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兩顆「炸彈」已經惡性循環
【看中國2015年12月01日訊】「通縮-債務」的惡性循環效應持續增加,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炸彈」。要化解由此帶來的風險,需要在企業負債上努力,如果不對殭屍企業、高債務企業以及過剩產能企業進行全面調整,中國經濟的底部將難以實現。
截止到10月,中國PPI已連續44個月為負值,工業蕭條已經進入到新階段,生產領域的通縮現象十分嚴重。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負債總額已超過GDP的170%,由此出現財務成本增速大幅超過企業營收及增加值增速的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通縮-債務」效應帶來的問題在於,一方面,企業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企業融資模式也從過去的「借貸投資」轉向「借新還舊」;另一方面,在過度負債和實體盈利能力下降的雙重擠壓下,很多企業穩健的資產配置行為轉換為風險投資甚至投機行為。
他認為,化解「通縮-債務」風險,首先要在企業負擔上大做文章,也就是在債務重組、債務減免上有所動作,不能讓它形成滾雪球效應,導致出現從「借新還舊」過渡到「借新還新」,最後過渡到以變賣資產來償還債務的惡性循環之中。
其次,對於一些債務過高的企業要進行清除,對大量殭屍企業進行全面整頓。「特別是要停止對這些企業進一步的資金投放,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存量調整的關鍵」劉元春認為,殭屍企業、高債務企業以及過剩產能企業如果不在市場和行政力量作用下得到全面調整,中國經濟底部難以實現。
中國企業的債務問題亟待解決,超日債利息違約打開了公募債違約的潘多拉魔盒,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公募債券領域已發生15起信用事件,其中有8起最終實質性違約。跟據彭博社總結券商分析,中國目前有多家企業的債務問題亮起「紅燈」,很有可能成為下一波引爆債市的「定時炸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