡顯得很厚重;油煙墨,是用桐樹油燒制的,墨色發亮。我喜歡把兩種墨磨在一起,用它寫小字,墨色又厚 重又發亮,很好看。當然,還要看你用的什麼紙張。你看,這是用松煙墨寫的字,不發亮;油煙墨發亮,合適用普通紙,寫扇面。」
張充和說:「一般的新墨磨起來很臭,我的墨從來不臭,都是陳年好墨呢,磨起來甚至帶一種墨香氣。我現在用的墨,最新的也至少是五十年以上的。有的人寫字,家裡進不去人,因為墨很臭。」 老人說著調皮地笑起來,「艾青送給我一幅字,我總是不敢打開,打開來味道不好,墨很臭,呵呵……」
「剛到美國的時候很窮,整個五十年代漢思(張充和先生)都沒什麼事做。實在沒錢用,我就把這十錠乾隆石鼓墨,賣給了日本人,賣了一萬美元——一萬美元那時候是很多錢哪!好東西賣掉了很傷感情,我為這十錠墨,傷了很久的心呢。」
民國藏家處於新舊時代的變革中,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和傳統文化的斷層,無論先生還是太太,對美的玩味和追求,都值得今天的藏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