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英雄不問出處!勇將狄青的傳奇故事(圖)

作者:宋蒙  2015-12-28 13: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宋仁宗皇帝寬宏大度,狄青終成良將。(網路圖片)

北宋的狄青,原本是一個臉上被刺字、地位低下的底層平民,最終卻成了國家的棟樑。《宋史》記載,寶元初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狄青被選為衛士為北宋守邊。其他士卒大多畏怯,狄青常為先鋒。四年內,他經歷了二十五次戰鬥,中流矢八次。他曾在安遠作戰,受傷很重,聽到敵軍來了,立即挺起,奔赴戰場。他常披散著頭髮、帶著銅面具,出入敵軍中,所向披靡,敵軍莫敢當。

狄青:出身低的良將

范仲淹見到狄青,大為驚奇,說:「此良將材也。」對他禮遇甚厚。范仲淹把《左氏春秋》送給狄青,說:「為將不知古今,匹夫之勇。」狄青於是放下架子、開始讀書,通曉了秦、漢以來的兵法。在古代,因為有賢德的良臣,人才總是不被埋沒。

狄青出身低等行伍,十餘年才顯貴,臉上的刺字墨跡猶在(北宋被刺配充軍的犯人、或低等士兵臉上常被刺字)。仁宗皇帝恩准狄青在臉上敷藥、除去臉上的刺字,狄青指著自己的臉說:「陛下以功提拔臣,不問門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刺字。臣願留著此刺字來勸勉軍中將士,不敢奉詔。」

皇祐年間,廣源州的蠻人「儂智高」攻陷了邕州。狄青整頓騎兵,一晝夜攻下崑崙關。當初,狄青剛到邕州,瘴氣瀰漫、濃霧遮天,有人說敵人在水的上流下毒,喝了就死,狄青發愁。然而,一夜間,有甘泉湧出,這是上天護佑的緣故。

狄青出征遠行,仁宗皇帝擔憂地說:「狄青有威名,敵人畏懼他的到來。狄青的身邊隨從,不是親信不可擔任;飲食起居,都要謹防敵人下手。」於是,派人騎快馬,去告戒狄青。皇帝對狄青的掛念、愛護到了如此程度。

狄青有才能,帝王愛護

狄青起家於底層行伍,當上了「樞密使」的高官,每次出門,底層百姓都聚集圍觀他,互相傳頌他的英勇,以至於圍觀的百姓堵住狄青的馬,不得前行。皇帝出行都未必有這麼熱烈的圍觀。狄青的經歷,符合了底層百姓從賤民到高官、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夢想,百姓對狄青十分熱愛,民心沸騰,百姓把他傳的神乎其神,說他家的狗長兩隻角。長兩隻角不就是龍嗎?這讓皇帝咋想?(放在今天的大陸,會被扣上「不穩定因素」的大帽子)。皇帝雖然不快,但沒有因為狄青在底層百姓心中的聲望,而殺掉狄青,而是讓狄青到外地任職,保全了狄青。

狄青為人慎密寡言,賞罰分明,與士兵一同承受飢寒勞苦,即使是敵人突然襲擊,無一士兵敢後退的,故而常取勝。狄青尤其喜歡把功勞推到輔佐的將領身上。當初,狄青與孫沔一起作戰,計策都出自狄青。戰勝後,記錄戰功的事都委託給孫沔,狄青一點也不在意地退到後面。孫沔一開始只讚嘆狄青的勇敢,到此時終於佩服他的為人,自以為不如狄青。尹洙被貶、死後,狄青盡全力照顧他的家事。

熙寧元年,宋神宗為北宋將帥排名,想到狄青出身行伍而名動夷夏,深沉有智略,卻靠自始至終謹慎安份,保全自身。宋神宗感慨、追思,把狄青的畫像挂入宮中,親自寫祭文紀念他。

北宋的皇帝有肚量,將相有德行,所以國家有了很多人才。

(參考《宋史·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

責任編輯: 雲天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