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揭示古人長壽秘訣(圖)


自律、寬容的人在良性循環中自然會長壽。(網路圖片)

其實,所有的人都是向死而生的,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在走向死亡、接近死亡,只不過這個接近的時間有長有短,長短不同,命運也就不同。

《黃帝內經》裡這樣說過,「上古之人」是可以「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所謂「天年」,就是人的正常自然壽命,百歲應該也不是個虛數,很顯然,在古代,肯定是有人活到了這個年歲的,作為中醫「憲法」的《黃帝內經》才會記錄在案。

古代的醫療條件可想而知,就算有中醫護佑,對很多疾病,人們仍舊是束手無策的,這些長壽者做了什麼能活得那麼久?其實沒什麼神秘之處,辦法也早就寫在《黃帝內經》裡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意思是,飲食起居和勞作都遵守自然規律,說白了,這不就是我們說濫了的規律生活嗎?看似平常,但如果真能每天堅持如此,就可以出現奇蹟。

換一個角度說,能堅持如此規律生活一輩子的人,一定是個自律的、寬容的人,能做到這一點的,在古代被稱為「仁者」,而「仁者壽」也是古往今來的規律。他們之所以活得長,就是因為他們的好個性促使他們選擇好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方式又反過來幫助塑造他們的個性,一生都處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自然會長壽。

最近看了個消息,說北大哲學系是著名的「長壽系」,那個系裡的哲學家或哲學研究者活過90歲的比例很高,而他們的生活沒任何訣竅,無非是用恬淡虛無、順其自然的哲理指導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細節。如果從中醫角度看這些細節,他們都堪稱無師自通的中醫大師,他們肯定也不會參與到信不信中醫的辯論中,這在他們可能是個偽命題,因為無論信與不信,中醫都是中國人早晚會選擇的生活方式,對中醫的選擇或歸屬甚至可能是生命的本能之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