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倒數2天。
【看中國2016年0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倒數2天,臺灣過去兩次政黨輪替背後,都出現經濟問題,即執政黨都持有美好的「空頭支票」,但臺灣實際經濟情況並不樂觀。有專家指出,2016年三組臺灣總統候選人無論誰當選,都要面對過去積累下來的「爛攤子」。
2008年臺灣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競選中提出「633政見」,同時以「馬上好」作為競選口號,但臺灣經濟並無太大起色。根據臺灣主計處統計,馬英九執政期間,臺灣經濟增長平均為2.85%,失業率為4.47%、2015年國民收入為19600美元(約13萬人民幣),而當年馬英九宣稱,要讓臺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6%、失業率降至3%以下、2016年平均國民收入達3萬美元(約20萬人民幣)。
香港《明報》援引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執行長李淳指出,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的三位候選人在經濟上有相同的觀點,他們知道以目前製造業現狀,很難讓臺灣經濟持續增長,因此,各候選人對解決方案都很模糊,而對失業率、職位空缺率「雙高」問題沒有更多交代。
此外,在面對臺灣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只有「22K」(工資22000元新台幣,約4000人民幣)問題上,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聲稱會大幅提高最低工資,但李淳則認為,「朱立倫是以反對黨的姿態說這番話,並沒有盤算真正要落實。」
李淳分析,如果最低工資提升至3萬元新台幣,臺灣經濟增長率必須上升10%至15%,但目前臺灣經濟增長率約在1.06%。
臺北市長柯文哲也提醒,許多經濟學家預測今年臺灣經濟將負成長,因此,人民不要以為換了總統日子就會「馬上好」。柯文哲稱,新總統5月上任後,起碼需要半年時間組織人事,2017年才能看出她的成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