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人八大不花錢長壽秘訣 你一秒就能學會(圖)

 2015-08-18 00: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常搓耳朵(網路圖片)

長壽不是吃什麼補品,也不是每天的治療,長壽的方法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們身體走在正常的軌道上,自然會長壽。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遺產,其中就有十個長壽秘訣,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卻很少人再去實踐這些長壽秘訣。今天小編帶你一同瞭解這些長壽秘訣的同時,看一下那些適合你。

古人的長壽秘訣

古人的十個長壽秘訣是:常叩,津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

連乾隆都在遵守這些長壽方法,並且乾隆還做到四勿: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由此可見這些長壽秘訣是有效可行,並且有效果很好,那麼到了今天我們該怎麼實施了?

1多咀嚼

養生秘訣中的「常叩」指的是牙齒的上下叩擊,民間有「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的說法,但是這種方法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些不切實際,並且很少人能長久堅持。那麼我們就將其改為多咀嚼,一方面可以使食物變得更細,便於消化。另一方面多咀嚼也是在鍛練牙齒,促進牙齦的血液循環,起到固齒的作用。

2吞津養腎

古人的「津常咽」指的是經常嚥口水,古人有「日嚥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的說法,根據現代化學分析唾液中不僅含有水分,還含有酵素、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質等。具有軟化血管、殺滅細菌、助消化和健齒固腎等作用。

中醫認為,唾液進入人體經過一系列的運轉會形成精氣,能夠強腎補元。所以,我們吃飯時、喝水時都是在養生,並且吃飯時咀嚼的次數越多,唾液分泌的也越多。

3常搓耳朵

「腎開竅於耳」,常常搓耳朵不僅僅可起到養腎的作用,耳朵上也有身體各部位的反射區,並且《靈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一身之氣貫於耳」,所以常搓耳朵還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有利於耳朵的血液循環。

4常搓臉

古人長壽方法中「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我們總結為長搓臉,並且在搓臉的同時可以轉動眼睛。

人的衰老首先可從臉上反應出來,面部有很多養生穴位,常搓臉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刺激穴位,起到美容、助消化的等作用。這也是現代美容業進行面部按摩能去皺、延緩衰老的原因。

在搓臉的時候揉鼻子,可以改善鼻子的血液循環,提高鼻子的功能,減少細菌和灰塵進入肺部,使吸入肺部的空氣更加清潔、溫暖和濕潤,提高呼吸系統的抵抗力。

搓臉時閉上眼睛轉動,一方面可以緩解壓力,提神醒腦,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這個方法非常適用於現代人,尤其是經常對著電腦的工作者。

5護好雙腳

長壽秘訣秘訣中的「足常摩」指的就是經常按摩腳部,足療具有養生長壽的作用,我們都不會質疑。「寒從底來」腳容易受涼,而腎經起於足下,更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的說法,所以護好腳就是護好腎的開始。

而常做足部按摩可以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增強免疫力,可延年益壽。

6常常揉肚子

「腹常運」指的是揉腹運動,中醫認為肚子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首先,常揉肚子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排宿便,減少毒素堆積。同時,可以刺激胃腸道的消化,加強對食物營養的吸收。

其次,揉肚子可以提高內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脂肪的堆積。並且,揉肚子還可以平息肝火,生氣傷身又傷神。

7常伸懶腰

「肢常伸」指的是常常伸懶腰,伸懶腰被指是一種不雅的行為,但是卻有很好的養生長壽作用。

首先,常伸懶腰可以增加肺部的空氣吸入量,使血液含氧量升高,可緩解機體的疲勞。

其次,可以增加大腦的供血量,解除大腦疲勞,使頭腦更清醒。同時,肌肉的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疲勞,對於久坐族來說可以預防腰肌勞損,糾正脊椎過度前區。

8多運動

長壽秘訣中的「肛常提」指的是提肛運動,一方面可以避免便秘、痔瘡、肛裂等肛腸道疾病。另一方面是有益於泌尿系統,特別對男性的前列腺疾病有幫助。所以,這個動作可以隨時隨地的做,有益健康。

但是,現代人運動量非常少,僅僅提肛運動已經不能夠治療久坐帶來的危害了。所以,想要長壽,還是需要多運動,全面的鍛練身體。

結語:長壽並不是靠吃,在古人提出的長壽秘訣中並沒有提到和吃有關的事情。反而是多運動,從身邊小事養生。這些長壽方法簡單易懂,並且容易實施。遵照古人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獲得長壽,並且我們可以將這些方法改變為更適於我們的運動。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