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每一首「十七字詩」都是一則幽默故事

 2015-07-14 11: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十七字詩,又稱「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翹腳詩」,「十七字詩」屬於誹諧詩體,全詩四句,句式是「五五五二」排列,即前三句均為五字,末句為兩字,共十七字。據宋人王灼《碧雞漫志》一書的卷二記載,十七字詩是由民間曲藝藝人發明的,最負盛名的當推北宋著名曲藝家、諢話藝人張山人。

張山人,本名張壽,山東兗州人。約生於北宋仁宗天聖五年至十年(1027∼1032)間,約卒於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至京城汴梁(今開封),在瓦舍中說諢話,頗受歡迎,蜚聲於宋神宗熙寧至宋徽宗崇寧間。晚年倦於賣藝生涯,在由汴梁返回家鄉的途中病卒。

張山人說諢話時,多以俳諧體十七字詩穿插其中,語言俚俗,穎脫而含譏諷,為時人所津津樂道。據說當時有人用以影射朝廷,官府懷疑是張山人所為,曾抓他審問,可見十七字詩影響之大。

還有一首流傳很早的是南宋時無名氏作《臨安十七字詩》。宋朝皇帝崇奉道教,常駕臨景靈宮祭神,屆時都要太學、宗學、武學生員身著制服,立在禮部衙前恭迎。由於這些生員大多沒有真才實學,有人寫了首詩道:

駕幸景靈宮,諸生盡鞠躬;
烏頭身上白,米蟲。

這首詩諷刺南宋太學生等,每年花費薪資,只作些迎接皇帝的無聊事情。據《西湖遊覽志余》:「車駕飧(祭獻)景靈宮、太學、武學、宗學諸生,俱在禮部前迎駕。臨安府有人作十七詩(如上錄)。蓋譏其幞頭襕服,歲糜廩祿,不得出身,年年迎駕耳。」按頭烏身上白,指頭上戴黑幞頭,身上穿著白襕衫。米蟲,蛀米蟲也。

十七字詩很像「打油」,在古時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因此輯錄甚少。但是,因為它來自民間,構思巧妙,尤其是最後兩個字,結構突兀,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頗有「畫龍點睛」之妙趣。所以,十七字詩「雖為小道,亦有可觀焉」,很是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

十七字詩的相關記載,還散見於《廣笑府》、《笑笑錄》、《堅瓠集》等典籍。例如,《笑笑錄》中記載:元朝末年在江浙舉義的張士誠,建國後以其弟士信為丞相,寵信奸臣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專幹壞事,人們譏之為「黃菜葉」。後來朱元璋掃蕩天下,誅殺了這三個壞蛋,並將其屍首懸掛在竹竿上讓風吹乾。時人就編了一首十七字詩加以嘲諷:

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菜葉’。
一朝西風起,乾癟。

語意雙關,譏刺深刻,令人捧腹。

明郎瑛《七修類稿》載:「正德年間徽郡天旱,府守祈雨欠誠,而神無感應。無賴子作十七字詩嘲之云:

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
昨夜推窗看,見月。

守知,令人捕至,責過十八,止曰:‘汝能再作十七字詩則恕之,否則罪置重刑。’無賴應聲曰:

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
若上萬言書,打殺。

守亦哂而逐之。此世之少有,無賴亦可謂勇也。」

此事於明馮夢龍《古今笑史》中補之曰:「一說:守坐以誹謗律,發配鄖陽。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泣止,曰:‘吾又有詩矣:

發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淚下,三行。

蓋舅乃眇一目者也。」

此事清代獨逸窩退士撰《笑笑錄》又補之曰:「既至配所,官喜其詩,令試為之,應聲曰:

環珮響叮噹,夫人出後堂。
金蓮三寸小,橫量。

此故事在四川民間又有一說,情節差不多,但用的是四川話,顯得更口語化:

從前有個喜歡做三句半人稱吊腳詩的,一天進城買東西。走到較場壩,看見縣太爺頂著烈日在法壇上求雨,他於是詩興大發,大聲即興賦詩:

大人求雨澤,萬民沾恩德。
站在雨壇下,非熱。

縣太爺聽見了,很生氣,叫人把他抓了起來,重打四十大板。在挨打的過程中,他又做了一首詩:

大人把怒動,板子不歇空。
一五又一五,精痛。

縣官以為他是精神病,就叫他滾,他馬上叩頭又做了一首詩:

謝過大人恩,屁股還在疼;
冤枉挨一頓,氣人。

縣太爺一氣之下,就命令手下人把他關進了監獄。他獨眼龍舅父來看他,二人抱頭痛哭,他的靈感又來了:

見舅如見娘,珠淚灑胸膛;
兩人熱淚流,三行。

清代道光元年(1821),有廣東省秀才葉某,回鄉趕應省城,路過樟源嶺,恰逢天下大雨,他入亭歇腳,正遇一個看相卜卦的道人也在亭中。這個道卜一見葉某,大喜。向他左看看,右望望,然後起身整整衣衫向葉某深深一揖,說:「貴人!請受山人一拜。請問尊姓大名,府居何處?」

葉某一見忙三還禮,一一實告。並問:「道長何故如此稱呼,又何行此大禮?」道人說:「貧道幼學麻衣相法,今見先生天庭飽滿,地角雄厚,此乃大貴之相也!」葉某本是個自命不凡的人,經道人這麼一捧,更覺飄飄然了。

當日葉某因雨大沒有下嶺,便宿於廟中。夜晚問及廟內齋公:「此嶺何名?」齋公告訴他說:「這裡是樟源嶺」因語不同,葉某誤聽為「狀元嶺」,認為這是自己中狀元的吉兆,即向神前路拜許願。及應試,得中頭名狀元,更自認為「才高八斗」,又有神靈保佑,今科狀元是穩穩中的。

第三年春三月,入京會試和殿試,他特彎道至樟源嶺,出資先修涼亭,並親寫「狀元嶺」匾額一塊,旁書「皇清道光三年粵秀才大葉××敬書」幾個字。匾額於亭中,葉某走時告訴齋公說:「狀元頭上一點要我中了狀元後再來加上。」

從此以後,葉某一去杳無音信。有人說,進士未中上,而是「名落孫山」了,所以無顏再來了。但樟源嶺從此又叫「狀元嶺」了。

清代末年,有個私塾先生由此而過,聽了這個傳說後,曾在石壁上題詩道:

葉氏恃才過自矜,江山前代有奇英。
狀元待點匾猶在,留得遺談誨後人。

還有位無名氏寫了首「吊腳詩」,譏笑道:

葉子雄才屜,相士功不淺。
狀元金榜挂,未點。
 
通常都用十七字詩來諷刺人的,但也有用來嘲笑當局的。貢少芹為民國初年作家,曾任小說新報主編。所編叢書,多為傷感諷刺時事之作。貢少芹十七字《感時詩》,按《新式滑稽叢書》載,原詩八首,現擇四首錄如下:

時髦政治家,志大而言乏,
滿口講法理,肉麻。

將領擁貔貅,氣勢猛如彪,
臨陣未開戰,先溜。

奸商心計工,一味用欺蒙,
混將外國貨,冒充。

遊學更西洋,趾高又氣昂,
姘合華英字,外行。

從內容上看,十七字詩是亦莊亦諧的結合,前三句多是莊重的鋪墊,後一句多是詼諧的調侃,在句式的起承轉合中增強了述事的戲劇性;從形式上看,它是整齊與錯落的統一,前三句每句三頓,合轍押韻,通俗流暢,後一句忽而變為一頓,在節奏的跌宕起伏中增強了語言的韻律美。這種樣式很像「打油詩」,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因為它來自民間,構思巧妙,特別是最後兩個字,結構突兀,機鋒驟現,頗有「畫龍點睛」之妙,尤為普通老百姓所喜愛。後來,這種變體詩最終發展成為一種順口溜式的民間曲藝形式,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
 

責任編輯: 鳴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