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張遼追隨董卓轉戰南北。董卓死後,張遼轉投呂布門下。曹操在下邳擊敗呂布後,張遼率眾投降,被任命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之後他屢立戰功,升任裨將軍。
張遼與夏侯淵一起將昌豨圍困在東海,幾個月後軍糧開始告急,但東海仍沒有被攻克。眾將認為應該撤軍,張遼對夏侯淵說:「幾天來,每次巡視防線時,總髮現昌豨目不轉睛地看著我,而且他們的箭矢比以往稀疏了不少。我猜測昌豨一定是猶豫要不要投降,所以抵抗的力度才減弱了很多。我去套他的話,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於是張遼派人告訴昌豨:「曹公有話說給昌將軍聽,讓張遼帶來了。」昌豨果然出來,張遼勸說道:「曹公英明神武,德懷四方,先歸附的人會受到獎賞。」昌豨當即表示願意投降。接著張遼隻身登上昌豨據守的三公山,並前往昌豨的家中拜訪。昌豨非常高興,便跟著張遼去謁見曹操。曹操遣昌豨回去,並責備張遼說:「你這樣做太危險,不是大將的做法。」張遼解釋道:「我憑賴的是明公威震四海的信義,且奉天子之命前去討伐,昌豨必定不敢加害於我。」
隨後,張遼奉命討伐袁譚。打敗袁譚後,張遼又派軍巡查海濱,擊敗了遼東的柳毅。回到鄴都時,曹操親自出迎,並和張遼共坐一輛車,隨即又任命張遼為蕩寇將軍。
當時,荊州還沒有平定,曹操派遣張遼屯兵長社。臨行前,軍中出現叛亂之人,夜間四處縱火,整個軍營陷入混亂。張遼對隨從說:「不要驚慌。現在不是整個軍隊造反,而是幾個作亂的人試圖攪亂全軍。」張遼傳令軍中,凡是沒有造反的人一律安坐下來。張遼領著幾十個貼身侍衛站在軍營之中。不一會兒,軍營安靜下來,張遼輕而易舉地斬殺了為首作亂的士兵。
曹操征討孫權回來後,派張遼、樂進和李典等人率領七千餘人屯兵合肥。當征討張魯時,曹操把一封信交給了護軍薛悌,信封邊沿寫有:「敵軍到了再打開。」不久,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薛悌等人打開信封,只見信中寫道:「倘若孫權來的話,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薛悌不得參戰。」諸將都疑惑不解,張遼說:「曹公現在遠征在外,等他發來救兵,孫權肯定早已把我們滅了。這封信就是告訴我們,趁敵軍還沒有站穩腳跟,先打它個措手不及,既挫了孫權的銳氣,也穩定了軍心。接下來,就可以守好合肥城了。成敗之機,在此一戰。你們還有什麼疑慮呢?」李典的意見和張遼相同。於是,張遼連夜招募八百個敢死之士,然後殺牛慰勞眾將士,為第二天大戰作準備。第二天清晨,張遼身披鎧甲,手持長戟,率先攻入敵陣,連殺數十人,砍倒兩員吳將。同時,張遼大聲喊著自己的名字殺入吳軍營壘,直奔孫權而來。孫權大驚,隨從更是驚慌失措,紛紛跑到高塚之上,圍成一團。張遼要孫權下來應戰,孫權起先不敢回戰,後來發現張遼的人數不多,就命令吳軍把張遼團團圍住。張遼左突右擊,勇往直前,終於將重圍撕開一個口子,率領麾下的幾十人突圍出去。這時,仍陷在圍困中的敢死之士大喊:「將軍不要我們了嗎?!」張遼聽到後,再次殺入重圍,將他們解救出來。孫權雖然人多勢眾,然而沒有一個能擋住張遼的突擊。戰鬥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吳軍喪失了戰鬥氣勢,毫無招架之力。孫權攻打了合肥十幾天,發現張遼並不容易對付,只好率軍退去。張遼率軍窮追不舍,幾次差點活捉孫權。通過這次戰役,曹操更加推崇張遼,任命他為征東將軍。
後來,孫權臣服了曹操,張遼回兵駐守雍丘。此時,張遼染上疾病。孫權再次反叛,曹操派張遼乘舟,與曹休一起到海陵,駐防長江。孫權非常忌憚張遼,告誡諸將:「張遼雖身染疾病,可是他仍然勢不可擋,和他作戰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這一年,張遼與諸將合力擊敗孫權的部將呂範。後,張遼病重,死於江都。
《孫子兵法·勢》篇有:「以利動之。」用小利引誘敵人。張遼告訴昌豨率先歸附的話可以受到賞賜,昌豨聽後果真投降。《孫子兵法·軍爭》篇有:「以靜待嘩。」以自己的鎮定來對付慌亂。張遼穩居軍中,從而平定了軍中的叛亂。《孫子兵法·軍爭》篇有:「三軍可奪氣。」可以挫傷敵人三軍的銳氣。張遼趁孫權尚未站穩腳跟時發動突襲,打擊了吳軍的囂張氣焰。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