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晚餐吃太多的危害(圖)

 2015-09-01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在我國民間有「七分飽」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如果我們每天經常吃太飽就會影響到健康狀況,甚至會易患一些疾病。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吃太撐的危害都有哪些,別錯過了。

晚餐吃太多的危害

晚餐吃太多早上沒食慾。

晚餐吃的太多會超過消化功能的消化能力,再不運動,倒頭就睡,導致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消化道內食物殘渣太多就會導致早上沒食慾,中午一下子又會猛吃,從而,這樣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晚餐吃太多引起腸胃病

偶爾一次吃太多或許感覺不到有什麼異常,如果每天晚餐都吃很多,久而久之消化功能會下降,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進而引起胃腸疾病,胃炎、胃潰瘍,腸炎、便秘、腸癌等等。

晚餐吃太多易患血管病。

大量的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當中被細菌分解會產生很多有毒有害物質,其中被細菌將蛋白質分解後會產生一種物質叫做「苯酚」,這種物質會經腸壁進入人體血液,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晚餐吃太多易導致肥胖

我們的機體是很智慧的,沒有能量用了就會將我們吃的食物轉化成能量,能量夠了的時候機體就會自動合成脂肪儲存在皮下或者內臟器官周圍、腹腔內等,引發肥胖,而肥胖會引發很多種疾病。有一點要說明的是:「肥胖本來就是一種疾病」。

晚餐吃太多誘發胰腺炎。

當食物從胃流入十二指腸的時候,我們的胰腺就會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消化、分解蛋白和脂肪的酶)等酶,用來消化食物。小腸和胰腺之間有根管子,連接小腸和胰腺,為的是這些酶能夠順利的進入小腸,在小腸的出口處有那麼一個功能,就是只允許酶進入小腸,不允許小腸裡面的食糜流入這根管子,進入胰腺。但是,由於吃的太多,小腸裡面的東西太多就會讓這個只准進不准出的功能喪失,進而,小腸裡面的各種物質流進了胰腺,引發炎症,急性胰腺炎就發生了。嚴重者可能會再睡眠中休克!

晚餐吃太多易患糖尿病。

人在進食的過程中,我們的胰島就會接到信號分泌胰島素,吃得越多分泌的胰島素就越多,吃的多胰島受的刺激就越多,長期進食太多,長期受刺激的胰島也會累的,當它累垮了的時候,它就不幹活了,這個時候糖尿病就來了。

吃太飽的危害

脹氣:當你大吃大喝,尤其是喝碳酸飲料時,會吞進額外的空氣。另外,腸道細菌分解糖類和澱粉類食物時也會產生氣體,讓人脹氣。

疲勞:

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畏寒:

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肌肉和皮膚的血液供應不足,導致畏寒。

肥胖:

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可能達到上百種,非常可怕。」

想吐:

如果吃得太快或沒有徹底咀嚼,就會覺得噁心。尤其是油膩或平時很少吃的食物,會攪亂你的胃,釋放出一些令你噁心甚至腹瀉的化學成分。

喘氣艱難:

吃撐了時,胃部會擠壓隔膜,佔領肺部空間,導致肺部無法完全擴張,讓人喘不上氣。

昏昏欲睡:

過多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會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胰島素和其他激素被釋放出來分解碳水化合物,血糖含量達到高峰,接著會大幅下跌,使人產生困意。

行動遲緩:

吃進去的重量會令你行動遲緩,如果你不經常暴飲暴食,情況會更嚴重。

心臟負荷過重:

消化系統佔用太多資源,導致心臟工作艱難。如果吃得油膩,甘油三酯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細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吃太飽危害大,要如何控制呢?

預防吃太撐的方法

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嚥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為了身體健康,吃飯要切記不能太撐哦。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