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石灰〉
千陲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粉骨碎身渾不怕。(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這是明朝抗敵名將于謙,在十七歲時的作品。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諡忠肅,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據說于謙面貌英挺,思緒清晰有條理,而清正廉明的他,在上朝奏事時都以宏亮的聲音,展露出為官者的典範。
淺論〈詠石灰〉
石灰是古代建築,粉刷牆壁的材料,它取自山中的石灰岩燒煉而成。詩中說:石頭經過千千萬萬的敲擊,離開了深山之後,又投入了熊熊烈火的燒煉,對石灰而言,這不算什麼,即使換來粉身碎骨都不怕,心中想的只是把清白的顏色留在人間。
這首詩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石灰的理想和堅持,更看到了一個十七歲青年的萬丈豪情,凜然正氣,這樣的人,他的光與熱,終究是要照亮歷史的。
明朝英宗時,胡人瓦剌入侵,明軍土崩瓦解,英宗被俘。京城震動,朝中「南遷」「議和」之說紛起,幸賴于謙力挽狂瀾,立成王為景帝,以安民心。智勇過人,率軍出擊,身先士卒,大破瓦剌,收復失土,重振國威。
但後來英宗復辟,因忌憚于謙,便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于謙。于謙臨刑時泰然自若,吟此詩以明志。後葬於西湖岳飛墓不遠處,英靈有伴,傳為千古美談。
沒有千錘百煉,石頭永遠只是石頭。沒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情操,就挨不過烈火的煎熬。其實,粉身碎骨並非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生命的開始。
責任編輯: 予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