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籍的羅約翰(John Lamorie)於2000年來到臺灣,熱愛臺灣的他找到了「soulmate」吳連春。成為臺灣女婿的他,選擇在屏東裡港購買一塊地,以再利用的建材與回收的舊報紙,親手建造屬於他倆夢想的農莊「大茉莉」(DaMorLee)。農莊名稱是以羅約翰的姓氏命名,象徵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茉莉」亦是他倆喜愛的花朵。
「大茉莉」的環保紙質屋
農莊主人工作的景象與晒著太陽的紙泥磚。(攝影:乙欣)
在農莊主人的努力下,「大茉莉」的景象相當自然、豐富,令人可以隨時駐足觀賞。許多細微的部分,都充滿了主人的巧思,例如,停車場的圍牆上,就鑲著彩繪玻璃與瓶子,讓初次到來的旅客能夠緩足凝望地步入大茉莉。表明自己「不喜歡」臺灣,而是「愛」臺灣的羅約翰,看得出來很用心地利用環保素材建蓋屋子。他為了建蓋紙質屋,自己上網找資料,研究如何將報紙打成紙漿,還自行研發打紙漿的攪拌機,將所有的材料(報紙、水泥、水)以1:1:15的比例混成紙泥磚,再灌模做成紙泥磚,將之曬乾後,即可用來建構房屋。
像這種不需要過多的闡釋,即能讓人看到的環保實品,真的是能引發人無限感慨。即使大家無法建構出如此創意又環保的紙質屋,但是只要在居家方面多下些功夫,亦能在其他地方做環保。
用心的主人親手揮灑巧思
據報導指稱,羅約翰不喜歡做重複的事情,而看似有些枯燥的建屋,則是讓他揮灑創意的「創作」。因此,當羅約翰品嚐完了高粱、Whisky等美酒之後,他將這些黃、藍綠等色系的瓶瓶罐罐,鑲嵌在牆壁上。當你站在屋外觀賞時,雖說可以看出瓶子的顏色,可是當你換個角度,站在屋內時,你將會獲得驚喜: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個瓶罐益發透亮,在顯露自身的本色之外,穿過瓶罐的光線亦令屋內閃耀。再加上,每棟屋子已安置了多個窗戶,因此屋內的光線自然充足。
站在屋內可見透亮的瓶罐。(攝影:乙欣)
然而,看似隨意排列出來的圖形,並非是當下隨興無意所致。當問及羅約翰此事時,他表示,選擇瓶子作為建材是因為「color」(顏色),至於眾多瓶子所排出彷若字體又彷如隨意延伸的形狀,其實都是具備著象徵意義的符碼。
記得一開始看「大茉莉」的影片介紹時,羅約翰就曾提及,他們夫妻兩人已成為一體。或許,每當這對夫妻一凝望那些符碼時,不須再以言詞顯默契,多少實質的觸動早已具體實踐了。其實,這環保又讓人緩下多少不知為何而加速的生活步調的農莊,就讓人瞭然於心了吧。
五棟獨具一格的房子
農莊有五棟屋子,每一棟都各具特色,建造次序為「報紙屋」、「日本厝」、「腹肚厝」、「蒙古屋」,第五棟屋子目前仍在建蓋中,另外,還有「無障礙空間廁所」。除了「日本厝」與「蒙古屋」,其他三棟屋子都是採用挑高設計,讓人不由地聯想到馬來西亞的水上木屋。蹲下來往裡看,就彷若宮崎駿動畫「龍貓」中的童稚女孩小米在觀察般。只是,不知道模仿了小米的觀察方式後,下方能否跑出一隻小龍貓來?
報紙屋的外觀。(攝影:乙欣)
報紙屋的室內,主要作為播放影片用途。(攝影:乙欣)
約莫23坪數,兩房一廳的「報紙屋」是第一棟建蓋完工的屋子,作為教學解說樓。據說是羅約翰利用教學課程以外的空檔,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足足使用了1300公斤的報紙量,約莫1000個紙質磚所打造。大廳是專門用來播放影片供遊客觀賞,隔間房則是主人們的起居室。
日本厝的外觀與室內。(攝影:乙欣)
第二棟「日本厝」主要是作為團體用餐房。這棟最特殊的地方,是它的門窗原為裡港某任鄉長的日式舊屋所有,他們將這些門窗再利用,就成為今日我們所見到的「日本厝」。由一塊塊紅瓦所搭建的屋頂充滿了古樸氣息,這些瓦片則是女主人自長治老家帶來的。
腹肚厝的外觀。腹肚厝之名的由來,是因為鑲滿了瓶子。(攝影:乙欣)
腹肚厝內販賣的美食。(攝影:乙欣)
房子外圍鑲有酒瓶的「腹肚厝」,其顯眼的外觀裝飾即透露了屋名。是的,「腹肚」取自於bottle的諧音,但又有肚子的台語諧音。想當然爾,這間屋子是做餐廳用途。裡面販賣著女主人極力推薦、許多blog紛紛提及的麵包(吃了不會脹氣),還有窯烤Pizza、蘋果派、黑木耳茶等美食。倘若,觀賞完了紙質屋,坐下來吃點佳餚,歇息一下,欣賞湖邊的風景或是劃著竹筏遊玩,都能鬆緩工作時的緊湊脈搏。我想,能夠建造出如此環境之人,勢必懂得如何自我放鬆,調適心態,而且還能自以往的生命歷程中,汲取優勢與自我喜好,開創獨特的個人創意。
站在蒙古屋的內外拍攝時,光線將門窗對比出不同。(攝影:乙欣)
充滿遊牧民族氣息的「蒙古屋」,是模仿蒙古包的造型所建蓋。它是在舉辦「大手牽小手」的活動時,由農莊與五十七個團體的遊客們齊心協力完成的。它是五棟房子中,唯一用紙泥漿建構而成,而且鑲嵌在牆壁上的瓶子中都裝滿了沙子。站在屋內拍攝時,光線將門窗照耀地極為搶眼。
蒙古屋的門窗對比,從屋內屋外的拍攝照。(攝影:乙欣)
第五棟屋子的外觀。(攝影:乙欣)
從2014年開始設計與建造的第五棟屋子,將是農莊最後一棟,而它也是唯一一棟具有兩層樓的屋子,建材則是以鐵與紙質磚為主。目前探看,屋子的輪廓已經成形,較為特殊的是,它前側的鐵皮屋頂是呈現波浪狀,右側則突出一個彷若加蓋口袋的長方形(不知裡頭是不是欲打造一個洋式壁爐),外觀看來甚為特殊。
「大茉莉」農莊帶給人反思
雖然結合環保素材的紙質屋很有創意,亦能讓人在參觀完後,默默反芻反思生活中的環保事項。不過,居住在以報紙作為建材的屋子裡,難道不害怕碰上火災、颱風等天災嗎?女主人再三強調,因為紙質屋是非結構,所以遇上任何天災,只會更好,不會更壞,不需要擔心屋子遭到毀損。況且,屋子有塗抹從國外進口的硅膠漆來進行雙層防水,以因應臺灣潮濕的氣候。「真金不怕火煉」,經過了數次颱風與地震的實際驗證,證明了紙質屋耐操不怕受損。此外,房子還具備了隔熱與隔音的特殊設計。
農莊內的湖與池。(攝影:乙欣)
當極富美感的創意外觀與實用價值相結合地如此完善時,「大茉莉」就彷若個「世外桃源」般。這裡既有養著千百隻魚的湖,還有供遊客駐留觀望的橋與湖中小島,又有自己親手設計及建構的房屋。每一個設計程序,每一個建構過程,皆顯獨具匠心。農莊主人應該不太想四處外出遊玩,只需要待在家裡,天天都像是在度假了吧!
農莊內的景色。(攝影:乙欣)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