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宣布房產稅開徵將延後三至五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29日訊】中國政府現在財政吃緊,羅掘稅收成了各級稅務部門的主要政務。但最近一個月內,中央政府先宣布房產稅開徵將延後三至五年,繼而宣佈個人所得稅(以下簡稱「個稅」)改革方案即將出臺。中國的個稅與房產稅,誰都明白前者範圍大,所得少;後者徵收範圍窄,卻可以帶來極大收益。兩種稅收的一興一廢,背後究竟有什麼玄機?
國內對個稅改革的期盼:提高起征點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遇到財政困難,解決辦法比民主國家要多些,除了加稅之外還可增發鈔票。過去20多年以來,中國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主要辦法是增發鈔票與增加企業稅,並在商品流通環節的各種稅收打主意,比如增值稅、流轉稅、營業稅等。儘管這些稅最後還是「羊毛產在羊身上」,但那是「細雨濕衣看不見」,消費者只覺得是物價上漲,不會怨到政府頭上。
這次在個稅上打主意,乃是因為不得已,那塊想入爐烘烤的「大蛋糕」即房產稅主要是自家人出血,只好延遲至3-5年之後。但近期的難關還得想法子過,企業稅負早已到不能承受之重,再加就無異於「殺雞取蛋」,企業與政府全玩完,於是增加個稅自然就成了政府首選。
但中國人對個稅顯然不太敏感,一是國內的個稅定在3500元起征,過去這些年有資格交納個稅的人在全國不過區區2800萬人。正在交稅的中產們滿心巴望能夠提高起征點,將自己從交納個稅的隊伍中剔除。二是人大代表及社會輿論每年都會在「兩會」上要求上調個稅起征點,財政部官員每次的表態都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問題將在個稅改革中統籌考慮」,外界都將此理解為個稅起征點的調整在改革後才能再次啟動,如今既然宣布要改革個稅,那麼個稅起征點上調將是題中應有之義。
上調起征點,就是收窄個稅繳納者基數,這願望是否能實現?我看很玄乎,因為改革的方向是增加個稅總量,其辦法只有兩種,一是擴大納稅人數量,即增大稅基,二是增加個人納稅稅種,也許那不叫個稅,而是以別的名目出現的稅。
個稅「改革」方向:稅基增大總量增加
如前所述,提高個稅起征點,就意味著納稅人數減少,來自工資的這塊個稅當然也會降低。據財政部的公開數據,2012年中國個稅收入5820億元,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收入為3577億元,佔61.4%,2013年,這一比率上升為62.6%。考慮到近年外資大量撤退,不少白領失業,納稅人數可能持續減少,因此可以預測,個稅起征點即使上調,也是微調,比如從3500上調為3800-4000元;但對個人收入的其他類別的計征則一定會擴大範圍,而且不是一項兩項,是多項。對於大多數中產而言,可能個稅略有減少甚至不減少,但其他收入的計征範圍將擴大,並將更多的富人納入繳納範圍。
基於以上原因,國內那些「潛在的納稅人」要好好理解這段話:「關於其他所得項目的減除費用標準,由於其他所得與工薪所得的計稅方法、稅率不同,稅負不能簡單比較;關於個人海外避稅,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以及其他國家財稅部門配合,強化境外所得的個稅征管。」能夠在海外避稅的人,至少是小富、中富,但這種稅收的徵收是「將來時」,得等到美國《肥咖法案》正式啟動之後。除去這部分海外避稅的人,潛在納稅人的「其他所得」涵蓋甚廣,大概政府有記錄可查的個人收入都可能列入計征之列。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解決中國個稅以工資為主這一弊端,並增加政府稅源。但主要是落在富人頭上,而不會落在官員群體頭上。因為官員們的灰色收入一般比較隱蔽,很難計征。其間道理也簡單,如果官員的灰色收入透明到能讓政府徵稅,那各級紀檢會的編製得成倍擴大。
為什麼房產稅徵收要推遲三、五年?
推遲征房產稅,中國有房者都很高興。中國擁有自住房的家庭佔全國總戶數86%以上,在全國家庭總數中所佔比例遠高於美國。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報告,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人的住房擁有率為64.4%。美國夢的標誌之一是擁有自住房,這一比率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期開始穩步上升,由1995年的64.7%一路升到2004年的69.2%,亦即目前為止的最高記錄。如果不考慮中國的房產權只有70年,從90年代開始的20多年中,中國人自住房比例遠超美國這一成就,倒還真值得驕傲。
據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目前農村戶籍家庭93%都擁有住房;在城鎮有戶籍的居民家庭戶均人口3人,戶均1.2套住房,其中69%的家庭擁有1套住房,15%的家庭擁有2套,3.6%的家庭擁有3套以上,還有13%左右是無房戶。簡單推算,中國現有城鎮人口7.5億,約2.5億戶,戶均1.2套房,便是3億套住宅。
向這3億套房產徵收房產稅,一直有兩套方案,一是全面計征,一家可免除70平方米的房產稅;二是一套免征,二套及以上計征。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其住房大約在80-100平方米左右,無論是哪種方案,69%的家庭的房產稅稅負都不算太重,因此,房產稅的負擔者主要是那18.6%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的家庭。
根據現有公開資料來看,那18.6%擁有兩套房產以上的家庭,多半是官員富人。如果真要開徵房產稅,對於他們是個不小的負擔。而這類人當中的官員,多半對稅收政策制定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這叫「利益集團俘獲國家」),很容易以各種理由讓高層放棄徵收房產稅。事實也證明如此,儘管目前「鬼城」遍佈中國,房產庫存非常嚴重,但他們居然有能力說服中央政府推遲徵收房產稅。中共掌門人習近平最近終於宣布,發展經濟的重點將轉至消化房地產庫存上去。既然要消化房地產庫存,要帶動與房地產相關的幾十個上下游產業發展,自然就不能徵收房產稅,否則有購買能力的多房戶,誰願意再去買房產?
英美納稅人的主要原則是「無代表,不納稅」,納稅人為政府提供稅收,但享有各種政治權利及經濟權利。美國政治就是民治民有民享,其中房地產稅就是社區自治的物質基礎。中國政府不承認「納稅人」這一概念,就是因為政府要剝奪人民的權利。中國人普遍不願交稅,原因就是他們毫無權利,包括要求政府公開財政支出(即納稅人稅收流向)的權利。
在中國這個不承認納稅人權利的國度,棄房產稅不征而加徵個稅,不是由兩塊乳酪的大小決定,而是由乳酪的主人是誰來決定。儘管兩塊乳酪的主人有交叉,但房產的主人當中官員更多,其處境也更尷尬,因為無論如何,依靠工資收入是買不起那麼多昂貴房產的。在利益集團俘獲國家的情況下,不征房地產稅就成了優選方案:擁有多套房產的官員可以免交重稅,政府可以繼續對官員的腐敗假作不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