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外儲意味著什麼:加劇匯率危機!

【看中國2015年09月10日訊】筆者在以前說過,當一個國家需要拋售外匯儲備保護匯率的時候,意味著匯率危機已經不遠,這是新時期的特點所決定的。

傳統的經濟模式中,基本是封閉的經濟模式,比如在加入關貿總協定之前,大部分國家基本都是這種模式。經濟的循環主要在本國內部,此時,外匯儲備在匯率保護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少量的外匯儲備就可以建立起金融防火牆。

可當今不同,經濟全球化已經深入,經濟模式已經不再是封閉的,當本幣匯率高估的時候,就會帶來實業資本、金融資本的洶湧外流,同時,各種外向型的企業都傾向於將自己的可流動資產轉換成外匯,尤其突出的是,本國貨幣持有人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有了新的選擇,那就是本幣貶值的時候轉持外匯。此時,外匯儲備對於匯率的保護作用下降,甚至可以說這種作用微乎其微,因為除了美聯儲之外,其它國家的外匯儲備數額遠遠低於本國的貨幣流量(M2)。

當一個國家開始拋售外匯儲備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匯率危機的起始,原因如下:

第一,官方確認本幣高估。

第二,官方聲明,居民、企業需要轉持外匯。

第三,產業的競爭力已經不足以維持過去在國際上的水平。

這往往帶來本幣持有者的恐慌,而信用貨幣就是信心貨幣,當本幣持有者恐慌的時候,什麼奇蹟都可能出現。所以,無論一個國家有多大的外匯儲備,當開始拋售外匯儲備保匯率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善,都意味著匯率問題開始惡化。

今年3季度的馬來西亞就是明顯的例子。東南亞國家在1997年東南亞危機之後都建立了相對本國經濟規模來說非常龐大的外匯儲備,馬來西亞也信心十足地用外儲干涉匯率,但是七八月間,隨著馬來西亞不斷拋售外匯儲備,林吉特的貶值速度不斷加快(實際是本幣持有者開始恐慌),這是由新時期的特點所決定的。可惜,現在的金融界人士大部分還在抱著古董的思維。

如果本幣出現高估,可取的思路是去年盧布危機時俄國的做法,任它一次性貶值,當貶值到平衡位、消除高估之後,尋求穩定的對策,切忌的恰恰是拋外儲干涉匯率。當然,這樣做需要的條件是提升國家的治理水平、不斷提升財政支出的效率,否則就沒有尋求匯率穩定的任何對策。或者換句話說,不斷拋售外匯儲備干涉匯率,意味著在國家治理和財政方面,不思改革。

新的時期,已經沒有外匯儲備這類金融防火牆,這是全球化之後的經濟和網際網路時期的特點決定的,此時,真正的外匯防火牆是本幣的信用水平(包括國家治理水平和財政使用效率),比如美國佬就不需要什麼外匯儲備,歐元的外匯儲備也可有可無;其次就是自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沒有這兩點就沒有外匯防火牆。

本文留言

作者如松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