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野蠻博弈 「雙11」9成商家賠本賺吆喝

【看中國2015年11月12日訊】「雙11」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是指由電子商務為代表的,在全中國範圍內興起的大型購物促銷狂歡日。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11月11號,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一般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逐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狂歡活動。

英國《每日電訊報》因此發文「科普」這個起源於中國的購物節:「忘了小小的黑色星期五吧,‘雙11’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線上購物節」;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則以數據詮釋了這個「最大」:阿里巴巴上次「雙11」賣出了571億元人民幣價值的商品,而價值100億元人民幣的首批商品是在短短的38分鐘內售出的,這遠遠超過了美國傳統購物節「黑色星期五」期間網上消費的15億美元。

美國《商業週刊》也承認,「雙11」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網上購物節,其規模大大超過美國感恩節後的「網路星期一」;諮詢公司尼爾森認為,今年的「雙11」將再創輝煌。因為近九成受訪者表示將與去年花費相同或更多,而受訪者今年的平均預期花費為1761元,比2014年增加321元,增幅為22%。

而為了今年的「雙11」,京東也是蠻拼的。幾天前,它向工商總局舉報了阿里脅迫商家「二選一」,又和央視合辦晚會對陣天貓。此外,還和騰訊合作,在朋友圈連著11天大刷廣告。11日上午10點,京東還公布了自己的銷售業績。應該說,「雙11」早已像一個億元賭局的江湖。

從2009年至今,爆發性的網際網路人口紅利紅利已幾近消失,網購人數拓展不斷逼近「天花板」,假貨黑影和物流困境始終如影隨形,輪番的「低價」營銷轟炸下消費者早已疲勞,今年臨近「雙11」時無底線的口水大戰、海報暴力和商業脅迫則進一步暴露了購物狂歡背後秩序的混亂、競爭的無序和博弈的野蠻。以上這些無一不影響著節日經濟的根基,危脅著整個行業的發展生態。

平臺搭臺唱戲,最後埋單的卻是商家,而超過90%的「雙11」參與商家,卻只是賠本賺吆喝,除了賺到銷售額和用戶量,利潤實在乏善可陳。

知名經濟學者吳曉波發出了自己的質疑,認為當年「雙11」的發明,因為「切中了電子商務及移動網際網路總爆發的兩個重大風口,因而形成了顯赫的市場效應。到今天,大局已定,規律漸變,幾年前的妙招式顯然已落入了新時期的舊窠臼。所以今天,我們真的還需要‘雙11’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