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趙紫陽秘書:鄧小平晚年悔愧交加(圖)

 2015-07-31 00: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2
    小字


鮑彤2015年1月14日紀念趙紫陽去世10週年。(網路圖片)

海外中文媒體轉載趙紫陽時期,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農業生產力研究室主任姚監復的一篇文章,談到2007年鮑彤與他的對話。

文章稱,2007年6月姚監復在美國參加了在東岸普林斯頓大學、西岸加州大學兩地召開的反右鬥爭50週年學術研討會,7月17日海外歸來在飯店見到了鮑彤。

鮑彤對姚監復說,碰上黑暗年代,愛國者們很容易被錯當罪人;1989年的「悲劇」,是過去的中共黨和政府的領導人製造的,流亡者,死難者,都是受難者。

鮑彤認為,中共有關部門下禁令,不准流亡學者回國,等於在維持那些親痛仇快的禁令,徒然叫腐敗分子稱快!

談到「悲劇」問題,鮑彤說,鄧小平晚年對「六四」悔愧交加,認為是一場悲劇。

姚監復問鮑彤:「你怎麼知道鄧小平晚年悔愧交加?」鮑彤笑稱,是以鄧小平女兒的語言為素材,用常識分析的。

鮑彤說:「幾年前,他(鄧小平)女兒在國外答記者問,說:‘六四’,沒有經驗,死了人,是個悲劇。」

鮑彤分析,這種閱盡滄桑、老氣橫秋的話,哪裡是年紀輕輕的人所能想得出來的?他斷言,這是鄧小平女兒在複述鄧小平病榻上的遺言。「老人回首前塵,悔愧不已,女兒耳熟能詳,遇到採訪就脫口而出。」

鮑彤指出,「沒有經驗」,是愧;「死了人」,是悔;「悲劇」,是對六四重新定性。

鮑彤感慨,18年了,定性相持不下。老百姓認為是中共領導人「鎮壓」;中共領導集團則倒打一耙,說是老百姓「暴亂」,「動亂」;後來中共當局又蓄意要人們在記憶中抹去,改口為輕描淡寫的稱「風波」。

鮑彤認為,鄧小平父女的「悲劇」二字,倒是又準確又含糊,既有規定性,又有伸縮性,無論從哪方面看,不能否認是個悲劇。他認為,當時的中共領導人如能尊重鄧家的意見,把「風暴」、「動亂」、「風波」定性為「悲劇」,他看能夠得到相當普遍的認同,達成「悲劇共識」。

另外,他還指出,「既然是悲劇,就應該按悲劇來善後。」怎麼善後?他指出,至少要經得住歷史檢驗;要讓死難者靈魂得到安息;要讓受難者的親友和國內外的輿論能通得過。

最後,他說,按「悲劇」定性「六四」,作為善後處理工作,這是構建「和諧社會」非走不可的重要而關鍵的一步。

責任編輯: 華長玖 来源:NT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